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的光色复配及发光性能探究
1. 课题背景
1.1中科院微型实验室“科探方舟”
“科探方舟”(课题研究项目),是徐州一中与中科院合作,中科院京区科协牵头设计的品牌科学产品。“科探方舟”以探究性科学实验装置为支柱,在专业探究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小课题研究”,帮助同学们涵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科探方舟"是一个探究性的教学集成包,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实验室,其中包含了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等十个不同方向的课题,分别涉及水质差异与硬水软化、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桥梁承载能力、住宅日照间距、种子催芽剂、风力发电等,都是基于当下、基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基于同学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真问题,课题具有前瞻性和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此提高科学素养。高中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而小课题研究又是一项缜密的科学实验活动,应该让同学们从高中开始,就养成像科学家一样思维的习惯。通过自主学习、动手实验、成果汇报和答辩的形式,达到开阔视野、启迪灵感、增强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科学素养,为将来成为未来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1.2课题简介
LED的光色复配及发光性能是LED照明技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LED的发光原理是利用PN结中载流子复合产生过剩能量并转化为光能。通过调整LED芯片材料、掺杂浓度、荧光粉种类及其配比,可以实现不同颜色和光效的LED光源。然而,LED的光色一致性和发光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芯片材料、封装工艺、环境温度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LED照明产品的品质和应用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探究LED灯产生白色光色光源的机制及发光的性能,了解LED灯与其他电学器件间的差异、LED灯的节能潜力,并掌握LED灯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特征。上述研究有利于丰富物理中光学的知识,提升个人科学素养,并对LED照明巨大前景和广阔的应用领域充满了信心。
2. 课题报告
LED灯的光色复配及发光性能探究
学生姓名:卜墨凡、李禹成、王腾岳、徐伯光
指导教师: 张灵宫
【摘要】探究了LED灯产生白色光色光源的机制及发光的性能,讨论了LED灯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红、绿、蓝三色LED灯及三色荧光粉组合形成不同光色,实验对比白炽灯与各色LED灯的功率,光效,光通量等发光性能,讨论了LED灯的节能潜力,并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不同色光LED灯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绿、蓝三色组合的任意LED灯和荧光粉均能产生白光,其中红、绿、蓝三色组合的LED灯效果最好。2)LED灯与其他电学器件不同,在电压方向不同时伏安特性曲线也不同,而且变化是非线性的。3)一般情况下,相同规格的LED灯和白炽灯,在相同条件下LED灯光亮度更高,而且功率更大。也就是说,LED灯对比白炽灯节能潜力更大。4)对于绿豆芽生长,红色LED灯效果最好,绿色效果最差。上述研究结果发现LED灯相比白炽灯具有更加优良的发光性能和更加巨大的节能潜力,在未来LED灯照明的研究会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LED灯;光色复配;发光性能;节能潜力;植物生长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照明领域的技术革新显得尤为重要。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光源,以其高效节能、长寿命、安全稳定、智能可控等特点,逐渐成为照明技术革新的重要方向。LED灯不仅显著提升了照明效率,还有效降低了能耗,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LED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其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LED照明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室内外不同场所、不同领域,如智慧照明、农业照明、健康医疗照明、可见光通信等。
