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师恩难忘

[日期:2023-09-11] 来源: 作者:

师恩难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又一度秋风送爽,又一季果实飘香,又一个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这个令人敬慕的节日里,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同学,向老师们道一声:亲爱的老师们,祝您们节日快乐!您们辛苦了!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了“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光辉的人。

 

 

是老师,三尺讲台传授知识,播撒汗水;是老师,作业丛中伏案勾画,潜心批阅;是老师,课堂内外耐心讲解,谆谆教诲;是老师,在我们的求学路上无私奉献,默默陪伴······正因如此,我国的教师节日期经过数次改动后,最终由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决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其中的含义简单且深刻:每年的九月初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应该让学生一踏进校园就养成尊师重教的意识,让学生牢记老师的辛勤,崇尚老师的光荣,感恩老师的付出。

这个九月,又是一个播种希望的九月。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真正成为了一名一中人,即将开启新一学期的征程。也许你曾无数次幻想过高中生活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是青春绽放、活力四射的;也许是平淡无奇、单调枯燥的;亦或是披星戴月、沉重不堪的······其实我想说,不管你是怎样去定义高中生活,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崭新的画卷。我们既不要沉湎于过去的光荣和骄傲,也不可妄自菲薄,自乱阵脚。在新的学期里,我们一定要树立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规划。也许你的目标是考上一流的大学,也许你的目标只是追赶上某位同学。不管什么目标,有了它才有动力和希望。

除此之外,学习方法也很重要。《礼记》有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拥有好的老师的前提下,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并且真正用心学习的人,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我们确立了学习目标,还要付诸行动,制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快的融入高中生活,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路上是漫长且辛苦的。一路走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每一位同学都如向阳之花,永远热情奔放,不惧风雨,不负韶华!

 

发言人   王艺潼

 

演讲者简介:王艺潼,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一(13)班的学生,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喜爱阅读和绘画,乐于为班级作出贡献。

 


周会:

让校园文明之花处处可见

德育处 谢凤艳


    这学期,大家有两件大事要忙,那就是与我们每个一中人都息息相关的G20验收和120年校庆。这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家的大事,还是关系到徐州教育的大事。G20是指全省只有20所学校申报江苏省首批高品质创建学校成功,全江苏13个大市有的连一所学校都没有申请到创建资格,而我们是徐州市的唯一一所。三年创建,今年该到现场来验收创建成果了,我们是不是该拿出最好的面貌和成果给人家看?成果有硬件的校园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但是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是校园中的人,人的精神面貌,文明素养,形成的校园氛围和风气。那文明素养对我们来说,做得到底如何呢?

作为政治老师,我们从一道哲学辨析题说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正常的关系。对吗?是一个俗语,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这个观点正确反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不难看出“仓廪实”和“衣食足”是“知礼节”和“知荣辱”的基础,但“仓廪实”和“衣食足”未必就一定“知礼节”和“知荣辱”。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因为它是需要培育和建设的。所以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才能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就现实而言,道德品质的流失不能不令我们有所警觉。调查显示,有六成小学生不知道雷锋是谁;耳目所及,当农民工讨薪或有人想不开走极端爬上高楼时,劝人跳楼者有之;当为了救人而不幸溺水的英雄需要打捞尸体时,与落水者亲友讨价还价者有之;有扶老人被讹诈的事情时有发生……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脆弱,我们的道德成本和道德风险在持续增加。也正因如此,公众才会出现一种非理性的焦虑。

