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心中的恩师

心中的恩师 | 李因林:点亮学生阅读的心灯

[日期:2018-09-22] 来源: 作者:

李因林老师是徐州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徐州市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2007年起迄今担任徐州一中语文教研组长11年,2011年迄今担任徐州一中语文学科主任兼年级教研组长。自2003年起担任徐州一中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在2005、2006、2008、2009、2012、2015、2018七届高三毕业年级任教,所带班级中有数十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其中包括徐州市文、理科状元数人,另有数百位同学考入复旦、南大、交大等一流名校。

徐州一中明星社团“小草文学社”指导老师,徐州一中校报编辑。多次获得徐州市青少年文学协会授予的“优秀指导教师”、“十佳指导教师”称号,多次获叶圣陶杯、创新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徐州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大市一等奖,2009、2011、2012、2017四次局级考核优秀,徐州市教育局2017十大书香人物,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

李因林老师说,他的读书经历大概可以归纳为兴趣所至——学以致用——回归兴趣这样一个过程。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学以致用”的思想在现实的需要面前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老师是无所不知的。学生会假设你什么都该看过,什么都该懂,于是常会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作家、一本书,向老师请教。这就逼得你不得不更拼命地去读书,去涉猎学生所可能涉猎的,以便于能应付从容。有一个阶段,李老师每天在纸条上抄一首诗词,在早晨坐公交车的时候背诵;还有一个阶段埋头做了几十万字的摘抄,分门别类整理装订成册;还曾经立志给自己做一个阅读记录,读一本书,写一句评论,前后陆续写了约150本,目前还在继续写着。不能不说虽然是为了实用,但兴趣依然在悄悄发挥着作用。李老师曾说,像他这样一个并不勤奋的人,能坚持做这些事而不觉得太过痛苦,恐怕没有兴趣的支撑是不可能做到的算。

关于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李老师曾评价,读书对于教学的帮助,恐怕只有语文老师最能体会个中滋味,当然,这也是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语文教学的内功是学识和素养,招数是教育教学的技巧,二者相辅相成。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四条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核心素养首先要求语文老师自身要有一套较高水平的知识体系。语言的拖沓与凝练有何区别,如何保持思维的逻辑性,美的鉴赏有哪些要素和特性,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表现在哪里,语文老师不懂这些,如何指导学生提升这些方面的素养。语文老师的读书和数学老师的做题都是苦练内功的一条途径,有时候不理解的人会对语文老师冷嘲热讽,认为语文老师最清闲,没事读读书多悠哉,殊不知语文老师读的不是玄幻小说,不是网络鸡汤,是《人类简史》,是《唐诗百话》。

阅读在写作教学上最能体现出其价值。迄今为止,中学作文教学始终没有出现过一套权威系统,得到广泛认可的作文指导教材。这其实和写作本身的特性有关。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而非复制性劳动。为文之道就是文无定法,尤其是文学性写作。公文有其固定的格式个套路,只求说清,而文学则需力求说美。不读书的老师会把作文当作题目来教,因为他无法区分文章格调的高下,用词的精粗,所以我们常看到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用作文模板进行八股式教学。最终导致作文被简化为不跑题、列论据、拉框框。这种教法毁掉了多少有才华的学生,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上了歧途。所谓“误尽苍生皆语文”,未必空穴来风。

李老师说,在最近几年的读书生涯中,他的读书观又发生了一些转变。最近跟学生提得最多的建议就是只读经典。读书并不只是为了消遣和实用,庄子所谓无用之用实为大用。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的考验,经历了无数人的挑剔攻击,而存留至今屹立不倒。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是获得了认证的。这与那些喧嚣一时而迅速归于沉寂的流行书、畅销书不可同日而语。去读一读那些伟大的心灵,看看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个世界,让读书回归到它最本真的目的——了解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

上一条:心中的恩师 | 张雪梅:苦心耕耘育桃李 一片冰心在玉壶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频道 >> 心中的恩师 >> 正文
心中的恩师

