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十六周国旗下讲话:行向未来

[日期:2022-05-30] 来源: 作者: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三十四班韩昆言。时间如白驹过隙,六月即将到来,高考倒计时也变成了个位数,我们的高中生活也将画上一个句号,回顾过去的三年,我感受颇多。今天我就站在一个即将毕业的学长的角度,去和大家分享这三年来我的感受。

 

高一,那时的我们还在九里,怀着对一中的憧憬与向往,带着尚未褪去的稚嫩与天真,我们开启了自己的高中生涯。军训拉开了高中生活的序幕,我们结识了新的同学与老师,慢慢体会到了与初中截然不同的学习节奏,也慢慢适应了这样一个新的环境。

高二,我们从九里搬到了紫金,,经过了高一的适应,高二的我们懂得了高中生活的意义。高二的学习生活忙碌而又充实,而我们的课余活动也日益丰富。从心理剧拍摄到生涯规划,各种社团活动为我们的高中生活添上了绚烂的颜色。与此同时,我们也顺利通过了小高考和机考,为即将到来的高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到了高三,经历了前两年的洗礼,我们逐渐成熟。高三的生活虽然略显枯燥,但我们仍能苦中作乐,办公室里问题的身影多了起来,课间教室里伏案奋笔的沙沙声清晰了许多,和同学们的聊天里,关于未来的种种越来越多......这一年,我们的老师更加尽心尽责,不仅督促我们学习上不断向前,也帮助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饮其流者怀起源,学其成时念其师。当初生的朝阳在天幕中吻着艳霞,金黄色的橙光晕满教室,我想,多年以后我仍会记得这样的场景:语文老师扎起马尾,指尖微点,黑板上的课件缓缓交错;我记得数学老师上课时的调侃“每天20分钟学数学,轻松上清北!”我记得英语老师不厌其烦的提醒我们要把字写好......

从高一的稚嫩到高二的成长再到高三的成熟。我仍记得球场上的跃动,挥汗如雨,阳光透过白杨洒下琥珀色的光芒:记得轰轰烈烈的《雷雨》拉开剧场,时光凝成涂满油画的画作,青春的张扬如泉水流入心底叮当作响;记得歌唱祖国的倾情合唱,社团巡礼,交响乐的欢乐激昂......

有人说: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成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所以我们要把握好今天,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周会:行向未来

乔萌萌

 

南极时间2020年1月25日11时18分,由38岁的中国探险者冯静带队的“行则将至”远征队历经80天,行走了一千八百多公里,相当于从北京走到成都,抵达南极大陆的几何中心---难抵极。这个中国女人完成了人类第一次依靠双脚到达此地的壮举。

难抵极:即任何一个方向离海岸线最远的位置,难以抵达的极点。

在此之前,人类从未用双脚走完这段路。是啊,谁会想要走着去呢?

路面冰雪相交,暗藏缝隙,地形连绵起伏,从海平面上升到3715米,体感-30到-50摄氏度,天气神鬼莫测,飞机救援预定了也不能保证……

 

这世间有许多类似的“难以接近”的风景,但“行则将至”,正如冯静所说:每一天都要尽全力行进,只要脚还走得动就不能停,哪怕是“厘米之战”。

“行”代表当下,“将至”则代表未来。

“行”是一种行动,“未来”是一种方向;

“行”是一段过程,“未来”是一个结果。

因为踏踏实实地行,未来一定可期;

因为心里怀揣着明媚的未来,有着对未来坚定的信念,所以就会一往无前。

“远行”需要的是我们永不停息的行动力与生命张力。

没有不竭行动力的人只会放纵于幻想,将自己的故事编织得空洞与平淡;

没有不息生命张力的人只会沉溺于平庸,将自己的故事写就得单调与乏味。

只有像她这样,拥有不绝行动力与生命张力的远行之人,才能在生活的故事书中写出自己独一份的华章。

日本探险家关野吉晴创作的纪实作品《伟大的旅行》中讲道:“怀抱着梦想勇往直前。”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下周将迈入高考的考场,年轻的战场。

许多看起来天大的事(如高考)都不是人生一战,而只是人生一站。你们每个人都不该也不要畏畏缩缩!

将来,你一定会明白,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

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执着,你终会感谢自己,曾经努力地奋斗过,无怨无悔。

而你努力的姿态决绝,强势,心无旁骛;坚韧,宁静,不着痕迹,已经成为习惯。

一路上从容不迫,收获时心安理得。所以仍然慢慢守候,等待梦想静静盛开。

在你勇敢面对一切的时候,内心便能真正安静下来,豁然开朗,心无旁骛,微笑向前!

不问前程的笃定,不断攀登的拼搏,足以充实你的内心。

耐心打磨好微不足道的小事(基础、细节、规范),才有可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只有稳住心,沉住气,保持常态,相信自己,才能实现正常发挥、超常发挥,顺利高考,所念如愿。

让我们赓续传承一中荣光,凯歌远航、一往无前。让我们“行向未来”!

2022届,高考必胜!