以上说的都是些社会现象,再来看看我们身边校园里发生的事。在派师傅去宿舍疏通管道堵塞的时候,物业经理向我抱怨,说管道里掏出来的都是同学随手扔的厕纸;超市经理见到我,请我呼吁呼吁,在超市里总是有那么极个别的同学,偷拿商品不付钱,还有的耍小聪明,把东西的外包装留着,内芯偷偷拿走!我相信,这些同学一定不是因为没钱才会做这样丢人的事,大概率是觉得好玩,干一些故意违纪你又逮不着我的事追求刺激。要知道,这种行为叫盗窃!超市是有监控的,经理总是怕用监控抓住了影响你的档案记录,留个处分会影响将来的发展。但是我说,你大胆地查,只要查出来,我们一定严惩不殆,这是在帮他悬崖勒马,及时悔改。不然将来会铸成大错。很早以前我上课给学生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在欧洲的留学生,在国外求学期间,发现老外的地铁很容易逃票,他就几乎不买票,几年时间仅被逮过三次,他自以为聪明占了便宜,谁知拿到博士学位,到各大公司求职时,刚开始人家对他很感兴趣,一旦调查过他的诚信记录后就拒绝了求职申请,而且所有欧盟国家都不予录用。

古语说得好,“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啊!也在这里提醒所有同学,饭卡也好,校服也好,教科书也好,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需要拿到手就做好自己的标记,最好写上班级、姓名,加个封套。

军训期间,在操场的球门柱旁边,连续几天,我都在那里捡到同学吃早饭扔的垃圾袋,卷饼的外包装在里面。我想这肯定是个爱运动的小孩。但是绿油油的草坪上有一团垃圾,擤鼻涕的废纸,是多么扎眼你知道吗?不乱丢废纸,见到垃圾能自然的弯下腰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那才是你最美的姿态。

关于宿舍卫生,有些同学的床铺,乱得跟小狗窝一样,床单皱巴巴的,被子窝成一团,拖把池里头发一大把,牙缸毛巾也摆得歪扭七八。宿管老师检查指出要求整改,有些同学还振振有词,说我们老师都没要求过。

清华大学邓俊辉教授曾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与大一新生谈就当下而言颇为紧要的两项——“洒扫”与“事长”。 对我们来说,学会洒扫真的不是空话,而是一件十分重要以及必要的事!我发现不少小孩根本不会拿笤帚,在家里几乎没扫过地!不知道笤帚还有正反,不知道需要把笤帚按住地面稍微加点力扫地,有的只用笤帚尖儿在地上轻飘飘地哗啦,有的大刀阔斧地扇乎来扇乎去东一下西一下弄得尘土飞扬,往簸箕里扫垃圾的时候不弯腰,去办公室值周的时候,有同学扫地拖地都不知道应该从里往外拖地,踩的一地脚印,我一笑他还不服气,说我是来一中学习的,不是来当清洁工的。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做如何成大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啊!

再来说“事长”,善待父母、长辈,如今则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上的理解和尊重。体现为厚待他人,融入团体,将自己置于团队和集体当中。邓教授说:“给老师写的email有无文采并不重要,但别忘了称呼与落款。开班会时谁先发言无所谓,但要记着相互递茶倒水、彼此让座。同学聚会时谁来买单无所谓,但要晓得如何点菜更能兼顾大家的口味。运动会上是不是体能之星无所谓,但加油鼓劲、送水递毛巾却要人人争先。组队参赛、做大实验时,学霸、学渣不论,但陷入困境时一定要抢着背锅、迎难而上。”这些是比你的考试成绩在将来更能帮助你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同学觉得这些事离自己太遥远,那我们来说说身边的:

比如晚就寝的时候,10:20高一高二熄灯,10:40高三熄灯,要求安静就寝,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至于第二天的学习昏昏欲睡没有精神。就算你11点就能入睡,到次日6点,也不过7个小时休息。在你们现在的年龄,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有些同学,不理会生活老师的管理,甚至还说,你不就是干临时工的吗,这么认真干嘛?人家老师拿着微薄的薪水,每天到半夜才能离开,是觉得做的事在帮助你们能休息好学习好,考上更好的大学,这份工作有意义,不愿意糊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应该尊重、理解、配合人家的工作才对。

