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社团活动

《百家讲坛》第三册序

[日期:2015-03-20] 来源: 作者: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徐州一中百家讲坛撷萃》序

有一种梦想,可以遥望千山外的万里星空,在海天的尽头规划出新的版图;

有一种执着,可以纵横千年的礼祀,一气挥就出酣畅淋漓的文字;

有一种气节,是在混乱时代思想的秉持,是在浮躁心中理性的坚守……

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胜过所有的武力,推动一个个时代的毁灭与革新,推动历史的奔流与兴替。她,就是文章的精魂……

我们知道,所有的真理都应是常识,历代英雄的败绩往往是常识的缺失;我们知道,文化与思想时代的到来,畅谈生命与智慧是我们的共识;我们也希望,每个青春的笔端,都愿将千年的风霜饮尽,将知识的神韵融入奔流不息的血脉……

在这里,可以追溯着古诗之源,在浓缩了遥远的朝代中浅吟低唱,品味诗词的感动与召唤;在这里,从大唐名将的铿锵铁甲背后,将鲜活的历史在墨香古卷中沉淀,感受古老文明中澎湃的热血;在这里,从鲁迅到虚无主义,理性地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文化的方向;在这里,也有从一维到十维,解密维度的概念,探讨着宇宙的奥秘……

百家讲坛,百家之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讲者显其才,听着足娱耳。少年才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或现代文明的风韵,或古典文化的魅力,披文入境,指点春秋。然而,其中令我们耳目一新,沉浸期间的,又是些什么呢?

“文章合为时而著。”纸上一字一段的纷纭,彰显着作者的思想;笔间一句一续的顿挫,昭示着社会之精神。然而,自仓颉造字至于今,其文章不可胜计,然可称经典者,却屈指寥寥。何也?只因作品所蕴含当世精神的缺失。回顾经典,哪一本不是历经千年淘洗,思想历久弥芳?百家讲坛亦如此。评判一文章之优劣,非以其文采,而是其思想;评判一讲座之得失,非以其言辞,而是其价值。文采,饰也;言辞,铺也。华辞丽句,高谈阔论,只是帮助思想表达的副翼。正如论人之能,当重其德而非衣裳,而文章何有重文藻而轻思想之说?故讲坛更注重其价值与思想意义。无论是寻章摘句,引古论今;还是探求真理,解密奇巧,纵横捭阖间,都不脱离一“道”——当世之精神,即古圣人所倡导的社会思想体系。“文以载道”文与道本是合一。文若偏离了道,只是辞藻的排列游戏;道若偏离了文,则道就是思维中一个短暂的瞬间而已。

而“道”究竟是什么?我认为,道的核心便是“仁”。“何谓‘仁’?曰:博爱为‘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圣人为推行“义”,便创设出“礼”和“教”。 “礼”和“教”的不足,便又依照“义”而出现“法”与“德”。 “礼”是用来指导与规范人的行为;“教”是使人思想得以教化;“法”是用以惩治无视道德体系存在之人;“德”是用以弥补教化感化人性良知。而“教”的表现形式多样,著书立说,演讲布道皆可,一中百家讲坛等便是其中文“教”之一。

读文致其精,品文观其神。一中百家讲坛以“道”来宣扬传统文化,传播人文思想。于国,为民本仁政之精神;于社会,为尚贤举能,重义轻利之正能量;于人,当为“孝信廉俭”之德。“道”之确立,守节、修身、正直、勇气、智慧等皆可得。如若诸多院校都有此平台,以济世爱国、克已复礼、通达权变、求真创新为目标,则百家之言由此而兴,人心向德,会有更多的学生思想得以丰盈,气质得以濡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指日可待了吧!

徐州一中百家讲坛自创而至于斯,已历数个春秋。展卷阅读,书香四溢,或灵性深邃,或内敛传神,有些稚嫩,有些狂简,但更多的是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其丰富内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登上这个舞台,展现风采。这个平台,如山一般绵长,雄厚深刻,传播思想;又如酒一般醇厚,由简单到丰富,将文化与时代交融。齐设稷下学宫,人才荟萃,“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宋有白鹿洞之辩,社会求学尚德之风兴焉。“一花一世界”,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将追求梦想的焦渴情感,注入到睿智的文字里,在襟抱与修养的熏染下,让更多人感受“文教”之说,从而变得深厚而有底蕴。

学而知书、知识、知史、知事,更应当传理、载道、明志、化人。这也是恩师张颖震嘱托我作序之目的吧!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世界与思想,为自己,也为他人。(张逸轩/文)

上一条:社团联合会举行“课堂教育改革”讨论会
下一条:文学院、科学院第二期院士申请通知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社团活动 >> 正文
社团活动