LED的光色复配及发光性能是LED照明技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LED的发光原理是利用PN结中载流子复合产生过剩能量并转化为光能。通过调整LED芯片材料、掺杂浓度、荧光粉种类及其配比,可以实现不同颜色和光效的LED光源。然而,LED的光色一致性和发光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芯片材料、封装工艺、环境温度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LED照明产品的品质和应用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探究LED灯产生白色光色光源的机制及发光的性能,了解LED灯与其他电学器件间的差异、LED灯的节能潜力,并掌握LED灯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特征。上述研究有利于丰富物理中光学的知识,提升个人科学素养,并对LED照明巨大前景和广阔的应用领域充满了信心。
二、实验材料
本文主要进行4项实验,实验一探究LED灯产生白色光源的机制,实验二探究LED灯与其他电学器件间的差异,实验三探究LED灯的节能潜力,实验四主要探究LED灯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相关材料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主要材料列表
序号 |
实验材料名称 |
数量 |
单位 |
1 |
导线 |
10 |
个(ge) |
2 |
卡纸 |
1 |
个(ge) |
3 |
剪刀 |
1 |
个(ge) |
4 |
透明宽胶带 |
1 |
个(ge) |
5 |
小镊子长7.7cm |
1 |
个(ge) |
6 |
电池盒 |
3 |
个(ge) |
7 |
电池 |
6 |
个(ge) |
8 |
滑动变阻器 |
1 |
个(ge) |
9 |
荧光粉(黄色) |
1 |
克(g) |
10 |
荧光粉(红色) |
1 |
克(g) |
11 |
荧光粉(绿色) |
1 |
克(g) |
12 |
反光杯 |
1 |
个(ge) |
13 |
RGB三色LED灯 |
1 |
个(ge) |
14 |
金属膜电阻 |
3 |
个(ge) |
15 |
迷你面包板 |
1 |
个(ge) |
16 |
1w绿光LED带铝基板带线 |
1 |
个(ge) |
17 |
1w红光LED带铝基板带线 |
1 |
个(ge) |
18 |
1w蓝光LED带铝基板带线 |
1 |
个(ge) |
19 |
5w白光LED |
1 |
个(ge) |
20 |
两脚卤素灯 |
1 |
个(ge) |
21 |
电压表 |
1 |
个(ge) |
22 |
电流表 |
1 |
个(ge) |
23 |
鳄鱼夹导线 |
2 |
个(ge) |
24 |
光照度计 |
1 |
个(ge) |
25 |
游标卡尺 |
1 |
个(ge) |
三、研究过程
1. 实验一:探究LED灯产生白色光源的机制
1.1连接并改进电路
在相同亮度的各种光中,蓝光的波长相对较短,能量高于绿光和红光。所以单位时间每一条支路消耗相同的电能,发出的红光最亮,绿光次之,蓝光最暗,由此在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时,红光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重干扰了实验的进行,为此我们重新设计了电路,尽量增加红色LED支路上的电阻从而降低红色LED的亮度。采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设计电路图
1.2 混合不同的等亮度的色光和荧光粉
图2 混合不同的等亮度的色光和荧光粉
2. 实验二:探究LED灯与其他电学器件间的差异
2.1 连接电路并分析
经过分析,采用分压式电路测量范围更广(如图3所示)。
图3分压式电路设计图
2.2 将不同发光元器件进行正反接
分别正反接红绿蓝LED灯和卤素灯,观察是否发光并记录相关电学数据。
2.3 移动滑动变阻器以改变发光元器件两端的电压
3. 实验三:探究LED灯的节能潜力
3.1 连接电路
通过讨论,使用限流式电路比使用限压式电路更加节省能源(如图4所示),避免浪费。
图4 限流式电路设计图
3.2 测定光照度
根据实验方法,先区别了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 光通量(Lm)=光照度(Lux)×受照面积(m2)
2. 光通量(Lm)=光效(Lm/W)×功率(W)
3. 功率(W)=电压(U)×电流(I)
4. 面积计算公式如下:A=πr2
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光照度计的受照面积,测量过程如图5所示。通过测量数据采用上述公式进行光照度的计算。
图5 光照度及受照面积的测量过程
4. 实验四:探究LED灯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1 放置植物
将所有植物放在阳台上,间隔0.5米。
4.2 布线
用4.5伏电源串联LED灯,放在对应植物上方0.1米处,持续照射。
4.3 等待并定期观察
每隔24小时观察生长变化,并更换电源保证电压恒定,记录数据。不同光照条件下豆芽的生长状况如图6所示。
绿光 红光
蓝光 紫光
黄光 靛光
对照组
图6 不同光照条件下豆芽的生长状况
四、结果与分析
1. 探究LED灯产生白色光源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LED灯产生白色光源的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LED灯组合方式
通过图7可知:不同LED灯组合方式中,能产生白色光的是红绿蓝光,LED灯组合产生的光,中间和边缘的光色分布不均匀;不同LED灯和荧光粉的组合中,能发出白色光的是蓝光和黄色荧光粉,不同LED灯和荧光粉组合产生的光,中间和边缘的光色分布均匀。因此,为了保证照明的均匀,LED照明一般使用蓝色led与黄色荧光粉,这正好符合现实中led照明的发展。
2. LED灯与其他电学器件间的差异实验结果与分析
LED灯与其他电学器件间的差异实验结果如图8-10所示。
图8 LED器件伏安曲线正接测定实验表
图9卤素灯伏安曲线测定实验记录表
图10定值电阻伏安曲线测定实验记录表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表明,LED灯反接时不发光,在超过击穿电压后会有极其微小的电流。LED灯在正接时超过阈值电压后,发光电流指数级增长。卤素灯正分接均发光,电压与电流成非线性变化,定值电阻正反接均有电流,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 LED灯的节能潜力实验结果与分析
