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社团活动

《生命医学社健康手册》

[日期:2013-12-03] 来源: 作者:

高中生饮食探微

人在不同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不完全相同。正在生长发育的高中生,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都在加强,而同化作用加强的程度比异化作用要大,因此体内物质的积累大于消耗,人也就会由小长大。这个时期如果饮食不合理,必然会影响生长发育。

一、合理营养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全身各部们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代谢旺盛,又活泼好动,其活动量高于任何年龄组。这时期也是思维能力最活跃、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其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高中时期的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刻,他们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所以此时的营养状况必须十分重视。在营养供给方面需与青春发育过程的生理需求相适应。这时期如果营养供给不及时或出现营养不良,可能使青春发育期推迟一至二年。另外,有部分高中生在幼儿、儿童时期曾因为营养不良而造成身高、体重、智力等低于标准,到了青春发育期开始只要能抓住良机,给予合理而良好的营养补给,还有可能赶上正常发育的青少年。许多事实表明,营养对青少年不仅在体型、机能方面,而且对智力、情绪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膳食构成

高中生的膳食属于较特殊范围的一种膳食。膳食营养安排应适合于高中生生理、心理的特点。除了保证生长发育特殊需要的营养之外,还必须考虑高中生繁重的学习任务而需要供给的特殊营养素。在膳食质量上比小学生要高些,因此要求食堂管理人员与家长进一步了解营养知识,以利于高中生所摄入的膳食营养全面、合理而平衡。

1、三餐热能分配。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一般上午要上4-5节主课,脑细胞活动相当剧烈,早餐特别重要,质量数量都要有保证。部分青少年因晨起胃口不佳或习惯性早餐摄入热能不足,上午第二节课后必须加一次课间餐(面包、糕点、牛奶、豆浆之类)。要使早餐(包括课间餐在内)的热能摄入量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占35%~40%左右,晚餐占30%~35%,高中男生肌肉细胞高速增长,加以活动量一般大于高中女生,所以热能供应要比女学生多100~300千卡左右。

一日主要食品,主食400~600克(16岁以上按600克)。以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米、面、薯类、杂粮为主要原料。副食品肉、鱼类100~150克,鸡蛋1~2个(鸭、鹅蛋也可),大豆及豆制品适量,新鲜蔬菜500~750克,水果150~250克,牛奶、豆奶、羊奶200毫升。动物肝脏、血可适量,每周吃2~3次。

2、每餐均应有荤有素。也可以粮、豆、菜混食。主副食品搭配适宜,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以早餐为例,主食(麦片、米)、副食(卤蛋、肉松或小鱼)、加上适量新鲜蔬菜;其中副食也可换成煮黄豆、豆干、豆腐等豆制品。除此,米面混食、干稀搭配也很重要,不应在一餐中既吃稀饭又喝汤,或全吃干稠食品而无汤汁供应。例如稀饭加馒头,配鸡蛋或豆类及其制品,比较合理。

3、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为原料。如奶类、瘦肉、海产品、蔬菜(绿、黄、红色),以保证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供给。

4、编制一周食谱。编制食谱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与食物原料供应情况。一周内摄入的各类营养素总量应满足高中生机体之需求,尽量使每餐做到营养分配合理而平衡,但如果每天之间各营养素摄入量稍有小的出入,而一周总量达标,则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营养问题,这是允许的。

5、食用不新鲜的食品,严格防止食物中毒。

三、饮食环境与饮食习惯

1、就餐环境应清洁、明亮、舒适,就餐时可播放轻音乐。这样,可使就餐者心情轻松愉快,消除大脑皮层的紧张与疲劳,从而增进食欲

2、定时定量进餐。可使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假若进食不定时,饥饱不均匀,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吸收。

3、不暴饮暴食。不偏食和择食。暴饮暴食容易引发胰腺炎和急性消化不良、胃炎等。喜欢吃这种而不爱吃那种,或只吃几种食物,其它的都不愿吃,称为偏食和择食。要知道不同食物所含营养不相同,再好的一种食物都不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4、少吃零食。多吃零食,时间一长,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因吃零食时会把手上的脏物与细菌带入口中,易感染肠道疾病。

