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社团活动

达人空间——赵子煜同学美文作品选

[日期:2013-11-27] 来源: 作者:

同学介绍:盛铀钧:为人也凡,语不惊人死不休,处事也淡,心存广宇壮山河。敛则雪满山中高士卧,锋则风流犹拍古人肩。文之约,喻之微,思之深,唯叹服击节耳!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来自高三(10)班。个人觉得这几篇文章还是太长,再简洁点就好了。我会继续努力!疯言疯语,万望海涵!

长明灯

有些人生来就长着一张忧愁的脸,纤细的眼脸承受不住眉头舒展的重量。即便是在笑,也像含了一颗苦涩的橄榄。

如果你是个远客,你会发现这真是一块福地,山灵水秀,青葱的山像玉一样温润,若即若离地揽着城市;亮丽但不晃人眼的水不紧不慢地穿街过巷,水路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真正美丽的地方让游子思念家乡,让侠士渴望远游,似乎整个世界就是从这个小镇辐射开来的。

这里没有贫穷,没有富裕,在朗朗书声之中,在卖花声中,甚至在扫帚上的麦秸擦过地面的轻轻呻吟中,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地找到自己所属的美的姿态。温情的阳光下,所有人的嘴里都像含了一口清凉的山泉,干净的甜味一直漫到心里,又浮上嘴角,又散到空气中。这里没有忧愁,只有满足。

夜晚更美啊!并不高的山顶上立着一座七十二层的景观塔楼,四四方方的大黑玄武岩基座足足高出地面两丈。八角的玲珑塔上张灯结彩,锭金一样,桃花一样,春水一样的灯光把琉璃瓦映得如梦似幻。最绝的是,从塔顶上向八方各牵了一股细细的白铁钢缆,按山的走势,直达山脚下的八根石桥墩子,每根缆绳上都浮着化了红妆的孔明灯,再黑的夜,也能映出几棵柏树的剪影,照出墨玉一样的颜色。

白茫茫的水里浮着星子、月光、灯影。小楼一样的船上灯火辉煌,丝竹声悠悠扬扬,笛子点破薄薄的水汽,箫声却早就氤氲在了寒气里。岸上、船上、山上,人海涌动,啜泣着繁华的甘醴,在一片片令人陶醉的柔光里发现黎明。夜晚如白日一样平等与幸福。

有的人天生长着一副贪婪的嘴脸,一双鼓鼓胀胀的眼睛总在四下窥探,牙齿一直在不耐烦地磨着,像是什么吃进去或要吐出来的东西都该被他磨碎吞了。

这里的人向来宽容而睿智。所不能理解的只有忧愁与贪婪。对于这样的人,人们只能报以疑惑而怜悯的目光,并且齐心协力地要把他们引上正轨。女孩子们喊忧郁的小妹妹踢毽子,把最大的友善倾注到她身上,像是八颗默契的幻星环绕孤独的太阳;尊长们教时时都咬牙切齿,带着一身戾气的男孩子种花种草,当人们欣赏纤细坚韧的绿萝时,他却想着一棵巨大的榕树,挣裂花瓶,把无数条气根直直插进大地的心脏。

这里的人一生清醒,不曾有过睡眠。在夜凉如水、月冷星寒的孤寂的漆黑的夜,再明智的人也会生出无理的孤独、奇怪的渴望、过分的愁苦、可怕的空虚。在这里,睡眠不是休息,而是停滞、障碍、倒退,只有在醒时,思维和逻辑都锋利的时候,人的情感才能与环境做出相匹配的抉择。

有的人天生长着一副疲倦的面孔。空空洞洞的眼神与阳光、大地、小溪激不起一丝共鸣。就算是眼睛突然亮起来,那也是偏激的光、占有的光,像是想把看到的一切都打成原本的尘埃。

有的人就是这样,在快乐中思考悲伤,在悲伤中寻找欢乐;在幸福与安逸中希求苦难,在饥饿与战乱中呼吁太平;在寂寞时渴望友情,在爱情中怀念孤独;在高贵的情操中反思丑陋,在卑鄙的行径中又发现善良------

