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五位老师被授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近日,为了表彰先进、推动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教育工委下发《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表彰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苏教人[2016]14号),我校谢凤艳(政治)、郭军英(生物)、陈洪仁(语文)、丁永刚(数学)、张颖震(美术)五位老师被授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谢凤艳,199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大学,2011年被评为“徐州市青年名教师”,2013年在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2014年被评为“徐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谢凤艳老师是一个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做事认真投入、坚韧细致,厚厚的十几本工作手册记录着每天的大事小事反思总结。2002年获得了南师大教育硕士学位,她更加注重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人本。在教学处和年级处工作时,她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前沿理论,参与并主持了多个省市级课题,获得佳绩。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她致力于把学校、社会和家长三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达到较好效果。对学生,她为学生亲自设计制作了《我的一中之路》,引领孩子们记录自己的成长之路,经常反思,为青春写下美好的注脚。对老师,她用她的真诚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逢到老师过生日,她总会送去一份礼物,有时是一小盆绿色植物,有时是一个小小的饰物。对家长,她以一颗同为母亲的心,去体会每一届孩子家长的心。她在校园网上建立了一个链接,“徐州一中家校联盟园地”,在这块空间里向家长推荐了很多优秀的亲子教育文章、高考励志文章以及一些自己的原创文章,形成了良好的家校互动,凝神聚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她的倡导下,2016届的家长们成立了“家长奖励基金”,自设管理组自行管理资金、账务公开,为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给予奖励。
教学上,谢老师也是一把好手,她始终认为自己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一名干部。她身先士卒,担任实验班的政治课,她的课上得生动活泼,颇受学生喜爱。学生在给她的教师节礼物的留言本里说 “亲耐滴老谢:我一直觉得您是一位很神奇的人,在我心中boring(乏味)至极的政治经您口中一讲,竟如此有趣、生动,让我禁不住期待政治课啦!”她所带班级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谢凤艳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的办公室总是绿意盎然、花朵常开。对待学生,谢老师也是灌注心血,精心呵护,她尤其注重关爱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她的原创日志《我的那朵化茧为蝶的花儿》详细记述了对一个特殊女生的关爱。这个女孩现在在瑞士留学,与谢老师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假期回来一定回学校见一面。丈夫是法官,工作繁忙;老人卧病在床,需要有人陪伴;孩子学习紧张,需要有人照顾。在家庭矛盾凸显满腹歉疚的时候,不是没有过泪水;在全身心的投入没得到学生家长理解的时候,不是没有过委屈,但在这样的压力与困难汹涌而来的日子里,她没想过退缩。这两届高中六年,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步她都走得扎实而努力,每一个阶段,她都全身心投入和付出。
郭军英, 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2011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教师”, 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名师”。现任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生物学科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 郭军英老师倾心育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学案的高效互动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有高效收获。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深受学生的喜爱。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几年来辅导的学生中有七位同学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并获得高考保送资格,二十多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并获得高考加分资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本领,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郭老师一直坚持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书刊,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班,注重学习,善于研究,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教科研活动中,她主持结题了一项省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的子课题、两项市级课题。近年来先后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生物卷)》、《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指导——高中生物分册》等多部图书,编撰教辅资料7部。
郭军英老师还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积极参与各类与课改有关的学术活动,并充分展示才干,在省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连续三年参加了江苏省考试院组织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的命题、征题工作。她代表江苏省参加华东六省一市评优课获得一等奖。她作为一中生物学科组负责人18年,长期承担高三教学,组织生物竞赛辅导,编写修订教学案。“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党员教师,郭老师带头创先争优,同时也带动身边的人共同提升。她善于团结同志,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共同进步,顾全大局,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她一直坚持共享教学资源,各类活动打团体战,带领青年教师上观摩课,分工合作开展竞赛辅导,帮助他们修改论文,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生物学科组先后被命名为“市级青年文明号”、 江苏省“青年文明号”,被徐州市妇联命名为“三八红旗集体”。
师德如兰,香远溢清。从郭军英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如果要给这样的忠诚下一个更确切的定义,那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作为一名教师,她言传身教,爱生如子;作为一名党员,她带头创新,忘我奉献;作为学科主任,她引领全组,屡获殊荣。扎根于徐州一中这片教育沃土,郭军英以燃烧自己的红烛精神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用真情和行动铸就了一个党的教育工作者的人格丰碑。
陈洪仁,198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曾荣获 “徐州市高中青年教学能手”“徐州市青年优秀骨干教师” “铜山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铜山县优秀共产党员”“铜山县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2012年9月被评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016年6月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名师”。 现任江苏师大硕士生兼职导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学术联盟常务理事。主持全国、省级课题5项。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70篇。主编了《江苏高考作文抢分技法》《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突破点点通》《高中名师导学案范本》《自古彭城列九州》《小草青青》等书。曾担任过19届高三教学,曾获徐州大市评优课一等奖,曾参加江苏“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徐州市“名师在线”直播。在江苏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连续四年荣获徐州一中专业发展“十佳教师”, 曾赴睢宁、丰县、扬州、泰州、宿迁、宜兴、毕节等地开设讲座、公开课、示范课20余次。