5、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要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也不宜边吃饭边看书。这些都会造成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及收功能,严重时还会引起胃炎或其它胃肠道疾病。

6、吃饭时不能生气。发怒争吵,哭泣悲伤,这些不但妨碍进餐,影响食欲,而且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四、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营养

1、考试时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

考试,高中生处于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中,且用脑时间久,常会出现头昏脑胀,这是血糖低、脑缺氧的反应。因此从营养上要考虑多补充些碳水化合物类的食品,以避免发生低血糖、脑缺氧的不良反应。最好多吃谷类、豆类、块茎、水果、蔬菜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要减少纯糖和纯油性的食物。

考试还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直接影响到大脑皮层活动,可增加记忆力,并使精力集中。所以考试期间应吃些奶、蛋、鱼、瘦肉、豆类这些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改善脑部营养。

维生素和无机盐,对参加考试精神高度紧张的高中生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实验证明,学生在考试期间水溶性维生素的消耗比平时学习生活有较大增加,补充了水溶性维生素B1、B2、C和尼克酸,对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有显著效果。所以考试前应多吃含水溶性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蛋类、豆类及动物性的食品。若参加考试的学生,因维生素B1缺乏,往往会出现疲倦、健忘、易怒、食欲不振等情况。考试期间,高中生日以继夜攻读迎考,眼睛视力损害明显,特别夜间温习功课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会增加,因此考试期间要多食用含胡萝卜素较多的绿色、红色、黄色的蔬菜和水果。还有适量的含维生素A丰富的肝、肾等动物性食品,以利于视力保护。

也曾有人认为,考试时服用几片维生素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实,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营养素在体内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各种维生素之间要保持平衡。单纯性性服药是难以达到平衡的,特别在考试期间,强调高中生营养必须全面与合理,只靠服药是不行的。

为此,考试期间学校学生食堂与家庭方面的烹调加工,都必须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尽量做到饭菜营养价值高,色、香、味俱全,能提高食欲,以保证考生的健康。夜间可增加一餐蛋白质量较高的夜宵。

2、运动时的营养需要良好而合理的营养,有利于消除运动的疲劳与恢复体力,能促进体育锻炼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促进体格发育,增强体质。

运动会赛前的食物要选择耐饥、少纤维、低脂肪、富含热量、高蛋白和富含各种维生素、无机盐的食品。肥肉、韭菜、甜薯应少吃,因这些食品渣多易产气,会影响训练和比赛。总之运动时的膳食不仅强调营养素的质与量以及色、香、味性状,还需结合训练竞赛的内容及气温等情况适当调整。如力量型训练应供给足量高蛋白质食品,速度型训练应注意营养素的全面与平衡,耐力型训练应供给充裕的热能、水、无机盐元素。必须指出,喜爱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不讲究食营养或饮食习惯不良,如饥一顿、饱一顿,或因怕发胖不愿增加食量,都是严重违反运动生理的,时间久了,必然损害身体健康。

五、肥胖

由于摄入食物的热能大于人体活动需要量,使热能有所人超,其过剩部分在体内转变为脂肪沉积,使体重超过20%以上者称为肥胖。每日热能人超418焦,则10天就可能会增加体重1千克。

防治肥胖症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多种尝试,但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目前理想而十分有效的措施还正在探索。通常对单纯性的肥胖症,治疗的重点仍放在用减少营养素所提供的热能或用增加热能消耗的方法同时进行。多数倾向于采用低热能低脂、低碳水化合物或同时给予高蛋白质的食谱。

1、控制热量。控制主食,限制糖类、甜食、甜薯类和油炸食物、肥肉等。特别是冰淇淋、花生、巧克力、奶油蛋糕等含热量很高的食品要严格控制。

2、多吃含有纤维素多的蔬菜与水果,以减少热能的摄入。

3、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摄入。

4、多吃供给充裕的高蛋白食品,如鱼类、豆制品、瘦肉等。

5、菜宜清淡,饮水适量,最好不饮酒(白酒100克,可供给326~395千卡热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多种食物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提出谷类为主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防止发达国家膳食的弊端。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细、杂粮等。稻米、小麦不要碾磨太精,否则谷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的种类繁多,包括植物的叶、茎、花苔、茄果、鲜豆、食用蕈藻等,不同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红、黄、绿等深色的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来源。我国今年来开发的野果如猕猴桃、刺梨、沙棘、黑加仑等也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