上周晚自习我带班去巡视的时候,见到一个胖乎乎的男生,走廊里碰见他上课期间去厕所回来,我冲他点头打招呼道声“你好”,他很疑惑地“嗯?”了一声继续走,都忘了要止步鞠躬问师好么?周五我在学校巡视,又一次看见有同学把箱子偷偷放在笃学楼一楼西侧的长廊凹槽处,被我拉到物业办公室暂存了。这个学期外来参观考察巡视的领导会特别多,笃学楼西北角有生态馆,西南角有绿色书屋,最北边是体适能基地,很有可能会有参观的人员经过。需要我们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希望你能在进出教室、上下楼梯时,能轻轻的少影响同学而不是跺的脚步声咚咚响;我希望冬天门上有弹簧时用手稍稍挡一下门以免发出咣当一声;我希望你乘坐包车下车时, 随手把自己的垃圾装入袋子里带下车,最好能对辛苦开车的司机道声谢谢;我希望当你擤完鼻涕没看到垃圾箱时能把废纸捏在手里等看见垃圾箱时再扔进去;我希望当你进进出出需要同桌不断帮你挪座位时,别忘了道一声谢;我希望你走在校园里看见老师,不管是不是教你的老师,都能问一声好点头示意一下;我希望你参加一项活动或者开完会或者在其他专用教室(比如电教室、音美教室,心理教室、录播教室等等)上完课走的时候,能顺手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拉拉整齐,并带走垃圾;我希望马上要举办的体育节运动会之后,能做到遍地不留一丝垃圾。南师大教科院搞了一辈子德育的鲁洁先生说:“道德教育其实很简单,老祖宗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说,就是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正是这些细节,彰显出一中人的与众不同,彰显出一中人的高素养。

孟德斯鸠说: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但丁更直接地表述为: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道德力量来引领我们的时代精神,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容忍传统美德与民众渐行渐远。

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充满书香气,弥漫着文明风,我相信,作为一中人,我们是很骄傲自豪的,热爱自己的学校的;作为校史的创造者和亲历者,我们是愿意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为了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成功通过验收,为了一中更好的发展,我们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接下来,让我们为徐州一中继续辉煌下去,继续美下去,继续做出自己的努力!也继续为了自己成长为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人努力!

 

上一条:第四周国旗下讲话: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下一条:第十七周国旗下讲话:为青春喝彩,为高考加油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师恩难忘

2023年09月11日 09:16  点击:[]

师恩难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又一度秋风送爽,又一季果实飘香,又一个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这个令人敬慕的节日里,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同学,向老师们道一声:亲爱的老师们,祝您们节日快乐!您们辛苦了!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了“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光辉的人。

 

 

是老师,三尺讲台传授知识,播撒汗水;是老师,作业丛中伏案勾画,潜心批阅;是老师,课堂内外耐心讲解,谆谆教诲;是老师,在我们的求学路上无私奉献,默默陪伴······正因如此,我国的教师节日期经过数次改动后,最终由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决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其中的含义简单且深刻:每年的九月初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应该让学生一踏进校园就养成尊师重教的意识,让学生牢记老师的辛勤,崇尚老师的光荣,感恩老师的付出。

这个九月,又是一个播种希望的九月。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真正成为了一名一中人,即将开启新一学期的征程。也许你曾无数次幻想过高中生活是个什么样子:也许是青春绽放、活力四射的;也许是平淡无奇、单调枯燥的;亦或是披星戴月、沉重不堪的······其实我想说,不管你是怎样去定义高中生活,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崭新的画卷。我们既不要沉湎于过去的光荣和骄傲,也不可妄自菲薄,自乱阵脚。在新的学期里,我们一定要树立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规划。也许你的目标是考上一流的大学,也许你的目标只是追赶上某位同学。不管什么目标,有了它才有动力和希望。

除此之外,学习方法也很重要。《礼记》有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拥有好的老师的前提下,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并且真正用心学习的人,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我们确立了学习目标,还要付诸行动,制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快的融入高中生活,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路上是漫长且辛苦的。一路走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们一定要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每一位同学都如向阳之花,永远热情奔放,不惧风雨,不负韶华!