人就是这样,在沙漠中挖掘水源,在海洋中渴盼陆地;在睡眠中期待黎明,在曙光中眷恋黑夜;在谎言中锤炼真理,又在真理中包饰谎言------

游子思念家乡,士人渴望远游;帝王追求平淡,庶民呼唤荣耀;强国眷念森林,弱国向往钢铁;革命描绘和平,治世传唱战争------

据说,不夜之城的黑玄武岩下,有一盏长明灯,那里是先哲圣人与祖先们的坟墓。在很早的时候,孔明灯刚燃起的时候,在月影灯影交融得水乳不分时,在山坳中透出一丝白亮光线时,灯光像荣光一样渐渐黯淡,丝竹的尾音正好在空气中无影无踪,人们会向着墨玉山上的玄武岩肃立,向睡梦一样回想着过去的一天。但随日光一天天地温情起来,黎明的仪式也消止了。因为在那一瞬间,浓郁的繁华与快乐都不再流动,随之而来的忧愁与疲倦在寂静中萌芽。此时一个人所承受的,不是一个人一秒钟的,而是上千万人的、几千年的、无理的苛求与矛盾。因此,随着文明的曙光一点点侵蚀荒蛮的夜,最后一丝防线也随之而破了。从此,白日黑夜,灿烂千阳。

钟灵毓秀之地多出名士。有些人天生就想着长明灯的事。有些河流看起来在流动,却终止步于海;有些山峰看起来在沉睡,却在向天空生长。长明灯像一颗忧愁的、赤红色的榕树种子,腾腾的热气顶起一山漂浮的孔明灯。

有的地方千年像一个白天,有的人一个黑夜像激荡了千年。长明灯,不过是被误解并忘却了的,矛盾的运动。

阁楼

阁楼中住过许多伟大的音乐家、文学家、哲学家、画家。许多名画、巨著、指导世界的理论也从这里诞生。阁楼与地下室,本来就是清贫的伟人唯一能住得起的地方,而且,与平地上的人还有一层淡淡的疏离感。

几百年后,人们会如何评价我们的时代?余秋雨与易中天的口水战是名士间的交锋还是小丑的吵闹?非诚勿扰节目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历史名字?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又会获得怎样的评价或是根本没人记得?或者说有多少藏在阁楼中的人被我们忽略着甚或嘲笑着?

魏晋的名士们看不清自己的风骨与风度,莎士比亚也不会晓得自己的空前绝后。与梵高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是可悲的,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家就在身边,他们却错过了那么多好东西。

那么,我们的现在呢?会被记住什么?被忘却什么?来人读我们现在的只言片语,会是我们看历史书一样的新奇的目光吧?或者,只是两个字“无语”。

仔细阅读一个人的一生尚且需要一生的时间,何况那么一大群人的一生。

但活在当下的并不觉得自己可悲。当下自有当下的乐趣,只有来人才会为前人悲叹,当下的人总对未来的人报之以或多或少的漠然。纵然思接千载,落脚点还是在当下啊。

但是总有一些人,这些人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即使不会不为当下所不容,但多少也会受到指摘。蹲踞在阁楼里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是伟大的艺术家的又有多少呢?总有一些人,也怀着同样的激情与梦想,有着自己的追求,完善着自己的理论,也给友人写信诉说爱情与痛苦,但他们在当时默默无闻,在今后也将默默无闻下去。他们对于社会的价值,比不上一个清洁工、一个小职员,他们甚至于被称作毒瘤、混混,永远受着现世的痛骂,未来的遗忘。

实现个人价值有时是与为社会奉献价值是不对等的,谁又有权利选择一者放弃另一者呢?

只有极自信的人才会相信未来。尼采说:“我是未来的哲学家”。但同样这样宣称却至今无闻的呢?

有时,立志为社会发一份强光的反而被当作负担,而只想安心过日子,精打细算自己生活的反倒多多少少出了一份力。

这只能是因为,社会只是当代多数人的社会。总有一些人属于过去,属于未来。有的人生来就极温婉含蓄;有的人生来就细腻忧愁;有的人生来就不负责任,狂放的如一阵风------性格有许多种美,除了极端的猥琐都美。极端的猥琐是扭曲的、功利的发展。自然的生成总是美的,甚或缺点也能成其美丽。但是,在当下,却总是只有一种性格是美且实用的。

活泼热烈如我在古时是轻慢的,但在现在是可爱的;温婉哀怨如你在古时是端庄的,但在现在是不起眼的;飞扬凌厉如他,也许在未来是有魅力的,如今却是刻薄的。

如同主流价值观一样,也有主流性格。与之大不符的人会遭非议或会被遗忘。

但换个时空,一切都不同了。

你也许会说,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什么样性格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啊。

公正是平等最大的敌人。

公正只能言在当下,与社会需求契合愈紧密的愈能登上顶峰。

平等是指社会给各种性格、各种理念的人提供均等的发展空间,是一种“人”的美。

因此,在平地上的人,也该看着阁楼,那里不仅是少数人的住地,或多或少,也有着我们的一部分在其中。

预言家们

一只黄蜂在十一月耀目的阳光下冥想。

透明的双翅纹饰着精美的脉络,两只上吊的大眼睛像石榴子石一样暗暗闪耀着,如同光学玻璃与水晶体一般精密地切割阳光。

骨质的上身与肥硕的下身布满危险的黄黑条纹,遍身细小的金色绒毛有节奏地颤动,一双并不柔软的触须上下交替着缓慢转动。我知道,它在感知空气中微妙的气流、气旋、尘埃的运行、水分的聚散。