有些水果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酸、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红黄色水果如鲜枣、柑橘、柿子和杏等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国居民10年来吃薯类较少,应当鼓励多吃些薯类。

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者也较多,这和膳食钙不足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丢失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为提高农村人口的蛋白质摄入量及防止城市中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大力提倡豆类,特别是大豆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中足。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等。但有些肝器如脑、肾等所含胆固醇相当高,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不利。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和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平均吃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食物动物性食物过多,吃谷类和蔬菜不足,这对健康不利。

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目前猪肉仍是我国我民的主要肉食,猪肉脂肪含量高,应发展瘦肉型猪。鸡、鱼、兔、牛肉等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产生的能量远低于猪肉。应大力提倡吃这些食物,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掏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脑力劳动者和活动量较少的人应加强锻炼,开展适宜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而消瘦的儿童则应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适宜体重。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老年人的慢性病或儿童的传染病等。经常运动会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调节食欲、强壮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为宜。

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吃清淡膳食有利于健康,即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油脂的摄入量越来越高,这样不利于健康。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培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理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应从幼年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七、如饮酒应限量

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往往饮酒。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它营养素。无节制地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严禁酗酒,若饮酒可少量饮用低度酒,青少年不应饮酒。

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把病从口入关。进餐要注意卫生条件,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卫生状况。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生活中不注意的健康小细节

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会影响健康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科学院针对45岁以上的54000人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的长度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比每天睡7-9小时的人患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的比例更高。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甚至比睡10小时以上的人发病率更高。

由此,睡眠时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确认。以该调查结果为依据,医生在指导慢性病如糖尿病时,需要综合考虑精神层面和体重与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良好进行指导。

平衡好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最健康的睡眠时间长度在7-9个小时。睡得太久很容易导致难以入眠,进而影响睡眠质量。优质的睡眠质量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说到人体健康,人们不会认为单吃某一种食物或者做某一种运动就能真正获得健康,必须要每一种元素都平衡起来,相互作用才能带来健康,睡眠也是一样的。良好的睡眠必须平衡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

不少人平时猛加班,常常出现睡眠不足,等到周末又使劲睡懒觉,以期待将平时的觉“补回来”,但这样的模式并非真正健康的模式,反而对身体有所损伤。应当每天坚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长,早上醒来以后马上起床,不要懒洋洋躺在床上赖床,对健康对美容都更有好处。

患感冒需慎重 当心促发心肌炎

重庆某中学高中生小崔成绩优异,平时学习刻苦,常因复习功课忘记休息。近段时间,由于高考将近,他更加熬夜备考而不慎着凉感冒,他却只是偷偷吃了点感冒药没在意。但后来起床时发现心脏跳得厉害,妈妈强行带他到新桥医院心内科门诊求医,心脏彩超显示,他心律出现早搏异常。

小崔怕耽误学习,不顾医生让他住院的建议坚持回校继续上课,结果当天晚上复习时病症加剧,心跳比平时加速了一倍、呼吸急促,脸色瞬间就变得惨白,当时就捂住胸口倒地不起。同学和老师立即将他送到新桥医院抢救。当事医生耿召华博士回忆,小崔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心脏停跳了3次,“情况相当危急,这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较为严重症状。如果早上就住院治疗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经过医生抢救,小崔终于恢复了心跳。

据耿召华介绍,急性心肌炎病情可以在数小时内急剧变化,引起心肌弥漫性炎症和坏死,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感冒患者一旦出现心悸、气促、有腹泻,同时存在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脉搏过快的征象时,应当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

针对正在备考的高考生,专家提醒,家长需要特别预防他们感冒疾病,增减衣物都不宜过陡,一旦感冒久治不愈或者严重时,需要前往医院救治,检查心脏是否因此受损。

五个动作“赶跑”颈椎病

课间5分钟做几个简单动作,便可有效预防颈椎病。

动作一:摇头晃脑

摇头晃脑,这种脑袋围绕脖颈的圆周运动对预防颈椎病既简单又有效,前后左右的点头操也有相同作用。

动作二:米字操

想像面前有一张白纸,脖颈当笔杆、下巴作笔尖,在“白纸”上反复书写“米”字。

动作三:左顾右盼上下看

假设自己站在垂直的十字正中,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

动作四:10点10分操

10点1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呈对称夹角。站立或端坐,双臂上举呈“10点10分”状,挺胸抬头深吸气,可舒缓颈椎压力。