陈老师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凭着对学生的无比热爱,凭着对社会极其负责的精神,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称赞。2008年5月是08届学生高考冲刺的关键时期,陈老师担任两班语文课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然而他父亲却被检查出肺癌,住进了医院。一边要照顾身患重病的父亲,尽一个做儿子的本分和义务;一边要完成教学工作,尽一个做老师的责任。心里放不下即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陈老师每天利用中午午休和晚上放学后的时间往返于学校、家庭和四院之间,多次在父亲的病床前写教案、批试卷、改作文,每天的劳累可想而知。然而当他站到熟悉的讲台,看到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就忘记了劳累。在那艰苦的时间里,陈老师从未请过一天假,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也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付出。
陈洪仁老师天性乐观真诚,上课幽默有激情,注重培养学生体验性、批判性、创造性阅读的思维品质,着力为学生构建大语文知识体系。教师的激情从何而来?陈老师认为:激情应是来自于对事业、对语文和对学生的热爱,来自于对文本的深透把握与感悟,来自于对教学语言的娴熟运用,来自于勤读书,勤积累的“满腹活水”。教师应珍惜每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光,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陈老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对国内外经典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借鉴、吸收、融铸,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爱上读书,学会思考,学会表达。陈老师还尝试“五点”教学法:找准学生兴趣点,抓住施教切入点,激活学生发散思维点,落实教学重难点,突出能力培养点。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
生活需要激情,教学需要激情,用激情的火花点燃学生的心灵,在激情充溢的课堂中,师生共同享受着激情课堂的快乐,品尝着激情课堂的成果。
张颖震 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三级、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首批教学名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导、江苏省美术教育学会理事、徐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徐州市名教师、徐州市优秀教师、徐州市拔尖人才、全国十佳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指导教师、全国示范文学校园模范教师等。曾获教育部部级优课、江苏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致力于搭建基于“生活美学”创造“美学生活”的“审美-立美-创美”实践路径,对“走近教育的生活美学”进行本土化探究。以劳动教育为切入,将徐州的汉文化与食文化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和人文素养,力推“五育融合”的“日常化”,形成了融创背景下的新时代高中美术教学特色。
张老师始终把美育教育放在首位,做师德师风的表率,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统筹全校社团活动,把“培养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作为指导社团活动的宗旨。率先在全市中学成立紫翠文学院与毓秀科学院,通过选拔优秀学生,以课题、沙龙、文创等形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主持的《提升研究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徐州一中“两院制”学生高端社团的实践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青年专项重点资助课题,研究成果在《中国教育报》及学习强国平台上推介。2019年7月,率队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哈佛大学举办的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获创新绘画类国际金奖。
张老师持续钻研、精耕业务,在实践创造和智慧引领中形成了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融创化课堂教学风格。将艺术融合理念与创客思维整合于艺术教学中,形成了在融创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特色。研发的融创课程《穿越千年的邂逅——舌尖上的汉画像石》在央视《异想天开》栏目中播出,并在教育部教材局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进课程专题研讨会、江苏省美术名师论坛、江苏省STEM教育大会上做经验介绍。该课程以劳动教育为基础将徐州的汉文化与食文化相融合,通过以劳育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和人生价值,并让劳动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中,实现“五育融合”的“日常化”,其案例被收录于《中国美术教育》《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评价》《彭城师道》等。
丁永刚,徐州一中数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教师发展中心主任,2006年徐州大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012年江苏省录像课一等奖, 2012年徐州市德育精品课一等奖,2013年被徐州市教育局评为徐州市学科带头人,2014年被徐州市教育局评为省市合作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014年被评为徐州市名教师,2014年被徐州市委组织部评为徐州市拔尖人才,2015年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北大培训,2016年6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名师),2016年8月被江苏省人才办评为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培养对象,参加工作以来,开发了徐州一中校本课程—几何画板选讲,开发了徐州一中“学习评测平台”,担任江苏省首批课程基地“高中数学应用与创新实践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组的组长,从2001年项目的申报到全面建成,一直参与项目的全面建设。
工作18年以来,丁老师所带班级的实际教学成绩均处同类班级前列,指导多名学生在奥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教学中,主张教师对教学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设计、对学情的掌握、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对深化学习的点拨上。一是教师在课前精选习题,把好习题的质量关,并提前布置给学生自学;二是课前了解学情,随时处理课堂上的“生成”,对学生发言及时点评,鼓励一题多解,引导多题一解,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运用,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并提炼出来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智慧生成的闪光点;三是课后训练作业分层指导具体明确,跟踪训练及时到位。
坚持认为当前的新课程理念下好课应更多关注学生怎样学,关注学生自学的情绪。这样,评价主体就由“重教”转向“重学”,教师要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教师讲课就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和花架子。对学生“先学”指导的评价,要看学生是不是紧张的自学,状态好不好,有没有同学在课堂上无事可做;对学生自学的评价,要看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了多少问题,收获多少知识与方法,可通过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来检验;对教师“后教”的评价,要看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是不是彻底解决,能否真正理解、运用,可通过当堂检测的成绩来评价;对当堂训练的效果,可通过当堂完成练习的正确率来评价。教学中要牢牢抓住三个环节:第一,课前引领,通过组长开会统计确定典型学生和典型试题;第二,课堂引领,确保主讲学生从容、淡定、思路清晰。第三,课后引领,教师要与主讲学生谈反思,让主讲者收获更多的信心与精神上的动力,促进优者更优,强者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