 

 

上一条:第十八周国旗下讲话:遵规守纪 你我同行
下一条:第十五周国旗下讲话:生涯规划,筑梦未来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十六周国旗下讲话:行向未来

2022年05月30日 08:20  点击:[]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三十四班韩昆言。时间如白驹过隙,六月即将到来,高考倒计时也变成了个位数,我们的高中生活也将画上一个句号,回顾过去的三年,我感受颇多。今天我就站在一个即将毕业的学长的角度,去和大家分享这三年来我的感受。

 

高一,那时的我们还在九里,怀着对一中的憧憬与向往,带着尚未褪去的稚嫩与天真,我们开启了自己的高中生涯。军训拉开了高中生活的序幕,我们结识了新的同学与老师,慢慢体会到了与初中截然不同的学习节奏,也慢慢适应了这样一个新的环境。

高二,我们从九里搬到了紫金,,经过了高一的适应,高二的我们懂得了高中生活的意义。高二的学习生活忙碌而又充实,而我们的课余活动也日益丰富。从心理剧拍摄到生涯规划,各种社团活动为我们的高中生活添上了绚烂的颜色。与此同时,我们也顺利通过了小高考和机考,为即将到来的高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到了高三,经历了前两年的洗礼,我们逐渐成熟。高三的生活虽然略显枯燥,但我们仍能苦中作乐,办公室里问题的身影多了起来,课间教室里伏案奋笔的沙沙声清晰了许多,和同学们的聊天里,关于未来的种种越来越多......这一年,我们的老师更加尽心尽责,不仅督促我们学习上不断向前,也帮助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饮其流者怀起源,学其成时念其师。当初生的朝阳在天幕中吻着艳霞,金黄色的橙光晕满教室,我想,多年以后我仍会记得这样的场景:语文老师扎起马尾,指尖微点,黑板上的课件缓缓交错;我记得数学老师上课时的调侃“每天20分钟学数学,轻松上清北!”我记得英语老师不厌其烦的提醒我们要把字写好......

从高一的稚嫩到高二的成长再到高三的成熟。我仍记得球场上的跃动,挥汗如雨,阳光透过白杨洒下琥珀色的光芒:记得轰轰烈烈的《雷雨》拉开剧场,时光凝成涂满油画的画作,青春的张扬如泉水流入心底叮当作响;记得歌唱祖国的倾情合唱,社团巡礼,交响乐的欢乐激昂......

有人说: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成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所以我们要把握好今天,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周会:行向未来

乔萌萌

 

南极时间2020年1月25日11时18分,由38岁的中国探险者冯静带队的“行则将至”远征队历经80天,行走了一千八百多公里,相当于从北京走到成都,抵达南极大陆的几何中心---难抵极。这个中国女人完成了人类第一次依靠双脚到达此地的壮举。

难抵极:即任何一个方向离海岸线最远的位置,难以抵达的极点。

在此之前,人类从未用双脚走完这段路。是啊,谁会想要走着去呢?

路面冰雪相交,暗藏缝隙,地形连绵起伏,从海平面上升到3715米,体感-30到-50摄氏度,天气神鬼莫测,飞机救援预定了也不能保证……

 

这世间有许多类似的“难以接近”的风景,但“行则将至”,正如冯静所说:每一天都要尽全力行进,只要脚还走得动就不能停,哪怕是“厘米之战”。

“行”代表当下,“将至”则代表未来。

“行”是一种行动,“未来”是一种方向;

“行”是一段过程,“未来”是一个结果。

因为踏踏实实地行,未来一定可期;

因为心里怀揣着明媚的未来,有着对未来坚定的信念,所以就会一往无前。

“远行”需要的是我们永不停息的行动力与生命张力。

没有不竭行动力的人只会放纵于幻想,将自己的故事编织得空洞与平淡;

没有不息生命张力的人只会沉溺于平庸,将自己的故事写就得单调与乏味。

只有像她这样,拥有不绝行动力与生命张力的远行之人,才能在生活的故事书中写出自己独一份的华章。

日本探险家关野吉晴创作的纪实作品《伟大的旅行》中讲道:“怀抱着梦想勇往直前。”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下周将迈入高考的考场,年轻的战场。

许多看起来天大的事(如高考)都不是人生一战,而只是人生一站。你们每个人都不该也不要畏畏缩缩!

将来,你一定会明白,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

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执着,你终会感谢自己,曾经努力地奋斗过,无怨无悔。

而你努力的姿态决绝,强势,心无旁骛;坚韧,宁静,不着痕迹,已经成为习惯。

一路上从容不迫,收获时心安理得。所以仍然慢慢守候,等待梦想静静盛开。

在你勇敢面对一切的时候,内心便能真正安静下来,豁然开朗,心无旁骛,微笑向前!

不问前程的笃定,不断攀登的拼搏,足以充实你的内心。

耐心打磨好微不足道的小事(基础、细节、规范),才有可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只有稳住心,沉住气,保持常态,相信自己,才能实现正常发挥、超常发挥,顺利高考,所念如愿。

让我们赓续传承一中荣光,凯歌远航、一往无前。让我们“行向未来”!

2022届,高考必胜!

 

 

上一条:第十八周国旗下讲话:遵规守纪 你我同行 下一条:第十五周国旗下讲话:生涯规划,筑梦未来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