一旦静态的平衡被打破,它将迎着上升的一方倏忽起飞,同时宣告一场季风的到来。

“蝴蝶效应”的震撼之处在于它点破所有预言的秘密。

无风的日子,我通过一只黄蜂的沉思描画气流的运行与变化;阳光密布的天空下,我循着一只潮虫的足迹发现阳光的边界;静谧的夜晚一只蝙蝠的痛苦折射声波的暗流;朗朗的晴天一群蜻蜓的疲惫预示水分的重量------

鸽群环绕天空画出优美的圆周;回流的鲑鱼与极强的水势构成两股反向而行、不相上下的劲流;康多兀鹫乘着安第斯山脉的上升气流冲上五千米的高空;海面上的鲨鳍优雅地迂回,不引起任何水流的波动------

自然界按自身固有的逻辑运行,并决定人的思维。飞鸟虫鱼于迟钝的双足动物是最初的放大器。当大地上第一次有了能自主决定行走方向的生命后,大地有了不同。色光、气流、水波经由眼睛的切割、翅膀的骑乘、鳍叶的推搡后也带上了生命的意志。如同从水底向上观望,坚硬的岩石也开始有节奏地波动。于是风雨雷电不再是任起任灭的混沌的产物,而是可以揣度并预知的神的意志。

有些声音无法触及耳膜,有些温度无法警觉皮肤。同样,他人的情感、思想、民众的意愿走向也不是直击我们的大脑。

小到个人察言观色是一个人开阔头脑与心胸必要的能力。眼角与嘴角聚集人类所有情感的重量。甚至两处细微的变化,也能左右情感的发展。蒙娜丽莎的全部秘密就在细处的光晕本身不过是涂满彩色化学物质的白纸,却有着宇宙般的纵深。其实,只是无数观者的内心投射与长久的历史沉淀汇聚在了一起。

语言用来欺骗而肢体却昭示真相。灵巧的关节与错综的神经是潜意识的代言人,刻意雕饰的智慧远不及人本身所固有的奥秘。晏子不死君难,对“死”“亡”“归”三问鞭辟入里,门启,枕股而哭,三踊而出。

真名士洞悉人心,用行为绘制一张人生的晴雨表。选择朋友,预测结局,在由自己注定的天数中甄选死亡的方式。

大至国家,巫医下祝通过星辰的排列趋福避祸,洞悉国家的兴亡祚劫。南斗司生,北斗司死;将星东照,文曲西临;罗睺食日,月满则亏;动如参商,静若大熊。天干地支十八星宿排列在交错重叠的圆圈中,隐秘预示一方土地的命运与荣耀。谪仙一样的术士只留下神奇的传说,星辰的周复让历史的进程变成向结果进发的开始。在百无聊赖的循环中术士们何其痛苦。泄天机,遭天谴,古老的说法不无道理。

贤良忠臣造出一个左右历史发展的词“势”。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聪明如蔺相如,不可能不明天下之势,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为将终的国史写下尊严的一笔。但秘密提线的只有“成败”二字。和氏玉璧、瑟音缻声终将在横尸的战场被彻底遗忘。仓廪的虚实、铁器的多寡注定一切。人的双手与头脑预示国的运势,但士大夫们在不能说出的绝望中用眼角与嘴角纤细的颤动对抗强大的腕力。用“美”做无用的抗争。

这世上大概真有神的意志吧?落脚在前所未有的存在——生命中。用一只黄蜂的双翅、一条鮣鱼的呼吸、一匹野马的奔跑预示季风、洋流与地壳的变动,宣告秩序的到来、意愿的力量、时间的连贯。而在人身上,诚实与欺骗、顺势与逆流、所得与所失、真理与悖论矛盾到无以复加。像动物一样繁衍生死,像精灵一样渴望永恒与愿望。

现代精密的科学仪器、高深的科学理论、深刻的政治哲学不过是感官的延伸。人的认识、鸟的认识、鱼的认识、岩石的认识、星辰的认识是无数平行的集合。有人说宇宙通过总和无数的认识来认识自己,穷尽自己之时,代表旧秩序的毁灭与新秩序的诞生。

预言家们在大地上行走,在某一时刻,错误的会在过去与未来更换面目并变成正确的。“物质”与“意志”如同天平两端,一旦天平平衡两者混为一体时,未来明晰,预言家们将不复存在。

