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7周国旗下讲话

[日期:2020-10-12] 来源: 作者: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3班的郑涵文,我兴趣爱好广泛,平时喜欢写作,在班里担任语文课代表。以下,是我在十一期间观看了电影《夺冠》后的感触。

《夺冠》观后感

趁着国庆假期随好友一起去影院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出影院时已是热泪盈眶。



“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这几天,经常有观影者这样说。

那种女排姑娘们憋的那股劲,时代冲刷下对于女排的种种看法,我从这个电影里,看到了那个年代里的激情热血。

同样看到了,为国争光,背负荣誉的那一刻光环。

电影中,当郎导提出"是否真正爱排球时",所有女排姑娘一瞬间都沉默了

因为在这些姑娘的心中,排球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也是父母在自己身上所寄托的希望,至于爱……这些姑娘从未想过。

看到这些迷茫的姑娘们,郎导开始让他们抛开世俗去发掘对待排球的初心,带领姑娘们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女排精神。

电影中郎平这样说到: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后来,在里约奥运中国和巴西的大战中,老一辈女排精神的种子终于得到了传承在新一代女排身上开了花,结了果。

大战中,明知道赢不了姑娘们还要拼、还要干,队员们被极具攻击力的球打倒在地时,还不忘拼命救球;

有的即使伤病缠身,却还在组织进攻完成指令;

赛场上的一颗颗爆扣会让每个心系祖国的中国人热泪盈眶。

此时此刻,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中国女排代表的不仅仅只是某个时代的一个群体、一支队伍,更是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影片最后,当女排姑娘们手牵手走上冠军位的那一刻起,我们知道中国女排站起来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女排精神的发扬与传承。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精神整整绵延了35年,不曾断绝。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奥运赛场,向来是最高强度的竞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发、昂奋、高涨、磅礴,形成气吞山河的力量。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中国女排硬是咬下了这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这是拼搏精神的胜利与壮歌!

作为女排精神的传承人和传递者,在《荆棘与荣耀》一书中,郎平也亲自作序,首次公开发声,语言朴实真诚,坚定有力,十分动人。而写在结尾的一段话,真正的触动到了我:

 “这一路上,我们不断修正自己,错了,勇敢承认,果断改变,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女排保持活力,越来越好,只要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心里就非常踏实。

这一路上,能坚持七八年走下来的人寥寥,很多人是中途上车,也有很多人半路离开。即使是被挤压到绝境,也希望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再搏一下,这就是女排精神,不是一定赢得冠军,但是永远要有一颗冠军的心。身处低谷的时候自立自强,站上高峰的时候不忘初心,中国女排是这样走过来的,也会这么一直走下去。

我们终将老去,但是中国女排永远年轻。”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四季更迭,经历悲欢离合,但女排精神告诉我们,永葆一颗纯粹、热血的赤子之心,身处低谷的时候自立自强,站上高峰的时候不忘初心;流血流汗,不留遗憾;不顾一切,肆意拼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她们期待的,永远是下一次征程。中国女排是这样走过来的,也会这么一直走下去。

而你,又准备好了吗?




第7周周会: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八条建议,看完豁然开朗

短暂的国庆假期过去了,许多同学觉得自己很辛苦,有的连《夺冠》和心心念念的《姜子牙》都没看成就又开学了。但是看看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打排球为国夺冠是这样,制作国产动漫是这样,其实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跌跌撞撞,努力拼搏上来的?当你觉得特别累特别辛苦的时候,一定要坚信,我们在走上坡路!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一个人走上坡路的八条建议》。

第一,有想法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阶段。

想要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往往不是一开始方案够不够优化、想法够不够成熟,而是你是否能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很多人虽然有想法,但一直都停留于脑海中,停留在设想和计划的阶段,不见行动和执行。但人生中的很多遗憾、不少人的梦想落空、事业不见起色等等,这些糟糕的结果往往都缘于此。网上有个名词“光想青年”,光想不做,将一事无成。有想法就去行动,因为你只有先去做了,才会有做成的可能性。不要害怕失败和困难,很多好结果都是一步步摸索和慢慢磨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关键就是得去干!

第二,别只埋头努力,还要学会思考。

在行动的路上,努力和坚持是两个很重要的品质。想要将一件事做出成绩,离不开这两点。但与此同时,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已经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却收效甚微时,就该停下来思考思考了。如果方向错了,那就调整方向;如果方法不够好,那就改善方法;如果不适合做,那就直接放弃。会思考的人,才真正拥有未来。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更需要思考,找准方向,用对方法,深入思考,抓住规律,事半功倍。

第三,冲动是魔鬼,别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做出很不理智的行为、说出很不合适的话。所以,不要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决定,不要在气头上说狠话。这虽然很难做到,但你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要时常提醒自己。因为有些事一旦做了,很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有些话一旦说了,可能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学会管理情绪,不要让自己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这是每个人一生都在修的功课。