 

发言人   王艺潼

 

演讲者简介:王艺潼,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一(13)班的学生,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喜爱阅读和绘画,乐于为班级作出贡献。

 


周会:

让校园文明之花处处可见

德育处 谢凤艳


    这学期,大家有两件大事要忙,那就是与我们每个一中人都息息相关的G20验收和120年校庆。这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家的大事,还是关系到徐州教育的大事。G20是指全省只有20所学校申报江苏省首批高品质创建学校成功,全江苏13个大市有的连一所学校都没有申请到创建资格,而我们是徐州市的唯一一所。三年创建,今年该到现场来验收创建成果了,我们是不是该拿出最好的面貌和成果给人家看?成果有硬件的校园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但是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是校园中的人,人的精神面貌,文明素养,形成的校园氛围和风气。那文明素养对我们来说,做得到底如何呢?

作为政治老师,我们从一道哲学辨析题说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正常的关系。对吗?是一个俗语,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这个观点正确反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不难看出“仓廪实”和“衣食足”是“知礼节”和“知荣辱”的基础,但“仓廪实”和“衣食足”未必就一定“知礼节”和“知荣辱”。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因为它是需要培育和建设的。所以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才能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就现实而言,道德品质的流失不能不令我们有所警觉。调查显示,有六成小学生不知道雷锋是谁;耳目所及,当农民工讨薪或有人想不开走极端爬上高楼时,劝人跳楼者有之;当为了救人而不幸溺水的英雄需要打捞尸体时,与落水者亲友讨价还价者有之;有扶老人被讹诈的事情时有发生……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脆弱,我们的道德成本和道德风险在持续增加。也正因如此,公众才会出现一种非理性的焦虑。

以上说的都是些社会现象,再来看看我们身边校园里发生的事。在派师傅去宿舍疏通管道堵塞的时候,物业经理向我抱怨,说管道里掏出来的都是同学随手扔的厕纸;超市经理见到我,请我呼吁呼吁,在超市里总是有那么极个别的同学,偷拿商品不付钱,还有的耍小聪明,把东西的外包装留着,内芯偷偷拿走!我相信,这些同学一定不是因为没钱才会做这样丢人的事,大概率是觉得好玩,干一些故意违纪你又逮不着我的事追求刺激。要知道,这种行为叫盗窃!超市是有监控的,经理总是怕用监控抓住了影响你的档案记录,留个处分会影响将来的发展。但是我说,你大胆地查,只要查出来,我们一定严惩不殆,这是在帮他悬崖勒马,及时悔改。不然将来会铸成大错。很早以前我上课给学生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在欧洲的留学生,在国外求学期间,发现老外的地铁很容易逃票,他就几乎不买票,几年时间仅被逮过三次,他自以为聪明占了便宜,谁知拿到博士学位,到各大公司求职时,刚开始人家对他很感兴趣,一旦调查过他的诚信记录后就拒绝了求职申请,而且所有欧盟国家都不予录用。

古语说得好,“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啊!也在这里提醒所有同学,饭卡也好,校服也好,教科书也好,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需要拿到手就做好自己的标记,最好写上班级、姓名,加个封套。

军训期间,在操场的球门柱旁边,连续几天,我都在那里捡到同学吃早饭扔的垃圾袋,卷饼的外包装在里面。我想这肯定是个爱运动的小孩。但是绿油油的草坪上有一团垃圾,擤鼻涕的废纸,是多么扎眼你知道吗?不乱丢废纸,见到垃圾能自然的弯下腰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那才是你最美的姿态。

关于宿舍卫生,有些同学的床铺,乱得跟小狗窝一样,床单皱巴巴的,被子窝成一团,拖把池里头发一大把,牙缸毛巾也摆得歪扭七八。宿管老师检查指出要求整改,有些同学还振振有词,说我们老师都没要求过。

清华大学邓俊辉教授曾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与大一新生谈就当下而言颇为紧要的两项——“洒扫”与“事长”。 对我们来说,学会洒扫真的不是空话,而是一件十分重要以及必要的事!我发现不少小孩根本不会拿笤帚,在家里几乎没扫过地!不知道笤帚还有正反,不知道需要把笤帚按住地面稍微加点力扫地,有的只用笤帚尖儿在地上轻飘飘地哗啦,有的大刀阔斧地扇乎来扇乎去东一下西一下弄得尘土飞扬,往簸箕里扫垃圾的时候不弯腰,去办公室值周的时候,有同学扫地拖地都不知道应该从里往外拖地,踩的一地脚印,我一笑他还不服气,说我是来一中学习的,不是来当清洁工的。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做如何成大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啊!