对决

如果有一场战争,于我们的存在是永恒与宿命的战争,那是——人类与时空的对决。

当我们第一次学会回忆、思念、遥望未来,当我们第一次渴望像豹一样奔跑,像鹰一样飞翔,这场对决开始了。当我们第一次学着在石头上、龟骨上、纸张上记录生命与死亡、屈辱与荣耀时,这场对决开始了。

历史,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武器。

有一种记录的体例叫“纪传体”。这种体例之所以迷人就在于时间、空间都以人为中心放射开来,如同古希腊悲剧中行走于天地间的英雄一样。南征北战的几十年可能如同转眼间的事,而迟暮之时,站在大漠夕阳中一次金红的回望,可能像一辈子那样长。血汗、得失、爱恨,变与不变,全一点一滴还上了。人与命运抑或是说人与时空——像鹰的双翼与上升的气流,回流的鱼与起伏的潮涌,说不清谁起落着谁。

《史记》中《魏其武安侯列传》,写极武安侯田蚡之富,春风得意,权极一时,宗室皇威全不放在眼中。种种宫廷斗争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而转眼之间,万千繁华土崩瓦解。似乎从位落到死亡的短短几天,长得过弹指而过万人之上的几十年。盛大的东西不知何时骤然结束,反而显得漫长。《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好赌、好酒、好棋、好剑而技不精。这样的一个人,似乎就该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后孤独地死去。但偏就有人把他举荐给了燕太子丹。易水送别,浪漫的英雄情怀被抒发到极致。这是同一个人吗?这个英雄是从前那个无赖吗?原来,骨子中的东西一点也没有改变。极盛的衰微让人感叹命运无常,极微的盛大又使人敬仰人的力量。

司马迁也许不知道几千年后,奥地利会有位作家叫茨威格,怀着与他一样的痴迷记述人的故事——《人类群星闪耀时》。《一夜天才》中他讲到《马赛曲》的创作。“天才的灵魂降临到这样一个庸俗可怜的人身上。这一夜短得像一瞬间,又长得像几千年、几万年。”鲁热.德.利尔在创作出这首法国国歌后,其庸碌潦倒的后半生,简直轻得短得像一片羽毛。这不能不让人揣测,英雄的灵魂是生来就有的吗?是命运赐予人的吗?什么左右命运,命运又在左右什么?

梁启超说:“人类之历史唯英雄之历史也!无英雄,再无历史。”从某方面讲,不无道理。

写完《史记》便从历史上消失不见的司马迁,饮鸩自杀的茨威格,在打完最后一仗后,不问胜负。我听见胡天大漠中轻轻的叹息:“这个英雄的时代,已无英雄。”

使命

有没有人注意过司马迁的父亲?

如果没有意外,《史记》该是他父亲写成的吧?至少是合著。一样走过大江南北,一样经历过大风大浪,一样的洞察力,一样的热爱。他不会比他差。

司马迁的父亲因未赶上封禅大典,郁郁而终。这看上去不可理喻,但对一个视历史如生命的史官来说,这样的盛会岂可错过?岂能甘心在事后来到香冷人散的泰山脚下,听人描述当时的盛况,心里揣测着,笔下“记录”着?但这一点小小的遗憾,于他却是终生的遗憾。也许他比司马迁更敏感,也许他会给后世留下不一样的《史记》?可历史没有也许。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史官无法记述史官的历史,史官无法安抚苍生万民。这在注重现世与声明的古人眼中,是必不可少却卑贱的职业。

但他说:“典天官事”。从他的一言一行中,传递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有自信,自比于孔子;他有自信,自己的后世也能比于孔子;他有自信,这部史书能比于《春秋》。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他的预言真的都实现了。他是正确的。也许冥冥之中真有一股力量吧,给他以昭示。

使命要传承才显其残酷与美丽。传至司马迁,这项任务最终得以完成。司马迁已不是出于单纯的热爱,还背负着至亲的遗愿、家族的荣誉、深刻的污辱。注定了他的一生在荣辱中徘徊。因此,《史记》所展现给我们的,远比他最初的意愿深刻复杂得多。

我想起天一阁的兴衰,成就了几代人又禁锢了几代人的藏书家训;我想起莫高窟上的壁画,几百年间一代代对佛的痴迷追求;我想起一门门代代相传至今的炉火纯青的工艺——一个人有一千种可能,而使命的传承杀死九百九十九种,只留下最残忍最美丽的一种:你生来如此。

时间的堆砌终会让一种东西达到顶峰,而山峰下无数爱或不爱却同样盈满血泪的石块呢?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上一条:紫翠文学院、毓秀科学院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
下一条:小草文学社校庆专访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社团活动 >> 正文
社团活动

达人空间——赵子煜同学美文作品选

2013年11月27日 00:00  点击:[]

同学介绍:盛铀钧:为人也凡,语不惊人死不休,处事也淡,心存广宇壮山河。敛则雪满山中高士卧,锋则风流犹拍古人肩。文之约,喻之微,思之深,唯叹服击节耳!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来自高三(10)班。个人觉得这几篇文章还是太长,再简洁点就好了。我会继续努力!疯言疯语,万望海涵!

