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举行“关爱学生未来 关注生命教育”家庭教育大讲堂

[日期:2018-01-22] 来源: 作者:

 

2018年1月20日上午9:30—11:30,徐州一中家庭教育大讲堂在本部校区毓秀礼堂再度开讲,本期主题:“关爱学生未来 关注生命教育”,由我校德育处长谢凤艳和资深心理教师朱海梅联袂主讲,300多位家长共济一堂,认真聆听,感悟生命情怀,提升家教理念。

讲座分两阶段展开,第一阶段,朱老师以专业心理的视角,从家庭教育的技术,以饱含的深情,柔和的音色,从三个方面与家长娓娓道来,第一、何种情况下需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第二,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第三,当孩子追问生命的意义时,家长应如何应对?通过讲座,家长更清晰地意识到,当遇到天灾人祸,生命遭遇伤害时,当遇到周围的人出现生命安全事件时,当看到或听闻相关生命事件的新闻报道时,当孩子问及有关生命意义的话题时,家长不要回避,应做好心理与知识储备,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家长最关心的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孩子,珍爱生命,不自伤,不自虐,不自杀。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保护,遵守规则,避免意外伤害,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生命。当孩子追问生命的意义时,家长可引导孩子,“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意义”,人生唯有旅游、运动、阅读不可减省,在旅游、运动、阅读中探寻生命的意义。当孩子出现自伤与自杀的想法时,家长要及时与心理辅导机构联系,进行危机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二部分,谢凤艳处长从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出发,与家长分享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自古以来,西方人对于“教育”的理解与我们中国人完全不同,这一点从英语中表示“教育”的单词educate(动词)和education(名词)上有明显的体现。这两个单词都来自拉丁语,由前缀e-(向外、出来)加词根duc-(引导)及动词后缀-ate或动名词后缀-ation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将学生的天资引导出来”。由此可见,西方人认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这一点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有天壤之别。

所以回归教育的本质,首先是育人,使人之成人,然后才是人才。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成为最好的他自己。作为家长要把孩子当做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平等对待,不能盲目攀比,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要求孩子十全十美是最大的错误。接纳不完美,是天下父母的必修课。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或者他就是一棵小草。那又何妨,无论他是花儿、小草还是大树,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这是天下父母的必修课。承认孩子的不足,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骄不躁、按部就班地成长,不知不觉中,孩子会进步,而你也会幸福。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主张对孩子过度呵护,事事包办代替。因为当我们为孩子挡住所有困难挫折时,也就挡住了孩子的未来成就。人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疤——疤就是成长的记号。然而,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引人叹惜的现象。其原因多是悖规律而行,典型表现是让孩子只接受美好的部分,对于负面的部分,溺爱的父母高筑“象牙塔”,反而把孩子保护的丧失了独立面对风雨的能力。

循规律而行,生活就会丰富多彩;只有珍惜多姿多彩的人生体验,才有可能使孩子在生病之后、在失落之后更加懂得何谓健康、何谓快乐,也才会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去创造“健康”“快乐”!

成长就是这样。关注过度,包办过多,就剥夺了孩子的主体体验权利,就是爱的错位。孩子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在真实的世界中培养,让孩子面对真实,体验真实,拥抱真实。

谢处长结合网络热点事件,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信《女儿我宁愿你不嫁》和对应的一篇《儿子我宁愿你打光棍》,风趣幽默地指出,如果我们不能理智的放手退出,让孩子独立成长,也许你暂时会感觉孩子依赖你很幸福。但长远看来,是我们的不理智培养了站不起来的巨婴,使他们无法自立。所以,把孩子培养好,首先成人,最好成才,才是我们做父母幸福老年的保证。

最后,我们提出殷切希望,希望父母不仅能为了孩子成长不断学习,更要为自己的丰富与自我完善而不断学习。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讲座之后,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很有收获,我们应该放下焦虑,着眼长远,关注生命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更好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举行“关爱学生未来 关注生命教育”家庭教育大讲堂