动作五:扩胸运动

主要有三个类型:手臂向上弯曲成弧形,手指接触双肩,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转动数次;手臂弯曲,从胸前向肩胛后往返运动;双手交叉抱肩,左右转胸。

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温度较低,是肝气偏旺、肝气偏衰的季节,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出血、便秘等症。对于运动者来说,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

运动后还要多喝开水,多吃甘蔗、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运动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防止肌肉痉挛,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此外,如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运动要注意拉伸和放松

户外运动具有时间长、运动量大的特点,大量的长时间的运动后,肌肉会疲劳,变得僵硬而没有弹性,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拉伸和放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还可以通过热水浴、心理放松等方式达到放松肌肉和身心的目的,

戴耳机可严重毁坏听力

据《纽约邮报》报道,最新的调查发现,由于习惯戴着耳机高分贝接听移动电话和收听MP3播放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丧失听力。

据报道,美国纽约市健康部最近的调查发现,18岁至44岁之间经常听大音量音乐的人群中,1/4的人出现了听力问题。而且,相比经常中低音量收听耳机、甚至不用耳机的人,高分贝收听耳机的人出现听力问题的风险是他们的两倍多。此外,18岁至4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戴耳机听音乐的几率是45岁以上者的3倍多。大约36%的年轻人每天戴着耳机,在这些人中,16%的人每天以高分贝音量收听音乐3~4小时。经常戴耳机听高分贝音乐的年轻人和45岁以上者患听力问题的风险相当。

纽约健康委员托马斯·法雷称,长期高分贝的刺激会给内耳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导致炎症和听力损失。使用耳机时声频勿超过最大音量的六成,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挑选耳机时尽量选耳罩式,少用耳塞式。此外,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公交地铁上,不要使用耳机。

崴了脚不重视当心惹大麻烦

核心提示:崴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常见病,由于很多人对此不重视和缺乏急救知识,时日一长落下后遗症。

“哎呀!崴脚了!”很多人都曾有过崴脚的经历,大部分人在受伤之后,认为揉一揉、休息一下即可。殊不知,崴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常见病,由于很多人对此不重视和缺乏急救知识,时日一长落下后遗症。

轻、中度的踝关节扭伤,可能会因韧带松弛易致反复扭伤,出现以下让人感到不适应的种种症状:因天气变化出现酸痛;因站立过久走路会痛;持续力量差、关节稳固性等。而踝关节骨折,可能会导致后果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甚至残废。

踝关节损伤只要早期进行合理处理,绝大部分均能完全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增加一些关于踝关节损伤的日常保健常识和急救措施,减少其发生率以及病损率均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踝关节受伤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种:一是运动前准备不充分,关节没有活动开;二是鞋子过大或过小;三是在明显高低不平的训练场地上跑、跳时注意力不集中;四是夜间走路,可视度差一些,“踩空”的可能性增大。而受伤一般分三种:一是轻度受伤,主要表现是受伤后踝关节活动时疼痛,不能继续进行高强度活动;二是中度受伤,主要表现是伤后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淤血,不能负重或行走;三是重度受伤,主要表现是伤后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外,还可出现关节畸形,不能进行主动活动。

脚踝关节是最容易扭伤的关节,一旦扭伤,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痛”,这时候要马上停止运动,受伤的脚踝关节尽量不要走动,切记不要随便推拿和按摩,避免足部有不当受力,影响复原或再次扭伤。

很多同学懂得冷敷,以减少伤处的肿胀,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冷敷之后,很快又改用热敷或用热水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现代医学认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受伤以后,一般建议前24小时应当用冷敷而不是用加温的办法治疗。因为如果受伤处温度高了,会使流到伤处的血液增加,使伤处肿痛加剧;如伤处有小血管破裂,则会增加出血量,使血肿吸收困难,延缓恢复过程。

