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液流法测定不同植物叶片水势的大小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
【摘要】通过小液流法测定不同植物叶片水势大小,探讨了不同因子对植物水势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材料水势低于溶液水势,材料吸水;植物水势高于溶液水势,材料失水。相较于老叶,新叶的植物水势更低,结合生物知识可知新叶的代谢更旺盛,因此吸水能力强,水势更低。在干旱盐碱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比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水势值低。同种植物在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下生长时,植物水势较低,吸水能力更强。
【关键词】植物水势;小液流法;外界溶液浓度;干旱盐碱
一、研究背景
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一般植物组织含水量占鲜重的75%-90%。细胞中的水分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类,两者比值与植物代谢强度和抗逆性有密切关系。
水分对动植物生命活动十分重要,自然界的水总是往低处流,但是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的循环中却是往高处走。这是由植物水势引起的。水势是推动水在生物体内移动的动力来源,它可直接反映出植物水分亏缺程度和抗旱性强弱,是最常用的水分生理指标之一。
植物组织是一个渗透系统,将植物组织放在外界溶液时,植物组织内的水分与外界溶液进行交流,水分由水势高向水势低的溶液移动直至平衡。利用这一原理,采用小液流法可确定植物组织水势。
本研究将会探究植物水势与植物种类和叶龄的关系,并将进一步探索耐干旱、耐盐碱植物的水势大小和环境因子对常见植物水势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探究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的原理和步骤,分析不同因子对植物水势大小的影响,以及小液流法在植物水势研究中的应用。由此,一者可以确定植物的受旱程度和抗旱能力,作为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二者可以确定化肥的施用量,避免烧苗现象的发生。三者可用于腌制咸菜工艺的改良,增进风味。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仪器:电子秤、离心管、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移液管、镊子、打孔器、药匙等。
2. 试剂:蔗糖、蒸馏水、亚甲基蓝。
3. 实验叶片:女贞、银杏、空心菜。
三、研究过程
1. 植物种类对叶片水势的影响
1.1 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配制
(1)自变量:蔗糖 因变量:蔗糖溶液浓度
(2)实验步骤:
①称量蔗糖:使用电子秤精确称量34.2g蔗糖。
②溶解蔗糖:将称量好的蔗糖放入1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至80-90ml刻度线处,用玻璃棒搅拌直至蔗糖完全溶解。
③引流:通过玻璃棒将烧杯内的蔗糖溶液引流到容量瓶中,再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引流至容量瓶中。
④定容:当容量瓶内溶液加至距刻度线1-2cm停止引流,改用胶头滴管精确滴加,直到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⑤倒转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⑥保存:将配制好的蔗糖溶液保存在试剂瓶中,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⑦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1.2 不同植物叶片水势大小
(1)自变量:不同植物 因变量:叶片水势大小
(2)实验步骤:
①植物叶片准备;
取叶
②叶片放入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
蔗糖母液
③染色:用药匙末端沾取微量亚甲基蓝粉末放入有叶片的离心管中。
染色
④观察液滴的瞬间流向用滴管各取B1至B5离心管有色液,插入相应离心管(A1-A5)中部,缓慢从滴管尖端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观察液滴瞬间流向。
观察液滴瞬间流向
⑤计算叶片水势;
⑥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2. 探究同一植物新叶与老叶的植物水势差异
2.1 同一植物新叶与老叶水势大小
(1)自变量:同一植物新叶与老叶 因变量:叶片水势大小
(2)实验步骤:
①采集些许同一植物的新叶和老叶;
②叶片放入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
③染色:用药匙末端沾取微量亚甲基蓝粉末放入有叶片的离心管中;
④观察液滴的瞬间流向,用滴管各取B1至B5离心管有色液,插入相应离心管(A1-A5)中部,缓慢从滴管尖端横向放出一滴蓝色溶液,观察液滴瞬间流向;
⑤计算叶片水势;
⑥比较新叶和老叶的水势差异并分析原因;
⑦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四、结果与分析
结果:
1. 通过表1可以看出,随着蔗糖母液用量的增加,蔗糖浓度逐渐升高。
表1 配置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数据记录表
离心管 | A1 | A2 | A3 | A4 | A5 |
1mol/L蔗糖母液(ml) | 1 | 2 | 3 | 4 | 5 |
蒸馏水(ml) | 9 | 8 | 7 | 6 | 5 |
浓度(mol/L) | 0.1 | 0.2 | 0.3 | 0.4 | 0.5 |
图1 配置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数据记录统计图
2. 通过表2可以看出,银杏叶片在蔗糖浓度低于0.3摩尔每升时,液滴下
沉;当蔗糖浓度高于0.3摩尔每升时,液滴上浮。可见植物叶片水势计算浓度为0.3mol摩尔每升,叶片水势为-0.76MPa。
表2 不同植物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实验记录表
浓度 | 植物名称 | 0.1 | 0.2 | 0.3 | 0.4 | 0.5 |
液滴移动方向 | 银杏 | 下沉 | 下沉 | 停止不动 | 上浮 | 上浮 |
女贞 | 下沉 | 下沉 | 下沉 | 下沉 | 下沉 | |
空心菜 | 上浮 | 上浮 | 上浮 | 上浮 | 上浮 |
图2 不同植物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实验记录统计图
3. 通过表3可以看出,银杏新叶的平均植物水势为-0.96Mpa,老叶的平均植物水势为-0.645MPa。葡萄新叶的平均植物水势为-1.01Mpa,老叶的平均植物水势为-0.76MPa。
表3 植物新老叶片水势实验记录表
序号 | 植物名称 | 新叶水势平均值 | 老叶水势平均值 |
1 | 葡萄 | -1.01Mpa |
-0.76Mpa |
2 | 银杏 | -0.96Mpa下沉下沉 | -0.645Mpa下沉 |
图3 植物新老叶片水势实验记录统计图
分析:
材料新鲜度影响结果,水势负值越大表示植物越缺水;负值越小,则水分状态相对较好。实验中新叶水势更低,老叶水势相对较高表明:
新叶代谢活跃:新叶生长和蒸腾作用强,导致水分消耗更快,吸水能力更强。
老叶保水能力:老叶通过结构(角质层增厚)和生理机制(气孔调节)减少水分流失。
五、结论
1. 随着蔗糖母液用量的增加,蔗糖浓度逐渐增大。
2. 当把植物组织或细胞放在溶液中时,两者会发生水分交换。
1)当植物材料水势低于溶液水势,材料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变大,比重变大。
2)当植物材料水势等于溶液水势,外界溶液浓度不变,比重不变。
3)当植物材料水势高于溶液水势,材料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变小,比重变小。
3. 相较于老叶,新叶的植物水势更低,结合生物知识可知,新叶的代谢更旺盛,因此吸水能力强,水势更低。
4. 在干旱、盐碱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比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水势值低,吸水能力更强。
5. 同种植物在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下生长时,植物水势较低,吸水能力更强。
六、参考文献
[1]黄爱霞.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的原理及注意事项[J].中学生物教学,2011(12):32-32
[2]苏教版生物书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