长明灯

有些人生来就长着一张忧愁的脸,纤细的眼脸承受不住眉头舒展的重量。即便是在笑,也像含了一颗苦涩的橄榄。

如果你是个远客,你会发现这真是一块福地,山灵水秀,青葱的山像玉一样温润,若即若离地揽着城市;亮丽但不晃人眼的水不紧不慢地穿街过巷,水路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真正美丽的地方让游子思念家乡,让侠士渴望远游,似乎整个世界就是从这个小镇辐射开来的。

这里没有贫穷,没有富裕,在朗朗书声之中,在卖花声中,甚至在扫帚上的麦秸擦过地面的轻轻呻吟中,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地找到自己所属的美的姿态。温情的阳光下,所有人的嘴里都像含了一口清凉的山泉,干净的甜味一直漫到心里,又浮上嘴角,又散到空气中。这里没有忧愁,只有满足。

夜晚更美啊!并不高的山顶上立着一座七十二层的景观塔楼,四四方方的大黑玄武岩基座足足高出地面两丈。八角的玲珑塔上张灯结彩,锭金一样,桃花一样,春水一样的灯光把琉璃瓦映得如梦似幻。最绝的是,从塔顶上向八方各牵了一股细细的白铁钢缆,按山的走势,直达山脚下的八根石桥墩子,每根缆绳上都浮着化了红妆的孔明灯,再黑的夜,也能映出几棵柏树的剪影,照出墨玉一样的颜色。

白茫茫的水里浮着星子、月光、灯影。小楼一样的船上灯火辉煌,丝竹声悠悠扬扬,笛子点破薄薄的水汽,箫声却早就氤氲在了寒气里。岸上、船上、山上,人海涌动,啜泣着繁华的甘醴,在一片片令人陶醉的柔光里发现黎明。夜晚如白日一样平等与幸福。

有的人天生长着一副贪婪的嘴脸,一双鼓鼓胀胀的眼睛总在四下窥探,牙齿一直在不耐烦地磨着,像是什么吃进去或要吐出来的东西都该被他磨碎吞了。

这里的人向来宽容而睿智。所不能理解的只有忧愁与贪婪。对于这样的人,人们只能报以疑惑而怜悯的目光,并且齐心协力地要把他们引上正轨。女孩子们喊忧郁的小妹妹踢毽子,把最大的友善倾注到她身上,像是八颗默契的幻星环绕孤独的太阳;尊长们教时时都咬牙切齿,带着一身戾气的男孩子种花种草,当人们欣赏纤细坚韧的绿萝时,他却想着一棵巨大的榕树,挣裂花瓶,把无数条气根直直插进大地的心脏。

这里的人一生清醒,不曾有过睡眠。在夜凉如水、月冷星寒的孤寂的漆黑的夜,再明智的人也会生出无理的孤独、奇怪的渴望、过分的愁苦、可怕的空虚。在这里,睡眠不是休息,而是停滞、障碍、倒退,只有在醒时,思维和逻辑都锋利的时候,人的情感才能与环境做出相匹配的抉择。

有的人天生长着一副疲倦的面孔。空空洞洞的眼神与阳光、大地、小溪激不起一丝共鸣。就算是眼睛突然亮起来,那也是偏激的光、占有的光,像是想把看到的一切都打成原本的尘埃。

有的人就是这样,在快乐中思考悲伤,在悲伤中寻找欢乐;在幸福与安逸中希求苦难,在饥饿与战乱中呼吁太平;在寂寞时渴望友情,在爱情中怀念孤独;在高贵的情操中反思丑陋,在卑鄙的行径中又发现善良------