冷敷要讲究方法,一般在受伤后,每一至两小时使用冰袋冷敷20至30分钟,冰袋与皮肤之间最好用毛巾、绷带之类的东西隔开。不冷敷时,尽可能把脚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高帮鞋和绷带能有效地帮助固定,减少局部用力和有效防止再次受伤。脚踝受伤后,应在第三日起每日进行2~3次热敷或用热水烫脚,每次约30分钟,同时做脚的伸、屈、绕环、外展等动作,促使血液循环加速,恢复受伤关节的正常动作幅度。当疼痛和肿胀消失之后,就可以进行关节功能康复锻炼,但强度不宜过大,运动量也要适可而止。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

二、操作要点。

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小于10秒,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地面或垫板);

3.暴露胸腹部,松开腰带;

4.开始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5.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升/分(有氧情况下)。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秒钟,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通气频率8-10次/分;

6.按压和通气比30:2;

7.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成功则继续进行CPR,评估时间不超过10秒钟。

制作:徐福阳 郝怡然

郝璇若 杨秉正

顾仕擎

技术指导:医务室 张蓓老师

整合排版:徐福阳

徐州一中生命医学社

上一条:校长有约(师生 交流 感触)
下一条:紫翠文学院、毓秀科学院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社团活动 >> 正文
社团活动

《生命医学社健康手册》

2013年12月03日 00:00  点击:[]

高中生饮食探微

人在不同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不完全相同。正在生长发育的高中生,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都在加强,而同化作用加强的程度比异化作用要大,因此体内物质的积累大于消耗,人也就会由小长大。这个时期如果饮食不合理,必然会影响生长发育。

一、合理营养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全身各部们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代谢旺盛,又活泼好动,其活动量高于任何年龄组。这时期也是思维能力最活跃、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其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高中时期的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刻,他们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所以此时的营养状况必须十分重视。在营养供给方面需与青春发育过程的生理需求相适应。这时期如果营养供给不及时或出现营养不良,可能使青春发育期推迟一至二年。另外,有部分高中生在幼儿、儿童时期曾因为营养不良而造成身高、体重、智力等低于标准,到了青春发育期开始只要能抓住良机,给予合理而良好的营养补给,还有可能赶上正常发育的青少年。许多事实表明,营养对青少年不仅在体型、机能方面,而且对智力、情绪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膳食构成

高中生的膳食属于较特殊范围的一种膳食。膳食营养安排应适合于高中生生理、心理的特点。除了保证生长发育特殊需要的营养之外,还必须考虑高中生繁重的学习任务而需要供给的特殊营养素。在膳食质量上比小学生要高些,因此要求食堂管理人员与家长进一步了解营养知识,以利于高中生所摄入的膳食营养全面、合理而平衡。

1、三餐热能分配。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一般上午要上4-5节主课,脑细胞活动相当剧烈,早餐特别重要,质量数量都要有保证。部分青少年因晨起胃口不佳或习惯性早餐摄入热能不足,上午第二节课后必须加一次课间餐(面包、糕点、牛奶、豆浆之类)。要使早餐(包括课间餐在内)的热能摄入量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占35%~40%左右,晚餐占30%~35%,高中男生肌肉细胞高速增长,加以活动量一般大于高中女生,所以热能供应要比女学生多100~300千卡左右。

一日主要食品,主食400~600克(16岁以上按600克)。以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米、面、薯类、杂粮为主要原料。副食品肉、鱼类100~150克,鸡蛋1~2个(鸭、鹅蛋也可),大豆及豆制品适量,新鲜蔬菜500~750克,水果150~250克,牛奶、豆奶、羊奶200毫升。动物肝脏、血可适量,每周吃2~3次。

2、每餐均应有荤有素。也可以粮、豆、菜混食。主副食品搭配适宜,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以早餐为例,主食(麦片、米)、副食(卤蛋、肉松或小鱼)、加上适量新鲜蔬菜;其中副食也可换成煮黄豆、豆干、豆腐等豆制品。除此,米面混食、干稀搭配也很重要,不应在一餐中既吃稀饭又喝汤,或全吃干稠食品而无汤汁供应。例如稀饭加馒头,配鸡蛋或豆类及其制品,比较合理。

3、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为原料。如奶类、瘦肉、海产品、蔬菜(绿、黄、红色),以保证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供给。