心中的恩师 | 李因林:点亮学生阅读的心灯

2018年09月22日 16:13  点击:[]

李因林老师是徐州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徐州市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2007年起迄今担任徐州一中语文教研组长11年,2011年迄今担任徐州一中语文学科主任兼年级教研组长。自2003年起担任徐州一中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在2005、2006、2008、2009、2012、2015、2018七届高三毕业年级任教,所带班级中有数十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其中包括徐州市文、理科状元数人,另有数百位同学考入复旦、南大、交大等一流名校。

徐州一中明星社团“小草文学社”指导老师,徐州一中校报编辑。多次获得徐州市青少年文学协会授予的“优秀指导教师”、“十佳指导教师”称号,多次获叶圣陶杯、创新杯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徐州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大市一等奖,2009、2011、2012、2017四次局级考核优秀,徐州市教育局2017十大书香人物,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

李因林老师说,他的读书经历大概可以归纳为兴趣所至——学以致用——回归兴趣这样一个过程。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学以致用”的思想在现实的需要面前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老师是无所不知的。学生会假设你什么都该看过,什么都该懂,于是常会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作家、一本书,向老师请教。这就逼得你不得不更拼命地去读书,去涉猎学生所可能涉猎的,以便于能应付从容。有一个阶段,李老师每天在纸条上抄一首诗词,在早晨坐公交车的时候背诵;还有一个阶段埋头做了几十万字的摘抄,分门别类整理装订成册;还曾经立志给自己做一个阅读记录,读一本书,写一句评论,前后陆续写了约150本,目前还在继续写着。不能不说虽然是为了实用,但兴趣依然在悄悄发挥着作用。李老师曾说,像他这样一个并不勤奋的人,能坚持做这些事而不觉得太过痛苦,恐怕没有兴趣的支撑是不可能做到的算。

关于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李老师曾评价,读书对于教学的帮助,恐怕只有语文老师最能体会个中滋味,当然,这也是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语文教学的内功是学识和素养,招数是教育教学的技巧,二者相辅相成。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四条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核心素养首先要求语文老师自身要有一套较高水平的知识体系。语言的拖沓与凝练有何区别,如何保持思维的逻辑性,美的鉴赏有哪些要素和特性,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表现在哪里,语文老师不懂这些,如何指导学生提升这些方面的素养。语文老师的读书和数学老师的做题都是苦练内功的一条途径,有时候不理解的人会对语文老师冷嘲热讽,认为语文老师最清闲,没事读读书多悠哉,殊不知语文老师读的不是玄幻小说,不是网络鸡汤,是《人类简史》,是《唐诗百话》。

阅读在写作教学上最能体现出其价值。迄今为止,中学作文教学始终没有出现过一套权威系统,得到广泛认可的作文指导教材。这其实和写作本身的特性有关。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而非复制性劳动。为文之道就是文无定法,尤其是文学性写作。公文有其固定的格式个套路,只求说清,而文学则需力求说美。不读书的老师会把作文当作题目来教,因为他无法区分文章格调的高下,用词的精粗,所以我们常看到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用作文模板进行八股式教学。最终导致作文被简化为不跑题、列论据、拉框框。这种教法毁掉了多少有才华的学生,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上了歧途。所谓“误尽苍生皆语文”,未必空穴来风。

李老师说,在最近几年的读书生涯中,他的读书观又发生了一些转变。最近跟学生提得最多的建议就是只读经典。读书并不只是为了消遣和实用,庄子所谓无用之用实为大用。经典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的考验,经历了无数人的挑剔攻击,而存留至今屹立不倒。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是获得了认证的。这与那些喧嚣一时而迅速归于沉寂的流行书、畅销书不可同日而语。去读一读那些伟大的心灵,看看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个世界,让读书回归到它最本真的目的——了解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

上一条:心中的恩师 | 张雪梅:苦心耕耘育桃李 一片冰心在玉壶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