再来说“事长”,善待父母、长辈,如今则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上的理解和尊重。体现为厚待他人,融入团体,将自己置于团队和集体当中。邓教授说:“给老师写的email有无文采并不重要,但别忘了称呼与落款。开班会时谁先发言无所谓,但要记着相互递茶倒水、彼此让座。同学聚会时谁来买单无所谓,但要晓得如何点菜更能兼顾大家的口味。运动会上是不是体能之星无所谓,但加油鼓劲、送水递毛巾却要人人争先。组队参赛、做大实验时,学霸、学渣不论,但陷入困境时一定要抢着背锅、迎难而上。”这些是比你的考试成绩在将来更能帮助你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同学觉得这些事离自己太遥远,那我们来说说身边的:

比如晚就寝的时候,10:20高一高二熄灯,10:40高三熄灯,要求安静就寝,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至于第二天的学习昏昏欲睡没有精神。就算你11点就能入睡,到次日6点,也不过7个小时休息。在你们现在的年龄,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有些同学,不理会生活老师的管理,甚至还说,你不就是干临时工的吗,这么认真干嘛?人家老师拿着微薄的薪水,每天到半夜才能离开,是觉得做的事在帮助你们能休息好学习好,考上更好的大学,这份工作有意义,不愿意糊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应该尊重、理解、配合人家的工作才对。

上周晚自习我带班去巡视的时候,见到一个胖乎乎的男生,走廊里碰见他上课期间去厕所回来,我冲他点头打招呼道声“你好”,他很疑惑地“嗯?”了一声继续走,都忘了要止步鞠躬问师好么?周五我在学校巡视,又一次看见有同学把箱子偷偷放在笃学楼一楼西侧的长廊凹槽处,被我拉到物业办公室暂存了。这个学期外来参观考察巡视的领导会特别多,笃学楼西北角有生态馆,西南角有绿色书屋,最北边是体适能基地,很有可能会有参观的人员经过。需要我们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希望你能在进出教室、上下楼梯时,能轻轻的少影响同学而不是跺的脚步声咚咚响;我希望冬天门上有弹簧时用手稍稍挡一下门以免发出咣当一声;我希望你乘坐包车下车时, 随手把自己的垃圾装入袋子里带下车,最好能对辛苦开车的司机道声谢谢;我希望当你擤完鼻涕没看到垃圾箱时能把废纸捏在手里等看见垃圾箱时再扔进去;我希望当你进进出出需要同桌不断帮你挪座位时,别忘了道一声谢;我希望你走在校园里看见老师,不管是不是教你的老师,都能问一声好点头示意一下;我希望你参加一项活动或者开完会或者在其他专用教室(比如电教室、音美教室,心理教室、录播教室等等)上完课走的时候,能顺手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拉拉整齐,并带走垃圾;我希望马上要举办的体育节运动会之后,能做到遍地不留一丝垃圾。南师大教科院搞了一辈子德育的鲁洁先生说:“道德教育其实很简单,老祖宗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说,就是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正是这些细节,彰显出一中人的与众不同,彰显出一中人的高素养。

孟德斯鸠说: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但丁更直接地表述为: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道德力量来引领我们的时代精神,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容忍传统美德与民众渐行渐远。

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充满书香气,弥漫着文明风,我相信,作为一中人,我们是很骄傲自豪的,热爱自己的学校的;作为校史的创造者和亲历者,我们是愿意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为了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成功通过验收,为了一中更好的发展,我们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接下来,让我们为徐州一中继续辉煌下去,继续美下去,继续做出自己的努力!也继续为了自己成长为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人努力!

 

上一条:第四周国旗下讲话: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下一条:第十七周国旗下讲话:为青春喝彩,为高考加油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