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综合实践

对联中的文化

[日期:2024-03-26] 来源: 作者: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课题题目: 对联文化

编号:

活动时间:

第 次

活动地点:学校

指导教师:彭文博

班级:高二5班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刘家彦,曹语桐,刘芮辰,王新雨,程凯文,杨浩宇,郭绍航,

周家驰,郑尚倬,王仲一

组外:无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了解对联的形式,分析其特点与要求。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调查

3)过程: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春联始于桃符,在《后汉书》中即有记载。对联要求对账工整。

经小组讨论,确定后期分工。

开展调查,实际了解对联文化。

共同制作完成PPT。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

春联的由来,春联的要求,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

记录者: 全体组员






注:1、由课题组长指派专人负责填写,备追踪课题研究过程时使用2、一式三份

 

类别 编号 日期____________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表



课题名称 对联文化
课 题组 成员 及有 关情 况 姓名 性别 班级 职务 学号
刘家彦 男 高二5 组长
程凯文 男 高二5 组员
郭绍航 男 高二5 组员
王仲一 男 高二5 组员
杨浩宇 男 高二5 组员
周家驰 男 高二5 组员
郑尚倬 男 高二5 组员
曹语桐 女 高二5 组员
刘芮辰 女 高二5 组员
王新雨 女 高二5 组员
课 题研 究的 目的 及主 要内 容
研究目的:通过资料收集,了解对联及其由来;开展社会调查,建立文化自信,提升社会责任感。主要内容:1、对联的由来与演变。通过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了解对联的源起、演变。2、分析讨论,制作完成PPT。

研 究假 设 无相关
研 究方 法 资料搜素,分析讨论。
研 究步 骤(各 阶段 的主 要内 容和 时间 安排) 1)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春联的由来与演变规律,收集与春联相关的文学作品。2)小组讨论,确定研究内容,明确组员的分工,合作完成研究内容。3)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对联文化。4)汇总前期工作成果,讨论PPT大纲,共同制作完成PPT。
成 果形 式
PPT课件。
论 证小 组意 见

论证人签名 年 月 日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题目: 对联文化 编号:
课题组成员 组长:刘家彦 组员:曹语桐,刘芮辰,王新雨,程凯文,杨浩宇,郭绍航,周家驰,郑尚倬,王仲一
指导教师:彭文博 报告执笔人: 全体成员 完成时间:
主导课程:语文,历史 相关课程:无
(一)书面材料
课题成果:1) 预期的成果:通过资料收集,了解对联文化及其由来;结合对联的特点,分析对联的要求与形式。2) 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①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加深了组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联的形成与演变,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它植根于百姓的生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②提升了社会调查的能力,增强了组员的社会责任感。③活动过程中,资料收集、组内讨论、PPT制作等工作的开展,组员们自主提炼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参考书目及资料:
附录材料(要求提交原始记录)包括:活动记录表(1 )份  访谈表( )份  实验记录(   )份调查表( )份 测量数据记录( )份
(二)实物材料,如制作的图片,模型,照片,事物样本,音像资料等    编号:  名称:春联文化 .制作者: 全体成员  内容: 介绍对联的由来、特点和要求。   功能: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要的条件,要求(如特别需要,请说明): 暂无


上一条:声速测量实验
下一条:从中西电影看中西文化差异课题研究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 综合实践 >> 正文
综合实践

对联中的文化

2024年03月26日 14:35  点击:[]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课题题目: 对联文化

编号:

活动时间:

第 次

活动地点:学校

指导教师:彭文博

班级:高二5班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刘家彦,曹语桐,刘芮辰,王新雨,程凯文,杨浩宇,郭绍航,

周家驰,郑尚倬,王仲一

组外:无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了解对联的形式,分析其特点与要求。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调查

3)过程: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春联始于桃符,在《后汉书》中即有记载。对联要求对账工整。

经小组讨论,确定后期分工。

开展调查,实际了解对联文化。

共同制作完成PPT。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

春联的由来,春联的要求,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

记录者: 全体组员






注:1、由课题组长指派专人负责填写,备追踪课题研究过程时使用2、一式三份

 

类别 编号 日期____________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表



课题名称 对联文化
课 题组 成员 及有 关情 况 姓名 性别 班级 职务 学号
刘家彦 男 高二5 组长
程凯文 男 高二5 组员
郭绍航 男 高二5 组员
王仲一 男 高二5 组员
杨浩宇 男 高二5 组员
周家驰 男 高二5 组员
郑尚倬 男 高二5 组员
曹语桐 女 高二5 组员
刘芮辰 女 高二5 组员
王新雨 女 高二5 组员
课 题研 究的 目的 及主 要内 容
研究目的:通过资料收集,了解对联及其由来;开展社会调查,建立文化自信,提升社会责任感。主要内容:1、对联的由来与演变。通过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了解对联的源起、演变。2、分析讨论,制作完成PPT。

研 究假 设 无相关
研 究方 法 资料搜素,分析讨论。
研 究步 骤(各 阶段 的主 要内 容和 时间 安排) 1)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春联的由来与演变规律,收集与春联相关的文学作品。2)小组讨论,确定研究内容,明确组员的分工,合作完成研究内容。3)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对联文化。4)汇总前期工作成果,讨论PPT大纲,共同制作完成PPT。
成 果形 式
PPT课件。
论 证小 组意 见

论证人签名 年 月 日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题目: 对联文化 编号:
课题组成员 组长:刘家彦 组员:曹语桐,刘芮辰,王新雨,程凯文,杨浩宇,郭绍航,周家驰,郑尚倬,王仲一
指导教师:彭文博 报告执笔人: 全体成员 完成时间:
主导课程:语文,历史 相关课程:无
(一)书面材料
课题成果:1) 预期的成果:通过资料收集,了解对联文化及其由来;结合对联的特点,分析对联的要求与形式。2) 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①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加深了组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联的形成与演变,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它植根于百姓的生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②提升了社会调查的能力,增强了组员的社会责任感。③活动过程中,资料收集、组内讨论、PPT制作等工作的开展,组员们自主提炼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参考书目及资料:
附录材料(要求提交原始记录)包括:活动记录表(1 )份  访谈表( )份  实验记录(   )份调查表( )份 测量数据记录( )份
(二)实物材料,如制作的图片,模型,照片,事物样本,音像资料等    编号:  名称:春联文化 .制作者: 全体成员  内容: 介绍对联的由来、特点和要求。   功能: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要的条件,要求(如特别需要,请说明): 暂无


上一条:声速测量实验 下一条:从中西电影看中西文化差异课题研究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