人就是这样,在沙漠中挖掘水源,在海洋中渴盼陆地;在睡眠中期待黎明,在曙光中眷恋黑夜;在谎言中锤炼真理,又在真理中包饰谎言------

游子思念家乡,士人渴望远游;帝王追求平淡,庶民呼唤荣耀;强国眷念森林,弱国向往钢铁;革命描绘和平,治世传唱战争------

据说,不夜之城的黑玄武岩下,有一盏长明灯,那里是先哲圣人与祖先们的坟墓。在很早的时候,孔明灯刚燃起的时候,在月影灯影交融得水乳不分时,在山坳中透出一丝白亮光线时,灯光像荣光一样渐渐黯淡,丝竹的尾音正好在空气中无影无踪,人们会向着墨玉山上的玄武岩肃立,向睡梦一样回想着过去的一天。但随日光一天天地温情起来,黎明的仪式也消止了。因为在那一瞬间,浓郁的繁华与快乐都不再流动,随之而来的忧愁与疲倦在寂静中萌芽。此时一个人所承受的,不是一个人一秒钟的,而是上千万人的、几千年的、无理的苛求与矛盾。因此,随着文明的曙光一点点侵蚀荒蛮的夜,最后一丝防线也随之而破了。从此,白日黑夜,灿烂千阳。

钟灵毓秀之地多出名士。有些人天生就想着长明灯的事。有些河流看起来在流动,却终止步于海;有些山峰看起来在沉睡,却在向天空生长。长明灯像一颗忧愁的、赤红色的榕树种子,腾腾的热气顶起一山漂浮的孔明灯。

有的地方千年像一个白天,有的人一个黑夜像激荡了千年。长明灯,不过是被误解并忘却了的,矛盾的运动。

阁楼

阁楼中住过许多伟大的音乐家、文学家、哲学家、画家。许多名画、巨著、指导世界的理论也从这里诞生。阁楼与地下室,本来就是清贫的伟人唯一能住得起的地方,而且,与平地上的人还有一层淡淡的疏离感。

几百年后,人们会如何评价我们的时代?余秋雨与易中天的口水战是名士间的交锋还是小丑的吵闹?非诚勿扰节目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历史名字?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又会获得怎样的评价或是根本没人记得?或者说有多少藏在阁楼中的人被我们忽略着甚或嘲笑着?

魏晋的名士们看不清自己的风骨与风度,莎士比亚也不会晓得自己的空前绝后。与梵高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是可悲的,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家就在身边,他们却错过了那么多好东西。

那么,我们的现在呢?会被记住什么?被忘却什么?来人读我们现在的只言片语,会是我们看历史书一样的新奇的目光吧?或者,只是两个字“无语”。

仔细阅读一个人的一生尚且需要一生的时间,何况那么一大群人的一生。

但活在当下的并不觉得自己可悲。当下自有当下的乐趣,只有来人才会为前人悲叹,当下的人总对未来的人报之以或多或少的漠然。纵然思接千载,落脚点还是在当下啊。

但是总有一些人,这些人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即使不会不为当下所不容,但多少也会受到指摘。蹲踞在阁楼里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是伟大的艺术家的又有多少呢?总有一些人,也怀着同样的激情与梦想,有着自己的追求,完善着自己的理论,也给友人写信诉说爱情与痛苦,但他们在当时默默无闻,在今后也将默默无闻下去。他们对于社会的价值,比不上一个清洁工、一个小职员,他们甚至于被称作毒瘤、混混,永远受着现世的痛骂,未来的遗忘。

实现个人价值有时是与为社会奉献价值是不对等的,谁又有权利选择一者放弃另一者呢?

只有极自信的人才会相信未来。尼采说:“我是未来的哲学家”。但同样这样宣称却至今无闻的呢?

有时,立志为社会发一份强光的反而被当作负担,而只想安心过日子,精打细算自己生活的反倒多多少少出了一份力。

这只能是因为,社会只是当代多数人的社会。总有一些人属于过去,属于未来。有的人生来就极温婉含蓄;有的人生来就细腻忧愁;有的人生来就不负责任,狂放的如一阵风------性格有许多种美,除了极端的猥琐都美。极端的猥琐是扭曲的、功利的发展。自然的生成总是美的,甚或缺点也能成其美丽。但是,在当下,却总是只有一种性格是美且实用的。

活泼热烈如我在古时是轻慢的,但在现在是可爱的;温婉哀怨如你在古时是端庄的,但在现在是不起眼的;飞扬凌厉如他,也许在未来是有魅力的,如今却是刻薄的。

如同主流价值观一样,也有主流性格。与之大不符的人会遭非议或会被遗忘。

但换个时空,一切都不同了。

你也许会说,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什么样性格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啊。

公正是平等最大的敌人。

公正只能言在当下,与社会需求契合愈紧密的愈能登上顶峰。

平等是指社会给各种性格、各种理念的人提供均等的发展空间,是一种“人”的美。

因此,在平地上的人,也该看着阁楼,那里不仅是少数人的住地,或多或少,也有着我们的一部分在其中。

预言家们

一只黄蜂在十一月耀目的阳光下冥想。

透明的双翅纹饰着精美的脉络,两只上吊的大眼睛像石榴子石一样暗暗闪耀着,如同光学玻璃与水晶体一般精密地切割阳光。

骨质的上身与肥硕的下身布满危险的黄黑条纹,遍身细小的金色绒毛有节奏地颤动,一双并不柔软的触须上下交替着缓慢转动。我知道,它在感知空气中微妙的气流、气旋、尘埃的运行、水分的聚散。