4、编制一周食谱。编制食谱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与食物原料供应情况。一周内摄入的各类营养素总量应满足高中生机体之需求,尽量使每餐做到营养分配合理而平衡,但如果每天之间各营养素摄入量稍有小的出入,而一周总量达标,则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营养问题,这是允许的。

5、食用不新鲜的食品,严格防止食物中毒。

三、饮食环境与饮食习惯

1、就餐环境应清洁、明亮、舒适,就餐时可播放轻音乐。这样,可使就餐者心情轻松愉快,消除大脑皮层的紧张与疲劳,从而增进食欲

2、定时定量进餐。可使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假若进食不定时,饥饱不均匀,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吸收。

3、不暴饮暴食。不偏食和择食。暴饮暴食容易引发胰腺炎和急性消化不良、胃炎等。喜欢吃这种而不爱吃那种,或只吃几种食物,其它的都不愿吃,称为偏食和择食。要知道不同食物所含营养不相同,再好的一种食物都不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4、少吃零食。多吃零食,时间一长,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因吃零食时会把手上的脏物与细菌带入口中,易感染肠道疾病。

5、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要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也不宜边吃饭边看书。这些都会造成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及收功能,严重时还会引起胃炎或其它胃肠道疾病。

6、吃饭时不能生气。发怒争吵,哭泣悲伤,这些不但妨碍进餐,影响食欲,而且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四、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营养

1、考试时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

考试,高中生处于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中,且用脑时间久,常会出现头昏脑胀,这是血糖低、脑缺氧的反应。因此从营养上要考虑多补充些碳水化合物类的食品,以避免发生低血糖、脑缺氧的不良反应。最好多吃谷类、豆类、块茎、水果、蔬菜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要减少纯糖和纯油性的食物。

考试还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直接影响到大脑皮层活动,可增加记忆力,并使精力集中。所以考试期间应吃些奶、蛋、鱼、瘦肉、豆类这些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改善脑部营养。

维生素和无机盐,对参加考试精神高度紧张的高中生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实验证明,学生在考试期间水溶性维生素的消耗比平时学习生活有较大增加,补充了水溶性维生素B1、B2、C和尼克酸,对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有显著效果。所以考试前应多吃含水溶性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蛋类、豆类及动物性的食品。若参加考试的学生,因维生素B1缺乏,往往会出现疲倦、健忘、易怒、食欲不振等情况。考试期间,高中生日以继夜攻读迎考,眼睛视力损害明显,特别夜间温习功课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会增加,因此考试期间要多食用含胡萝卜素较多的绿色、红色、黄色的蔬菜和水果。还有适量的含维生素A丰富的肝、肾等动物性食品,以利于视力保护。

也曾有人认为,考试时服用几片维生素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实,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营养素在体内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各种维生素之间要保持平衡。单纯性性服药是难以达到平衡的,特别在考试期间,强调高中生营养必须全面与合理,只靠服药是不行的。

为此,考试期间学校学生食堂与家庭方面的烹调加工,都必须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尽量做到饭菜营养价值高,色、香、味俱全,能提高食欲,以保证考生的健康。夜间可增加一餐蛋白质量较高的夜宵。

2、运动时的营养需要良好而合理的营养,有利于消除运动的疲劳与恢复体力,能促进体育锻炼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促进体格发育,增强体质。

运动会赛前的食物要选择耐饥、少纤维、低脂肪、富含热量、高蛋白和富含各种维生素、无机盐的食品。肥肉、韭菜、甜薯应少吃,因这些食品渣多易产气,会影响训练和比赛。总之运动时的膳食不仅强调营养素的质与量以及色、香、味性状,还需结合训练竞赛的内容及气温等情况适当调整。如力量型训练应供给足量高蛋白质食品,速度型训练应注意营养素的全面与平衡,耐力型训练应供给充裕的热能、水、无机盐元素。必须指出,喜爱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不讲究食营养或饮食习惯不良,如饥一顿、饱一顿,或因怕发胖不愿增加食量,都是严重违反运动生理的,时间久了,必然损害身体健康。

