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棒影图原理探究影响住宅日照间距的因素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题目:利用棒影图原理探究影响住宅日照间 距的因素 |
编号: |
|||
课题组成员 |
组长: 赵若辰 |
组员:赵若辰 |
||
指导教师:王茜 |
报告执笔人:赵若辰 |
完成时间:2021年10月 |
||
主导课程: 地理 |
相关课程:开箱指导视频 |
|||
(一)书面材料 |
||||
课题成果: 1) 预期的成果: 根据所得的数据推断出以下结论: 1. 纬度越低的住宅越容易得到太阳光照,所以南方建筑更密集,北方建筑更稀疏. 2. 楼房间距越大,采光越好,但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 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1.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为满足大寒日不少于3个小时的满窗日照,位于大同市的该两栋住宅楼间的日照间距不小于16M,广州市的应不小于14M. 纬度越高,住宅间距应越大,才能满足不少于3个小时的满窗日照,纬度越低,住宅日照间距可适当缩小,所以对于房地产产业来说,低纬度地区可以将楼房建造地更加紧密,在相同面积上建造更多的房子,而对于高纬度地区,为满足满窗日照标准,住宅间距应大于低纬度地区 2.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大同市南偏东15度朝向的住宅建筑比正南朝向的建筑所需的日照间距(南偏东15度最少住宅间距需14M,正南需16M).但与正南朝向住宅相比,南偏东的住宅在正午前后不易得到日照. 对于同一纬度地区来说,适当调整住宅的朝向,可以使得住宅日照间距缩小,但是朝向偏移地区也不宜过大,因为调整住宅朝向虽然可以缩小住宅日照间距,但是也会使住宅在正午前后不易得到日照.
|
||||
参考书目及资料:殷韵:住宅日照间距浅析,中华建设,2015(10)108-109
|
||||
附录材料(要求提交原始记录)包括: 活动记录表( 4 )份 访谈表( 2 )份 实验记录(4 )份 调查表( 2)份 测量数据记录( 4 )份 |
||||
(二)实物材料,如制作的图片,模型,照片,事物样本,音像资料等 编号: 001 名称: 住宅 制作者:赵若辰 内容: 制作住宅模型,用于测量,试验,得出结论 功能:测量,试验
|
||||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要的条件,要求(如特别需要,请说明): 黑暗条件下,手电筒光照
|
||||
徐州一中研究性学习结题评价表
课 题 |
利用棒影图原理探究影响住宅日照间 距的因素 |
编号: |
|
|||||
课题组成员 |
组长:赵若辰 |
组员:赵若辰 |
|
|||||
指导教师:王茜 |
班级:高一17班 |
|
||||||
评价内容 |
满分 |
得分 |
备注 |
|
||||
开题评价(20分) |
开题报告 |
10分 |
10分 |
|
|
|||
计划制定 |
10分 |
10分 |
|
|
||||
过程评价 (50分) |
态度 |
10分 |
10分 |
|
|
|||
合作 |
20分 |
20分 |
|
|
||||
调查访谈或实验记录 |
10分 |
10分 |
|
|
||||
研究日记及体会 |
10分 |
10分 |
|
|
||||
结题评价 (30分) |
形式: 1、文字 2、版式 3、文献 |
10分 |
10分 |
|
|
|||
内容: 1、完整性 2、创新性 3、研究价值 4、展示效果 |
20分 |
20分 |
|
|
||||
指导教师评语 : 该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态度认真,论证严谨,及时反馈活动过程,从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基本达到研究目的,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希望在后续学习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 签章: |
课题评审组意见:
签章: |
|
||||||
总分 |
100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