一旦静态的平衡被打破,它将迎着上升的一方倏忽起飞,同时宣告一场季风的到来。

“蝴蝶效应”的震撼之处在于它点破所有预言的秘密。

无风的日子,我通过一只黄蜂的沉思描画气流的运行与变化;阳光密布的天空下,我循着一只潮虫的足迹发现阳光的边界;静谧的夜晚一只蝙蝠的痛苦折射声波的暗流;朗朗的晴天一群蜻蜓的疲惫预示水分的重量------

鸽群环绕天空画出优美的圆周;回流的鲑鱼与极强的水势构成两股反向而行、不相上下的劲流;康多兀鹫乘着安第斯山脉的上升气流冲上五千米的高空;海面上的鲨鳍优雅地迂回,不引起任何水流的波动------

自然界按自身固有的逻辑运行,并决定人的思维。飞鸟虫鱼于迟钝的双足动物是最初的放大器。当大地上第一次有了能自主决定行走方向的生命后,大地有了不同。色光、气流、水波经由眼睛的切割、翅膀的骑乘、鳍叶的推搡后也带上了生命的意志。如同从水底向上观望,坚硬的岩石也开始有节奏地波动。于是风雨雷电不再是任起任灭的混沌的产物,而是可以揣度并预知的神的意志。

有些声音无法触及耳膜,有些温度无法警觉皮肤。同样,他人的情感、思想、民众的意愿走向也不是直击我们的大脑。

小到个人察言观色是一个人开阔头脑与心胸必要的能力。眼角与嘴角聚集人类所有情感的重量。甚至两处细微的变化,也能左右情感的发展。蒙娜丽莎的全部秘密就在细处的光晕本身不过是涂满彩色化学物质的白纸,却有着宇宙般的纵深。其实,只是无数观者的内心投射与长久的历史沉淀汇聚在了一起。

语言用来欺骗而肢体却昭示真相。灵巧的关节与错综的神经是潜意识的代言人,刻意雕饰的智慧远不及人本身所固有的奥秘。晏子不死君难,对“死”“亡”“归”三问鞭辟入里,门启,枕股而哭,三踊而出。

真名士洞悉人心,用行为绘制一张人生的晴雨表。选择朋友,预测结局,在由自己注定的天数中甄选死亡的方式。

大至国家,巫医下祝通过星辰的排列趋福避祸,洞悉国家的兴亡祚劫。南斗司生,北斗司死;将星东照,文曲西临;罗睺食日,月满则亏;动如参商,静若大熊。天干地支十八星宿排列在交错重叠的圆圈中,隐秘预示一方土地的命运与荣耀。谪仙一样的术士只留下神奇的传说,星辰的周复让历史的进程变成向结果进发的开始。在百无聊赖的循环中术士们何其痛苦。泄天机,遭天谴,古老的说法不无道理。

贤良忠臣造出一个左右历史发展的词“势”。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聪明如蔺相如,不可能不明天下之势,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为将终的国史写下尊严的一笔。但秘密提线的只有“成败”二字。和氏玉璧、瑟音缻声终将在横尸的战场被彻底遗忘。仓廪的虚实、铁器的多寡注定一切。人的双手与头脑预示国的运势,但士大夫们在不能说出的绝望中用眼角与嘴角纤细的颤动对抗强大的腕力。用“美”做无用的抗争。

这世上大概真有神的意志吧?落脚在前所未有的存在——生命中。用一只黄蜂的双翅、一条鮣鱼的呼吸、一匹野马的奔跑预示季风、洋流与地壳的变动,宣告秩序的到来、意愿的力量、时间的连贯。而在人身上,诚实与欺骗、顺势与逆流、所得与所失、真理与悖论矛盾到无以复加。像动物一样繁衍生死,像精灵一样渴望永恒与愿望。

现代精密的科学仪器、高深的科学理论、深刻的政治哲学不过是感官的延伸。人的认识、鸟的认识、鱼的认识、岩石的认识、星辰的认识是无数平行的集合。有人说宇宙通过总和无数的认识来认识自己,穷尽自己之时,代表旧秩序的毁灭与新秩序的诞生。

预言家们在大地上行走,在某一时刻,错误的会在过去与未来更换面目并变成正确的。“物质”与“意志”如同天平两端,一旦天平平衡两者混为一体时,未来明晰,预言家们将不复存在。