LED灯的节能潜力实验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 不同条件下LED灯各色灯光光效
通过分析可知,在各灯泡中,光效从大到小排序为:蓝色>白色>绿色>红色,其中蓝色光效为573.8,约为绿光LED的1.5倍约为红光LED的2.5倍。所以最适合制作为白色LED的是蓝色LED,而这与实际相符。白色LED和蓝色LED相比,功率相同,蓝色LED的光效大于白色LED,大概是因为蓝光照射到黄色荧光粉上时,会损失一部分光能。此外,随着电流的增加,不同发光器件的光效都在减小,可能是因为由于电流变大,转换成的热能更多。
探究LED灯补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2 不同颜色的光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用不同颜色LED光照射绿豆幼苗15天后,红光照射对于绿豆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相对地,作为红色的补色,绿色的LED光无法帮助绿豆幼苗合成淀粉(这一点由碘液不变色看出)。此结论对LED辅助农业的前景有所启发,即在一些农作物的种植大棚中,可以适当地补充红光来提升农作物产量。
在查找资料后,我们又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所有的“喜爱”红光而“讨厌”绿光的植物,都是绿色或绿色系的。我们进行了讨论,得出原因是:这些植物无法吸收绿光进行光合作用,便将绿光反射回来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看到了它们是绿色的。
五、结论
1. 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各色LED灯及其他灯光,设置了4组不同的实验。
2. 为了保证照明的均匀,LED照明一般使用蓝色LED与黄色荧光粉。了解光的三原色及蓝色激发黄色荧光粉而发出白光,以及两种发光方式的优劣。
3. LED灯反接时不发光,正接时超过阈值电压后发光电流指数级增长;卤素灯正分接均发光,电压与电流成非线性变化;定值电阻正反接均有电流,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4. 在各灯泡中,光效从大到小排序为:蓝色>白色>绿色>红色,且随着电流的增加,不同发光器件的光效都在减小。通过对比发现LED较卤素灯更加节能。
5. 在用不同颜色LED光照射绿豆幼苗15天后,红光照射对于绿豆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了解某种特定光线对植物生长有积极作用,为促进粮食增产和太空育种提供理论知识。
如今已经步入一个“万物皆可现实”的年代,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腾飞,LED的用途将会更加丰富、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经过我们的探究,LED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节能、延长使用年限这些特点外,产品性能上会一直优化高对比度和刷新率。我们相信LED产品的应用场景将变得更广,LED行业未来的前景一片光明,值得大家的期待。
六、参考文献
[1]胡建人,秦会斌,王卉,等.我国LED照明工程技术与发展策略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7,(S1):196-199.DOI:10.19650/j.cnki.cjsi.2007.s1.055.
[2]杨荣超,丁小明,齐飞.LED灯在植物研究上的现状和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6):17-20.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5.26.141.
[3]于娜,丁伟智.LED光源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及节能分析[J].照明工程学报,2016,27(01):32-37.
[4]曲溪,叶方铭,宋杰琼,等.LED灯在植物补光领域的效用探究[J].灯与照明,2008,(02):41-45.
[5]吴家森,胡君艳,周启忠,等.LED灯补光对萝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10):30-33.
[6]金尚忠,张在宣,郭志军,等.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J].发光学报,2002,(04):399-402.
[7]曹振华.LED显示屏组装与调试全攻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07.299.
[8]郭安福,郭宏亮,陈林林,等.电子与控制实验[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08.167.
[9]李星灿,鹿莉莉,邵晨阳,等.照明与显示用绿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液晶与显示,2023,38(02):160-180.
[10]赵小强,李晶,王彦本.物联网系统设计及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09.353.
[11]贺曰林,杨华章,陈光彩,等.LED补光在日光温室草莓和蔬菜栽培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22):45-47.
附录
王腾岳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光照度计的受照面积
卜墨凡使用光照度计近距离测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