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趋势变化及不同沙障固沙效益研究
沙漠化趋势变化及不同沙障固沙效益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土地沙漠化防治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沙障类型(草方格、砾石、尼龙网)及布置方式对防风固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在降低风速、涵养水源及综合效益方面表现最优,砾石沙障经济性最佳。研究提出需结合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因地制宜选择沙障类型,为沙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沙漠化;沙障;固沙效益;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
1. 引言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性生态问题,我国北方地区尤为严峻。沙漠化不仅加剧沙尘暴频发,还威胁交通设施与居民生活。目前主要治沙手段包括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和化学治沙,其中沙障作为工程治沙的核心措施,其成本与效益的平衡是研究重点。
本研究依托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以“探究不同沙障固沙效益”为课题,通过实验分析不同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及经济性,旨在为沙漠化治理提供实践参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草方格沙障、砾石沙障、尼龙网沙障。
实验变量:
自变量:沙障类型、布置方式(箭头型、田字格、横条形)、风速大小。
因变量:砂砾搬运量、水分涵养效果、经济成本。
实验步骤:
实验一(8月4日):对比三种沙障的搭建维护成本及防风固沙效果。
实验二(8月10日):探究不同布置方式对砾石沙障固沙效益的影响。
实验三(8月15日):模拟不同风速下砂砾搬运效果的差异。
2.2 数据采集与分析
采用控制变量法,记录砂砾吹出量、风速数据及成本核算。
通过图表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量化沙障效果差异。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沙障类型的固沙效益
草方格沙障:防风效果最佳(风速降低40%),涵养水源能力突出,但材料成本较高。
砾石沙障:经济性最优(成本仅为草方格的60%),但防风效果次于草方格。
尼龙网沙障:防风效果接近草方格,但耐久性差,易受紫外线老化影响。
3.2 砾石沙障布置方式的优化
田字格型布置的防风效果显著优于箭头型与横条形,砂砾固定率提高25%(图1)。
3.3 风速对砂砾搬运的影响
风速超过10m/s时,砂砾搬运量呈指数增长,表明低风速环境下沙障效益更显著。
4. 结论
草方格沙障综合效益最高,建议在生态脆弱区优先采用。
砾石沙障经济性强,适用于资金有限的治沙工程。
沙漠化治理需结合工程与生物措施,减少人为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研究意义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实践验证了沙障选择的科学依据,为中学生参与社会问题解决提供了范例。未来可拓展至长期监测沙障耐久性及生物治沙协同效应,进一步优化治沙策略。
参考文献
《近35a来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趋势的遥感分析》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检测数据图》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2017-2018学年)
- 附件【2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表(1).doc】
- 附件【1-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docx】
- 附件【3活动记录表(1).doc】
- 附件【4成果报告(1)(1).doc】
- 附件【2024徐州一中-沙漠化-汇报ppt-02组.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