五、肥胖

由于摄入食物的热能大于人体活动需要量,使热能有所人超,其过剩部分在体内转变为脂肪沉积,使体重超过20%以上者称为肥胖。每日热能人超418焦,则10天就可能会增加体重1千克。

防治肥胖症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多种尝试,但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目前理想而十分有效的措施还正在探索。通常对单纯性的肥胖症,治疗的重点仍放在用减少营养素所提供的热能或用增加热能消耗的方法同时进行。多数倾向于采用低热能低脂、低碳水化合物或同时给予高蛋白质的食谱。

1、控制热量。控制主食,限制糖类、甜食、甜薯类和油炸食物、肥肉等。特别是冰淇淋、花生、巧克力、奶油蛋糕等含热量很高的食品要严格控制。

2、多吃含有纤维素多的蔬菜与水果,以减少热能的摄入。

3、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摄入。

4、多吃供给充裕的高蛋白食品,如鱼类、豆制品、瘦肉等。

5、菜宜清淡,饮水适量,最好不饮酒(白酒100克,可供给326~395千卡热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多种食物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提出谷类为主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防止发达国家膳食的弊端。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细、杂粮等。稻米、小麦不要碾磨太精,否则谷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的种类繁多,包括植物的叶、茎、花苔、茄果、鲜豆、食用蕈藻等,不同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红、黄、绿等深色的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来源。我国今年来开发的野果如猕猴桃、刺梨、沙棘、黑加仑等也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

有些水果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但水果含有的葡萄糖、果酸、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红黄色水果如鲜枣、柑橘、柿子和杏等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国居民10年来吃薯类较少,应当鼓励多吃些薯类。

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者也较多,这和膳食钙不足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丢失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为提高农村人口的蛋白质摄入量及防止城市中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大力提倡豆类,特别是大豆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中足。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等。但有些肝器如脑、肾等所含胆固醇相当高,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不利。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和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平均吃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食物动物性食物过多,吃谷类和蔬菜不足,这对健康不利。

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目前猪肉仍是我国我民的主要肉食,猪肉脂肪含量高,应发展瘦肉型猪。鸡、鱼、兔、牛肉等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产生的能量远低于猪肉。应大力提倡吃这些食物,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掏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脑力劳动者和活动量较少的人应加强锻炼,开展适宜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而消瘦的儿童则应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适宜体重。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老年人的慢性病或儿童的传染病等。经常运动会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调节食欲、强壮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为宜。

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吃清淡膳食有利于健康,即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油脂的摄入量越来越高,这样不利于健康。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培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理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应从幼年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

七、如饮酒应限量

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往往饮酒。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它营养素。无节制地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严禁酗酒,若饮酒可少量饮用低度酒,青少年不应饮酒。

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把病从口入关。进餐要注意卫生条件,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卫生状况。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生活中不注意的健康小细节

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会影响健康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科学院针对45岁以上的54000人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的长度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比每天睡7-9小时的人患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的比例更高。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甚至比睡10小时以上的人发病率更高。

由此,睡眠时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确认。以该调查结果为依据,医生在指导慢性病如糖尿病时,需要综合考虑精神层面和体重与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良好进行指导。

平衡好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最健康的睡眠时间长度在7-9个小时。睡得太久很容易导致难以入眠,进而影响睡眠质量。优质的睡眠质量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说到人体健康,人们不会认为单吃某一种食物或者做某一种运动就能真正获得健康,必须要每一种元素都平衡起来,相互作用才能带来健康,睡眠也是一样的。良好的睡眠必须平衡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

不少人平时猛加班,常常出现睡眠不足,等到周末又使劲睡懒觉,以期待将平时的觉“补回来”,但这样的模式并非真正健康的模式,反而对身体有所损伤。应当每天坚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长,早上醒来以后马上起床,不要懒洋洋躺在床上赖床,对健康对美容都更有好处。

患感冒需慎重 当心促发心肌炎

重庆某中学高中生小崔成绩优异,平时学习刻苦,常因复习功课忘记休息。近段时间,由于高考将近,他更加熬夜备考而不慎着凉感冒,他却只是偷偷吃了点感冒药没在意。但后来起床时发现心脏跳得厉害,妈妈强行带他到新桥医院心内科门诊求医,心脏彩超显示,他心律出现早搏异常。