第四,不要只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则是无辣不欢。不要因为大家都吃甜的,你就觉得吃辣不好。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规划的、你的内心是有追求的,你理性评估之后认为你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那就坚持下去吧。选择好要走的路,走好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青春才没有浪费,这样的人生才没有白活。而不是选择好走的路,追求轻松舒服,最终越来越随波逐流,趋于平庸。

第五,不要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

人应该要靠自己,也只有靠自己才是最靠谱的。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人生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哪怕是父母身上。不管你的亲人有多爱你,家庭背景有多强大,财产有多富裕,也不管你所在的平台有多强大,都请你保持努力。你可以心存感激,但别心存侥幸。这样无论何时,你都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能够站住的人。

第六,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别过早下结论。

对一件事情,不要轻易地、过早地盖棺定论,因为不到最后一刻,你真的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的。很多时候,你以为是福,其实是祸;你原本并不看好,结果却让人足够欣喜和惊讶。对一个人也是这样,你越是急着下结论,往往越容易看走眼。不要因为别人眼下身处逆境,就说人家这辈子就这样了。请保持耐心,保持理性。

第七,做一个善良的人,但别软弱。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别丢掉善良,这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应该保持的本色。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身的善良而得到很多东西。但善良也应该有锋芒,请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当善良遇见善良,这才是人间最美好的邂逅。不要无原则的退让,让他人利用了我们的善良。

第八,别糟蹋自己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很多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不以为然,一旦发生,真的是难以承受之重,比如没有了健康。所以别糟蹋自己的身体,别透支健康。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什么都无所谓。好好保重和照顾自己的身体吧,少熬夜,多运动,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才是人生最佳投资。咱们学校在六全育人路径中提到,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一至三项可以受益终身的体育技能,不是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前几天我和老吴趁没课抽半小时去羽毛球馆打球,碰上学生上课,跟他们一起组合双打,两个小青年打不过我们两个加起来快100岁的老家伙。千万不要到我们这个年龄,却没有能拼命工作的资本了。

最后,回应一下又一位高三同学写来的信。高一高二下晚自习走读同学离校的时候,能否请你的父母在开车的时候尽可能不按喇叭,因为高三比你们晚20分钟放学,他们还在苦读,尤其是靠学校南门的这一列班级,不堪其扰。不要因为你们父母的不耐烦,频频按动的喇叭,失去了咱一中人和一中人家长的高品质素养。谢谢!



上一条:第8周国旗下讲话
下一条:第5周国旗下讲话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7周国旗下讲话

2020年10月12日 11:25  点击:[]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3班的郑涵文,我兴趣爱好广泛,平时喜欢写作,在班里担任语文课代表。以下,是我在十一期间观看了电影《夺冠》后的感触。

《夺冠》观后感

趁着国庆假期随好友一起去影院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出影院时已是热泪盈眶。



“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这几天,经常有观影者这样说。

那种女排姑娘们憋的那股劲,时代冲刷下对于女排的种种看法,我从这个电影里,看到了那个年代里的激情热血。

同样看到了,为国争光,背负荣誉的那一刻光环。

电影中,当郎导提出"是否真正爱排球时",所有女排姑娘一瞬间都沉默了

因为在这些姑娘的心中,排球只是一份谋生的工作,也是父母在自己身上所寄托的希望,至于爱……这些姑娘从未想过。

看到这些迷茫的姑娘们,郎导开始让他们抛开世俗去发掘对待排球的初心,带领姑娘们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女排精神。

电影中郎平这样说到: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后来,在里约奥运中国和巴西的大战中,老一辈女排精神的种子终于得到了传承在新一代女排身上开了花,结了果。

大战中,明知道赢不了姑娘们还要拼、还要干,队员们被极具攻击力的球打倒在地时,还不忘拼命救球;

有的即使伤病缠身,却还在组织进攻完成指令;

赛场上的一颗颗爆扣会让每个心系祖国的中国人热泪盈眶。

此时此刻,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中国女排代表的不仅仅只是某个时代的一个群体、一支队伍,更是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影片最后,当女排姑娘们手牵手走上冠军位的那一刻起,我们知道中国女排站起来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女排精神的发扬与传承。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精神整整绵延了35年,不曾断绝。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奥运赛场,向来是最高强度的竞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发、昂奋、高涨、磅礴,形成气吞山河的力量。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中国女排硬是咬下了这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这是拼搏精神的胜利与壮歌!