《百家讲坛》第三册序

2015年03月20日 00:00  点击:[]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徐州一中百家讲坛撷萃》序

有一种梦想,可以遥望千山外的万里星空,在海天的尽头规划出新的版图;

有一种执着,可以纵横千年的礼祀,一气挥就出酣畅淋漓的文字;

有一种气节,是在混乱时代思想的秉持,是在浮躁心中理性的坚守……

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胜过所有的武力,推动一个个时代的毁灭与革新,推动历史的奔流与兴替。她,就是文章的精魂……

我们知道,所有的真理都应是常识,历代英雄的败绩往往是常识的缺失;我们知道,文化与思想时代的到来,畅谈生命与智慧是我们的共识;我们也希望,每个青春的笔端,都愿将千年的风霜饮尽,将知识的神韵融入奔流不息的血脉……

在这里,可以追溯着古诗之源,在浓缩了遥远的朝代中浅吟低唱,品味诗词的感动与召唤;在这里,从大唐名将的铿锵铁甲背后,将鲜活的历史在墨香古卷中沉淀,感受古老文明中澎湃的热血;在这里,从鲁迅到虚无主义,理性地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文化的方向;在这里,也有从一维到十维,解密维度的概念,探讨着宇宙的奥秘……

百家讲坛,百家之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讲者显其才,听着足娱耳。少年才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或现代文明的风韵,或古典文化的魅力,披文入境,指点春秋。然而,其中令我们耳目一新,沉浸期间的,又是些什么呢?

“文章合为时而著。”纸上一字一段的纷纭,彰显着作者的思想;笔间一句一续的顿挫,昭示着社会之精神。然而,自仓颉造字至于今,其文章不可胜计,然可称经典者,却屈指寥寥。何也?只因作品所蕴含当世精神的缺失。回顾经典,哪一本不是历经千年淘洗,思想历久弥芳?百家讲坛亦如此。评判一文章之优劣,非以其文采,而是其思想;评判一讲座之得失,非以其言辞,而是其价值。文采,饰也;言辞,铺也。华辞丽句,高谈阔论,只是帮助思想表达的副翼。正如论人之能,当重其德而非衣裳,而文章何有重文藻而轻思想之说?故讲坛更注重其价值与思想意义。无论是寻章摘句,引古论今;还是探求真理,解密奇巧,纵横捭阖间,都不脱离一“道”——当世之精神,即古圣人所倡导的社会思想体系。“文以载道”文与道本是合一。文若偏离了道,只是辞藻的排列游戏;道若偏离了文,则道就是思维中一个短暂的瞬间而已。

而“道”究竟是什么?我认为,道的核心便是“仁”。“何谓‘仁’?曰:博爱为‘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圣人为推行“义”,便创设出“礼”和“教”。 “礼”和“教”的不足,便又依照“义”而出现“法”与“德”。 “礼”是用来指导与规范人的行为;“教”是使人思想得以教化;“法”是用以惩治无视道德体系存在之人;“德”是用以弥补教化感化人性良知。而“教”的表现形式多样,著书立说,演讲布道皆可,一中百家讲坛等便是其中文“教”之一。

读文致其精,品文观其神。一中百家讲坛以“道”来宣扬传统文化,传播人文思想。于国,为民本仁政之精神;于社会,为尚贤举能,重义轻利之正能量;于人,当为“孝信廉俭”之德。“道”之确立,守节、修身、正直、勇气、智慧等皆可得。如若诸多院校都有此平台,以济世爱国、克已复礼、通达权变、求真创新为目标,则百家之言由此而兴,人心向德,会有更多的学生思想得以丰盈,气质得以濡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指日可待了吧!

徐州一中百家讲坛自创而至于斯,已历数个春秋。展卷阅读,书香四溢,或灵性深邃,或内敛传神,有些稚嫩,有些狂简,但更多的是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其丰富内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登上这个舞台,展现风采。这个平台,如山一般绵长,雄厚深刻,传播思想;又如酒一般醇厚,由简单到丰富,将文化与时代交融。齐设稷下学宫,人才荟萃,“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宋有白鹿洞之辩,社会求学尚德之风兴焉。“一花一世界”,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将追求梦想的焦渴情感,注入到睿智的文字里,在襟抱与修养的熏染下,让更多人感受“文教”之说,从而变得深厚而有底蕴。

学而知书、知识、知史、知事,更应当传理、载道、明志、化人。这也是恩师张颖震嘱托我作序之目的吧!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世界与思想,为自己,也为他人。(张逸轩/文)

上一条:社团联合会举行“课堂教育改革”讨论会 下一条:文学院、科学院第二期院士申请通知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