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糖食品对于中学生影响的研究
关于高糖食品对于中学生影响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
糖,是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当今世界饮食环境下,糖分几乎充斥于我们的所有食物之中。对于青少而言,糖分所带来的独特感受,又导致各类商家过度增加糖含量,尤其是各类零食、甜品、饮料等,已经成为危害广大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元凶。在我们周边,因为不合理饮食带来的肥胖问题也愈演愈烈。
为了更深入了解我校学生对于含糖甚至高糖食品的钟爱程度,以及因此产生的相关影响,以便为学生们提供更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所以我们小开展了《关于高糖食品对于中学生影响的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汇总如下:
首先,我们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了研究的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拟定了课题申报书,制定了研究计划,并在计划的导引下和老师的帮助下有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在我们日常的观察下,我们发现校园里体型偏胖的学生相对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也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为了得到更科学的数据,我们在校园里随机做了20份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有80%左右的学生喜欢吃甜食,有40%左右的学生对糖分的需求比较高。其中90%的学生每周都会吃1-2次含糖量较高的食品或饮料。在受访的同学中,100%的学生都大致知道过多摄糖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但只有20%左右的人表示有意识控制自己减少对糖分的依赖。这些数据,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得到这些数据后,我们再次细致查阅的《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等书籍,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糖类的发展,它是资本的发家史,是社会的变迁史,也是流行性疾病的发展史。据书上记载,糖可以引发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各种疾病,19世纪后糖尿病成为现代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人们在吃甜食时,大脑会分泌一种让人快乐的物质多巴胺,刺激神经末梢让我们感到兴奋,大脑感觉到这种兴奋就会对糖产生渴望。这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逐渐使人的身体离不开糖,严重者甚至会成为糖的奴隶。
了解到这些危害后,我们更加坚定了做好控糖宣传的决心。究竟摄入多少糖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呢?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书中,我们了解到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青少年每天的糖摄入量应该控制在10%以内,在极限情况下,也不要超过25克。青少年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一生的健康,尤其是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引发多种问题。而纵观我们学生一天的饮食,已经严重超出了这个标准。比如,100克的米饭中,就含有约25克的糖,100克白面馒头的含糖量约40克。除了正常的饮食外,学生们经常吃的糕点、甜味饮料都是高糖食品。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引导学生合理控糖的相关建议:首先,通过校园广播、橱窗、主题班会等各种宣传渠道,引导同学们了解长期摄糖超标对身体带来的严重危害,形成警示作用;其次,每名学生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可以在体检时格外关注相关数据,并要根据自己的体重以及每天的体力活动强度来大体制定每天摄入的糖分,同学之间可以形成互助小组,相互提醒或监督;第三,学习营养搭配的相关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进行一日三餐的配比,保障饮食既健康又有营养,吃出“最强大脑”;四,适度加强体育锻炼,因为保持适度的运动能消耗身体中多余的能量,运动时肌肉的能量主要是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运动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运动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要长期坚持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五,面对高强度的高中学习压力,要学会及时排解,不要通过暴饮暴食或大量摄入糖分的方法让自己寻到一丝快乐或安慰,这只能是一种恶性循环。六,在想吃零食却又控制不住时,尽量选择0糖食品或饮料,或者选择代糖的零食
如今,糖分带来的危害已经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希望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能够为我校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使大家都能拥有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课题题目: 关于高糖食品对于中学生影响的研究 | 编号: | ||
活动时间:2023年9月20日 | 第 1 次 | 活动地点:徐州市第一中学 | |
指导教师:陈子豪 | 班级:高二8班 | ||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杨鑫妍 段思琦 常馨文 李依谦 郑雨函 史圆荃 王敬然 刘思怡组外: 陈子豪老师 |
|||
活动内容: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调查学生对含糖食品的喜爱情况。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实地调查,访谈校内学生。3)过程: 小组成员,利用午休时间,在食堂等地,随机做调查,询问校内学生对于含糖食品的喜好情况,包括食品的种类、糖分的含量高低等问题。为使调查更科学合理,参与随机调查的学生男女比例适中,包含高一至高三不同学段的学生。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在受访的学生中,有80%左右的人喜欢吃甜食,有40%左右的学生对糖分的需求比较高。其中,大部分人每周都会吃1-2次含糖量较高的食品或饮料。这些数据,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们发现,在受访的学生中,喜欢高糖食品的学生中,有20%左右的人,提醒体型偏胖,需要适当控糖。 记录者: 段思琦 |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课题题目: 关于高糖食品对于中学生影响的研究 | 编号: | ||
活动时间:2023年9月28日 | 第 2 次 | 活动地点:徐州市第一中学 | |
指导教师:陈子豪 | 班级:高二8班 | ||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杨鑫妍 段思琦 常馨文 李依谦 郑雨函 史圆荃 王敬然 刘思怡组外: 陈子豪老师 |
|||
活动内容: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高糖食品的危害以及如何科学地引导学生合理控糖,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查阅资料,小组讨论3)过程:小组成员根据组长的任务分配,通过在图书馆翻阅了相关书籍,并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整理出过度摄入糖分给身体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如何通过宣传等形式,引导我校学生有意识控制糖分过多摄入,调整自己日常的饮食结构,使之更健康。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此次研讨,我们整理出了若干条过度摄入糖分对于人体的危害,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危害;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宣传计划,准备通过校园文化宣传栏、教室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向我校学生介绍控糖的意义,以及提供科学合理的控糖方法建议。 记录者: 伍宸赐 |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题目: 关于高糖食品对于中学生影响的研究 | 编号: | ||||
课题组成员 | 组长:杨鑫妍 | 组员:段思琦 常馨文 李依谦 郑雨函 史圆荃 王敬然 刘思怡 | |||
指导教师:陈子豪 | 报告执笔人: 段思琦 | 完成时间:10.10 | |||
主导课程:生物 | 相关课程:生物 | ||||
(一)书面材料 | |||||
课题成果:1)预期的成果:通过课题研究,了解我校高中生关于糖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探讨如何引导高中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降低对糖摄入的需求,以便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通过研究结果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膳食管理,促使糖分摄入有益于身体健康发展。2)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含糖量较高的饮料、糕点等是我校学生最钟爱的食品。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大体掌握了我校学生关于高糖食品的饮食习惯;在查阅文献资料或网络资料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整理出了含糖食品(尤其是高糖食品)对于高中生的利与弊,在当下饮食环境下,弊远远大于利。经过我们课题小组的宣传,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周边学生对于过度摄入高糖食品所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也使其掌握了科学合理摄糖的方法,让糖成为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依据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形成了《关于高糖食品对于中学生影响的研究》报告。后期,我们将继续进行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继续做好合理控糖的宣传,为一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
|||||
参考书目及资料: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2.《不吃糖的理由:上瘾、疾病与糖的故事》;3.《吃出超级大脑》; | |||||
附录材料(要求提交原始记录)包括:活动记录表( 2 )份 访谈表(1)份 实验记录(0 )份调查表( 20 )份 测量数据记录( 1 )份 | |||||
(二)实物材料,如制作的图片,模型,照片,事物样本,音像资料等 编号: 名称:课题研究调查问卷 制作者:杨鑫妍 内容: 关于高中学生高糖饮食习惯现状调查 功能:进行实地调查,以便掌握相关数据 | |||||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要的条件,要求(如特别需要,请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