2018年01月22日 15:00  点击:[]

 

2018年1月20日上午9:30—11:30,徐州一中家庭教育大讲堂在本部校区毓秀礼堂再度开讲,本期主题:“关爱学生未来 关注生命教育”,由我校德育处长谢凤艳和资深心理教师朱海梅联袂主讲,300多位家长共济一堂,认真聆听,感悟生命情怀,提升家教理念。

讲座分两阶段展开,第一阶段,朱老师以专业心理的视角,从家庭教育的技术,以饱含的深情,柔和的音色,从三个方面与家长娓娓道来,第一、何种情况下需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第二,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第三,当孩子追问生命的意义时,家长应如何应对?通过讲座,家长更清晰地意识到,当遇到天灾人祸,生命遭遇伤害时,当遇到周围的人出现生命安全事件时,当看到或听闻相关生命事件的新闻报道时,当孩子问及有关生命意义的话题时,家长不要回避,应做好心理与知识储备,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家长最关心的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孩子,珍爱生命,不自伤,不自虐,不自杀。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保护,遵守规则,避免意外伤害,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生命。当孩子追问生命的意义时,家长可引导孩子,“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意义”,人生唯有旅游、运动、阅读不可减省,在旅游、运动、阅读中探寻生命的意义。当孩子出现自伤与自杀的想法时,家长要及时与心理辅导机构联系,进行危机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二部分,谢凤艳处长从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出发,与家长分享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自古以来,西方人对于“教育”的理解与我们中国人完全不同,这一点从英语中表示“教育”的单词educate(动词)和education(名词)上有明显的体现。这两个单词都来自拉丁语,由前缀e-(向外、出来)加词根duc-(引导)及动词后缀-ate或动名词后缀-ation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将学生的天资引导出来”。由此可见,西方人认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这一点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有天壤之别。

所以回归教育的本质,首先是育人,使人之成人,然后才是人才。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成为最好的他自己。作为家长要把孩子当做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平等对待,不能盲目攀比,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要求孩子十全十美是最大的错误。接纳不完美,是天下父母的必修课。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或者他就是一棵小草。那又何妨,无论他是花儿、小草还是大树,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这是天下父母的必修课。承认孩子的不足,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时区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骄不躁、按部就班地成长,不知不觉中,孩子会进步,而你也会幸福。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主张对孩子过度呵护,事事包办代替。因为当我们为孩子挡住所有困难挫折时,也就挡住了孩子的未来成就。人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疤——疤就是成长的记号。然而,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引人叹惜的现象。其原因多是悖规律而行,典型表现是让孩子只接受美好的部分,对于负面的部分,溺爱的父母高筑“象牙塔”,反而把孩子保护的丧失了独立面对风雨的能力。

循规律而行,生活就会丰富多彩;只有珍惜多姿多彩的人生体验,才有可能使孩子在生病之后、在失落之后更加懂得何谓健康、何谓快乐,也才会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去创造“健康”“快乐”!

成长就是这样。关注过度,包办过多,就剥夺了孩子的主体体验权利,就是爱的错位。孩子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在真实的世界中培养,让孩子面对真实,体验真实,拥抱真实。

谢处长结合网络热点事件,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信《女儿我宁愿你不嫁》和对应的一篇《儿子我宁愿你打光棍》,风趣幽默地指出,如果我们不能理智的放手退出,让孩子独立成长,也许你暂时会感觉孩子依赖你很幸福。但长远看来,是我们的不理智培养了站不起来的巨婴,使他们无法自立。所以,把孩子培养好,首先成人,最好成才,才是我们做父母幸福老年的保证。

最后,我们提出殷切希望,希望父母不仅能为了孩子成长不断学习,更要为自己的丰富与自我完善而不断学习。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讲座之后,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很有收获,我们应该放下焦虑,着眼长远,关注生命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更好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关闭】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