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综合实践

追寻在徐州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日期:2025-03-18] 来源: 作者:

追寻在徐州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姓名:张津铭,李奥博,周思宇,解朝杰,闫昱如,李婧渝,魏宇翔,王梵予翔,曹子萱,孙鹏飞

指导老师:仲文宁

【摘要】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足迹。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文献与地方志,探讨了在徐州生活、游历或创作的文化名人及其对徐州文化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苏轼、刘邦、李可染等历史人物与徐州的关系,揭示了他们在文学、艺术、政治等领域的贡献,以及徐州地域文化对他们的滋养与启发。研究表明,徐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为文化名人的创作与思想提供了重要土壤,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进一步丰富了徐州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文化名人足迹的追寻,展现徐州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徐州;文化名人;苏轼;地域文化;历史足迹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本研究旨在全面探究苏轼在徐州留下的历史足迹,目的在于深入理解苏轼的政治理念、文学成就及其在当地的社会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研究苏轼在徐州的政绩。苏轼曾任徐州知州,期间他积极治理水患、改善民生、推广农业技术,留下了诸多政绩。通过对这些政绩的梳理,我们可以了解苏轼的为政之道和为民情怀,为当代官员提供借鉴。

其次,考察苏轼在徐州的文学创作。苏轼在徐州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文、赋等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本研究将分析这些作品的题材、风格、意境,揭示苏轼在徐州时期的文学特点及其创作心境。

再次,探讨苏轼在徐州的人际交往。苏轼在徐州结交了众多文人墨客、官绅名流,这些交往对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挖掘苏轼在徐州的人际关系网,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分析苏轼对徐州文化发展的贡献。苏轼在徐州期间,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研究将探讨苏轼如何影响徐州的文化氛围,以及这些影响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苏轼在徐州历史足迹的深入探讨,旨在全面揭示苏轼在政治、文学、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成就,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假设

假设苏轼在徐州的任期内,其政治、文学活动及人际交往对当地文化产生显著影响,遗留的文化遗产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徐州的文化面貌。研究旨在探讨苏轼在徐州的历史足迹,验证其文化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并通过走访进行验证。

三、研究方法

在书店进行书籍的搜取,并着重研究苏轼在徐州做过的事情,经过大体的了解后,去徐州的苏轼纪念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四、研究步骤

上午10点:在凤凰书城集合,进入历史文化区,阅读并讨论有关苏轼的文献;

中午12点:初步得出有关苏轼在徐州做过的功绩以及足迹的有关结果,吃完饭后,前往徐州苏轼纪念馆;

下午3点:到达苏轼纪念馆,在导游的带领下领略苏轼在徐州的风采,以及对他的生涯仕途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下午5点:在自习室集体讨论,得出苏轼在徐州留下足迹的研究报告。

五、成果形式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苏轼在徐州任职期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推行水利改革,成功防洪抗灾,提升了徐州的城市防御能力;同时,他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在文学创作上,苏轼留下了大量诗篇,如《放鹤亭记》等,这些作品深刻描绘了徐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研究成果表明,苏轼的足迹不仅促进了当时徐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徐州成为了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其文化价值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苏东坡全集》 舒大刚

[2]《苏东坡传》 林语堂

[3]《苏轼年谱》 孔凡礼

 

  • 附件【1-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docx】
  • 附件【2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表.doc】

上一条:余秋雨散文研究
下一条:牛蒡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 综合实践 >> 正文
综合实践

追寻在徐州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2025年03月18日 13:15  点击:[]

追寻在徐州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姓名:张津铭,李奥博,周思宇,解朝杰,闫昱如,李婧渝,魏宇翔,王梵予翔,曹子萱,孙鹏飞

指导老师:仲文宁

【摘要】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足迹。本文通过梳理历史文献与地方志,探讨了在徐州生活、游历或创作的文化名人及其对徐州文化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苏轼、刘邦、李可染等历史人物与徐州的关系,揭示了他们在文学、艺术、政治等领域的贡献,以及徐州地域文化对他们的滋养与启发。研究表明,徐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为文化名人的创作与思想提供了重要土壤,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进一步丰富了徐州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文化名人足迹的追寻,展现徐州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徐州;文化名人;苏轼;地域文化;历史足迹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本研究旨在全面探究苏轼在徐州留下的历史足迹,目的在于深入理解苏轼的政治理念、文学成就及其在当地的社会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研究苏轼在徐州的政绩。苏轼曾任徐州知州,期间他积极治理水患、改善民生、推广农业技术,留下了诸多政绩。通过对这些政绩的梳理,我们可以了解苏轼的为政之道和为民情怀,为当代官员提供借鉴。

其次,考察苏轼在徐州的文学创作。苏轼在徐州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文、赋等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本研究将分析这些作品的题材、风格、意境,揭示苏轼在徐州时期的文学特点及其创作心境。

再次,探讨苏轼在徐州的人际交往。苏轼在徐州结交了众多文人墨客、官绅名流,这些交往对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挖掘苏轼在徐州的人际关系网,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分析苏轼对徐州文化发展的贡献。苏轼在徐州期间,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研究将探讨苏轼如何影响徐州的文化氛围,以及这些影响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苏轼在徐州历史足迹的深入探讨,旨在全面揭示苏轼在政治、文学、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成就,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假设

假设苏轼在徐州的任期内,其政治、文学活动及人际交往对当地文化产生显著影响,遗留的文化遗产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徐州的文化面貌。研究旨在探讨苏轼在徐州的历史足迹,验证其文化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并通过走访进行验证。

三、研究方法

在书店进行书籍的搜取,并着重研究苏轼在徐州做过的事情,经过大体的了解后,去徐州的苏轼纪念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四、研究步骤

上午10点:在凤凰书城集合,进入历史文化区,阅读并讨论有关苏轼的文献;

中午12点:初步得出有关苏轼在徐州做过的功绩以及足迹的有关结果,吃完饭后,前往徐州苏轼纪念馆;

下午3点:到达苏轼纪念馆,在导游的带领下领略苏轼在徐州的风采,以及对他的生涯仕途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下午5点:在自习室集体讨论,得出苏轼在徐州留下足迹的研究报告。

五、成果形式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苏轼在徐州任职期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推行水利改革,成功防洪抗灾,提升了徐州的城市防御能力;同时,他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在文学创作上,苏轼留下了大量诗篇,如《放鹤亭记》等,这些作品深刻描绘了徐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研究成果表明,苏轼的足迹不仅促进了当时徐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徐州成为了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其文化价值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苏东坡全集》 舒大刚

[2]《苏东坡传》 林语堂

[3]《苏轼年谱》 孔凡礼

 

  • 附件【1-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docx】已下载次
  • 附件【2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表.doc】已下载次

上一条:余秋雨散文研究 下一条:牛蒡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