对决

如果有一场战争,于我们的存在是永恒与宿命的战争,那是——人类与时空的对决。

当我们第一次学会回忆、思念、遥望未来,当我们第一次渴望像豹一样奔跑,像鹰一样飞翔,这场对决开始了。当我们第一次学着在石头上、龟骨上、纸张上记录生命与死亡、屈辱与荣耀时,这场对决开始了。

历史,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武器。

有一种记录的体例叫“纪传体”。这种体例之所以迷人就在于时间、空间都以人为中心放射开来,如同古希腊悲剧中行走于天地间的英雄一样。南征北战的几十年可能如同转眼间的事,而迟暮之时,站在大漠夕阳中一次金红的回望,可能像一辈子那样长。血汗、得失、爱恨,变与不变,全一点一滴还上了。人与命运抑或是说人与时空——像鹰的双翼与上升的气流,回流的鱼与起伏的潮涌,说不清谁起落着谁。

《史记》中《魏其武安侯列传》,写极武安侯田蚡之富,春风得意,权极一时,宗室皇威全不放在眼中。种种宫廷斗争中,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而转眼之间,万千繁华土崩瓦解。似乎从位落到死亡的短短几天,长得过弹指而过万人之上的几十年。盛大的东西不知何时骤然结束,反而显得漫长。《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好赌、好酒、好棋、好剑而技不精。这样的一个人,似乎就该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后孤独地死去。但偏就有人把他举荐给了燕太子丹。易水送别,浪漫的英雄情怀被抒发到极致。这是同一个人吗?这个英雄是从前那个无赖吗?原来,骨子中的东西一点也没有改变。极盛的衰微让人感叹命运无常,极微的盛大又使人敬仰人的力量。

司马迁也许不知道几千年后,奥地利会有位作家叫茨威格,怀着与他一样的痴迷记述人的故事——《人类群星闪耀时》。《一夜天才》中他讲到《马赛曲》的创作。“天才的灵魂降临到这样一个庸俗可怜的人身上。这一夜短得像一瞬间,又长得像几千年、几万年。”鲁热.德.利尔在创作出这首法国国歌后,其庸碌潦倒的后半生,简直轻得短得像一片羽毛。这不能不让人揣测,英雄的灵魂是生来就有的吗?是命运赐予人的吗?什么左右命运,命运又在左右什么?

梁启超说:“人类之历史唯英雄之历史也!无英雄,再无历史。”从某方面讲,不无道理。

写完《史记》便从历史上消失不见的司马迁,饮鸩自杀的茨威格,在打完最后一仗后,不问胜负。我听见胡天大漠中轻轻的叹息:“这个英雄的时代,已无英雄。”

使命

有没有人注意过司马迁的父亲?

如果没有意外,《史记》该是他父亲写成的吧?至少是合著。一样走过大江南北,一样经历过大风大浪,一样的洞察力,一样的热爱。他不会比他差。

司马迁的父亲因未赶上封禅大典,郁郁而终。这看上去不可理喻,但对一个视历史如生命的史官来说,这样的盛会岂可错过?岂能甘心在事后来到香冷人散的泰山脚下,听人描述当时的盛况,心里揣测着,笔下“记录”着?但这一点小小的遗憾,于他却是终生的遗憾。也许他比司马迁更敏感,也许他会给后世留下不一样的《史记》?可历史没有也许。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史官无法记述史官的历史,史官无法安抚苍生万民。这在注重现世与声明的古人眼中,是必不可少却卑贱的职业。

但他说:“典天官事”。从他的一言一行中,传递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有自信,自比于孔子;他有自信,自己的后世也能比于孔子;他有自信,这部史书能比于《春秋》。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他的预言真的都实现了。他是正确的。也许冥冥之中真有一股力量吧,给他以昭示。

使命要传承才显其残酷与美丽。传至司马迁,这项任务最终得以完成。司马迁已不是出于单纯的热爱,还背负着至亲的遗愿、家族的荣誉、深刻的污辱。注定了他的一生在荣辱中徘徊。因此,《史记》所展现给我们的,远比他最初的意愿深刻复杂得多。

我想起天一阁的兴衰,成就了几代人又禁锢了几代人的藏书家训;我想起莫高窟上的壁画,几百年间一代代对佛的痴迷追求;我想起一门门代代相传至今的炉火纯青的工艺——一个人有一千种可能,而使命的传承杀死九百九十九种,只留下最残忍最美丽的一种:你生来如此。

时间的堆砌终会让一种东西达到顶峰,而山峰下无数爱或不爱却同样盈满血泪的石块呢?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上一条:紫翠文学院、毓秀科学院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 下一条:小草文学社校庆专访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