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17周国旗下讲话

[日期:2020-12-21] 来源: 作者:

探月航天梦,扬我中华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13班罗圣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探月航天梦,扬我中华威”。

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打开国旗的那刻,是无数中国儿女的骄傲,这不仅说明了我国科研水平在不断提升,还展现了我国科技的强大实力,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探月工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经过数十年月球探测方面的研究,中国航天事业月球探测工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新的突破。




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回顾“嫦娥”的探月之旅。

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中,传回大量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等一批科学研究成果,圆满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后续实施探月二期工程的“落”和“回”以及下一步开展火星等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进程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是中国第一个无人登月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也就是玉兔号月球车)组成。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嫦娥三号”的成功落月,使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2个实施无人月球巡视探测的国家。同时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其拍摄的月面照片是人类时隔40多年首获最清晰月面照片。

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探测器也是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二号)组成。2018年12月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并拍摄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至今嫦娥四号探测器仍然在月球上面正常工作。

嫦娥四号是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它的着陆区是月球远面的重要标志,收集这个区域岩石的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组成月球的岩层,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嫦娥五号

本次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了五个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规划走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中国航天,未来可期!



周会:乔萌萌

弘扬探月精神,实现伟大复兴

前不久,一张泛黄的旧报纸走红网络。这张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一角写着:“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对外宣称,中国探月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月球车将在月面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经过23天奔月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中国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希望你们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是目前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是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不懈追逐梦想、勇于实现梦想的生动实践。

中华民族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民族。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唐诗宋词吟诵月亮的诗篇脍炙人口,寄托了人们对明月的美好憧憬和无限遐想。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人民。探索浩瀚的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致力于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梦想是靠奋斗实现的。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奋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世上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嫦娥奔月”梦想成真,正是稳扎稳打、努力认真的结果。

认真在于精心部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今天嫦娥五号成功采样月球土壤回家,每一个环节既有精确的“时间表”,又有明确的“路线图”。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逞一时之强“夸海口”,而是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后才制定出来的。精心谋划的顶层设计背后是以举国之力为中国航天事业护航的坚定决心,是对中国航天事业光辉灿烂前景的强大信心。

认真在于务实求效。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十多年的探索和追寻,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背后都凝结着几代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夙兴夜寐发奋攻关,青丝染霜亦无悔,数十年坚守一线,时刻用“居安思危”鞭策自己,把质量当成生命。这份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认真,让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成功铺就了中国探月之路,实现了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突破和跨越,撑起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的深空梦想。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两个字,是中国人的探月梦想成为现实的秘诀所在,是中国航天从“跟跑”到“并跑”乃至于“领跑”的秘诀所在。继续秉承这份“认真”,在星辰大海的征程中,我们必将创造更多奇迹!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只要每一个人都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每一代中国人都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续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上一条:第18周国旗下讲话
下一条:第16周国旗下讲话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17周国旗下讲话

2020年12月21日 11:42  点击:[]

探月航天梦,扬我中华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13班罗圣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探月航天梦,扬我中华威”。

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打开国旗的那刻,是无数中国儿女的骄傲,这不仅说明了我国科研水平在不断提升,还展现了我国科技的强大实力,2003年3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探月工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经过数十年月球探测方面的研究,中国航天事业月球探测工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新的突破。




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回顾“嫦娥”的探月之旅。

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中,传回大量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等一批科学研究成果,圆满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后续实施探月二期工程的“落”和“回”以及下一步开展火星等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进程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是中国第一个无人登月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也就是玉兔号月球车)组成。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嫦娥三号”的成功落月,使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2个实施无人月球巡视探测的国家。同时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其拍摄的月面照片是人类时隔40多年首获最清晰月面照片。

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探测器也是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二号)组成。2018年12月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并拍摄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至今嫦娥四号探测器仍然在月球上面正常工作。

嫦娥四号是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它的着陆区是月球远面的重要标志,收集这个区域岩石的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组成月球的岩层,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嫦娥五号

本次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了五个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规划走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中国航天,未来可期!



周会:乔萌萌

弘扬探月精神,实现伟大复兴

前不久,一张泛黄的旧报纸走红网络。这张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一角写着:“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对外宣称,中国探月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月球车将在月面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经过23天奔月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中国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希望你们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是目前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是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不懈追逐梦想、勇于实现梦想的生动实践。

中华民族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民族。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唐诗宋词吟诵月亮的诗篇脍炙人口,寄托了人们对明月的美好憧憬和无限遐想。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人民。探索浩瀚的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致力于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梦想是靠奋斗实现的。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奋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世上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嫦娥奔月”梦想成真,正是稳扎稳打、努力认真的结果。

认真在于精心部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今天嫦娥五号成功采样月球土壤回家,每一个环节既有精确的“时间表”,又有明确的“路线图”。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逞一时之强“夸海口”,而是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后才制定出来的。精心谋划的顶层设计背后是以举国之力为中国航天事业护航的坚定决心,是对中国航天事业光辉灿烂前景的强大信心。

认真在于务实求效。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十多年的探索和追寻,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背后都凝结着几代中国航天人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夙兴夜寐发奋攻关,青丝染霜亦无悔,数十年坚守一线,时刻用“居安思危”鞭策自己,把质量当成生命。这份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认真,让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成功铺就了中国探月之路,实现了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突破和跨越,撑起了中国迈向星辰大海的深空梦想。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两个字,是中国人的探月梦想成为现实的秘诀所在,是中国航天从“跟跑”到“并跑”乃至于“领跑”的秘诀所在。继续秉承这份“认真”,在星辰大海的征程中,我们必将创造更多奇迹!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只要每一个人都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每一代中国人都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续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上一条:第18周国旗下讲话 下一条:第16周国旗下讲话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