作为女排精神的传承人和传递者,在《荆棘与荣耀》一书中,郎平也亲自作序,首次公开发声,语言朴实真诚,坚定有力,十分动人。而写在结尾的一段话,真正的触动到了我:

 “这一路上,我们不断修正自己,错了,勇敢承认,果断改变,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女排保持活力,越来越好,只要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心里就非常踏实。

这一路上,能坚持七八年走下来的人寥寥,很多人是中途上车,也有很多人半路离开。即使是被挤压到绝境,也希望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再搏一下,这就是女排精神,不是一定赢得冠军,但是永远要有一颗冠军的心。身处低谷的时候自立自强,站上高峰的时候不忘初心,中国女排是这样走过来的,也会这么一直走下去。

我们终将老去,但是中国女排永远年轻。”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四季更迭,经历悲欢离合,但女排精神告诉我们,永葆一颗纯粹、热血的赤子之心,身处低谷的时候自立自强,站上高峰的时候不忘初心;流血流汗,不留遗憾;不顾一切,肆意拼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她们期待的,永远是下一次征程。中国女排是这样走过来的,也会这么一直走下去。

而你,又准备好了吗?




第7周周会: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八条建议,看完豁然开朗

短暂的国庆假期过去了,许多同学觉得自己很辛苦,有的连《夺冠》和心心念念的《姜子牙》都没看成就又开学了。但是看看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打排球为国夺冠是这样,制作国产动漫是这样,其实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跌跌撞撞,努力拼搏上来的?当你觉得特别累特别辛苦的时候,一定要坚信,我们在走上坡路!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一个人走上坡路的八条建议》。

第一,有想法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阶段。

想要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往往不是一开始方案够不够优化、想法够不够成熟,而是你是否能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很多人虽然有想法,但一直都停留于脑海中,停留在设想和计划的阶段,不见行动和执行。但人生中的很多遗憾、不少人的梦想落空、事业不见起色等等,这些糟糕的结果往往都缘于此。网上有个名词“光想青年”,光想不做,将一事无成。有想法就去行动,因为你只有先去做了,才会有做成的可能性。不要害怕失败和困难,很多好结果都是一步步摸索和慢慢磨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关键就是得去干!

第二,别只埋头努力,还要学会思考。

在行动的路上,努力和坚持是两个很重要的品质。想要将一件事做出成绩,离不开这两点。但与此同时,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已经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却收效甚微时,就该停下来思考思考了。如果方向错了,那就调整方向;如果方法不够好,那就改善方法;如果不适合做,那就直接放弃。会思考的人,才真正拥有未来。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更需要思考,找准方向,用对方法,深入思考,抓住规律,事半功倍。

第三,冲动是魔鬼,别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做出很不理智的行为、说出很不合适的话。所以,不要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决定,不要在气头上说狠话。这虽然很难做到,但你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要时常提醒自己。因为有些事一旦做了,很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有些话一旦说了,可能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学会管理情绪,不要让自己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这是每个人一生都在修的功课。

第四,不要只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就好像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则是无辣不欢。不要因为大家都吃甜的,你就觉得吃辣不好。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规划的、你的内心是有追求的,你理性评估之后认为你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那就坚持下去吧。选择好要走的路,走好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青春才没有浪费,这样的人生才没有白活。而不是选择好走的路,追求轻松舒服,最终越来越随波逐流,趋于平庸。

第五,不要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

人应该要靠自己,也只有靠自己才是最靠谱的。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人生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哪怕是父母身上。不管你的亲人有多爱你,家庭背景有多强大,财产有多富裕,也不管你所在的平台有多强大,都请你保持努力。你可以心存感激,但别心存侥幸。这样无论何时,你都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能够站住的人。

第六,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别过早下结论。

对一件事情,不要轻易地、过早地盖棺定论,因为不到最后一刻,你真的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的。很多时候,你以为是福,其实是祸;你原本并不看好,结果却让人足够欣喜和惊讶。对一个人也是这样,你越是急着下结论,往往越容易看走眼。不要因为别人眼下身处逆境,就说人家这辈子就这样了。请保持耐心,保持理性。

第七,做一个善良的人,但别软弱。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别丢掉善良,这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应该保持的本色。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身的善良而得到很多东西。但善良也应该有锋芒,请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当善良遇见善良,这才是人间最美好的邂逅。不要无原则的退让,让他人利用了我们的善良。

第八,别糟蹋自己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很多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不以为然,一旦发生,真的是难以承受之重,比如没有了健康。所以别糟蹋自己的身体,别透支健康。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什么都无所谓。好好保重和照顾自己的身体吧,少熬夜,多运动,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才是人生最佳投资。咱们学校在六全育人路径中提到,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一至三项可以受益终身的体育技能,不是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前几天我和老吴趁没课抽半小时去羽毛球馆打球,碰上学生上课,跟他们一起组合双打,两个小青年打不过我们两个加起来快100岁的老家伙。千万不要到我们这个年龄,却没有能拼命工作的资本了。

最后,回应一下又一位高三同学写来的信。高一高二下晚自习走读同学离校的时候,能否请你的父母在开车的时候尽可能不按喇叭,因为高三比你们晚20分钟放学,他们还在苦读,尤其是靠学校南门的这一列班级,不堪其扰。不要因为你们父母的不耐烦,频频按动的喇叭,失去了咱一中人和一中人家长的高品质素养。谢谢!



上一条:第8周国旗下讲话 下一条:第5周国旗下讲话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