小崔怕耽误学习,不顾医生让他住院的建议坚持回校继续上课,结果当天晚上复习时病症加剧,心跳比平时加速了一倍、呼吸急促,脸色瞬间就变得惨白,当时就捂住胸口倒地不起。同学和老师立即将他送到新桥医院抢救。当事医生耿召华博士回忆,小崔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心脏停跳了3次,“情况相当危急,这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较为严重症状。如果早上就住院治疗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经过医生抢救,小崔终于恢复了心跳。

据耿召华介绍,急性心肌炎病情可以在数小时内急剧变化,引起心肌弥漫性炎症和坏死,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感冒患者一旦出现心悸、气促、有腹泻,同时存在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脉搏过快的征象时,应当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

针对正在备考的高考生,专家提醒,家长需要特别预防他们感冒疾病,增减衣物都不宜过陡,一旦感冒久治不愈或者严重时,需要前往医院救治,检查心脏是否因此受损。

五个动作“赶跑”颈椎病

课间5分钟做几个简单动作,便可有效预防颈椎病。

动作一:摇头晃脑

摇头晃脑,这种脑袋围绕脖颈的圆周运动对预防颈椎病既简单又有效,前后左右的点头操也有相同作用。

动作二:米字操

想像面前有一张白纸,脖颈当笔杆、下巴作笔尖,在“白纸”上反复书写“米”字。

动作三:左顾右盼上下看

假设自己站在垂直的十字正中,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

动作四:10点10分操

10点1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呈对称夹角。站立或端坐,双臂上举呈“10点10分”状,挺胸抬头深吸气,可舒缓颈椎压力。

动作五:扩胸运动

主要有三个类型:手臂向上弯曲成弧形,手指接触双肩,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转动数次;手臂弯曲,从胸前向肩胛后往返运动;双手交叉抱肩,左右转胸。

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温度较低,是肝气偏旺、肝气偏衰的季节,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出血、便秘等症。对于运动者来说,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

运动后还要多喝开水,多吃甘蔗、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运动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防止肌肉痉挛,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此外,如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运动要注意拉伸和放松

户外运动具有时间长、运动量大的特点,大量的长时间的运动后,肌肉会疲劳,变得僵硬而没有弹性,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拉伸和放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还可以通过热水浴、心理放松等方式达到放松肌肉和身心的目的,

戴耳机可严重毁坏听力

据《纽约邮报》报道,最新的调查发现,由于习惯戴着耳机高分贝接听移动电话和收听MP3播放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丧失听力。

据报道,美国纽约市健康部最近的调查发现,18岁至44岁之间经常听大音量音乐的人群中,1/4的人出现了听力问题。而且,相比经常中低音量收听耳机、甚至不用耳机的人,高分贝收听耳机的人出现听力问题的风险是他们的两倍多。此外,18岁至4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戴耳机听音乐的几率是45岁以上者的3倍多。大约36%的年轻人每天戴着耳机,在这些人中,16%的人每天以高分贝音量收听音乐3~4小时。经常戴耳机听高分贝音乐的年轻人和45岁以上者患听力问题的风险相当。

纽约健康委员托马斯·法雷称,长期高分贝的刺激会给内耳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导致炎症和听力损失。使用耳机时声频勿超过最大音量的六成,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挑选耳机时尽量选耳罩式,少用耳塞式。此外,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公交地铁上,不要使用耳机。

崴了脚不重视当心惹大麻烦

核心提示:崴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常见病,由于很多人对此不重视和缺乏急救知识,时日一长落下后遗症。

“哎呀!崴脚了!”很多人都曾有过崴脚的经历,大部分人在受伤之后,认为揉一揉、休息一下即可。殊不知,崴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常见病,由于很多人对此不重视和缺乏急救知识,时日一长落下后遗症。

轻、中度的踝关节扭伤,可能会因韧带松弛易致反复扭伤,出现以下让人感到不适应的种种症状:因天气变化出现酸痛;因站立过久走路会痛;持续力量差、关节稳固性等。而踝关节骨折,可能会导致后果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甚至残废。

踝关节损伤只要早期进行合理处理,绝大部分均能完全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因此,增加一些关于踝关节损伤的日常保健常识和急救措施,减少其发生率以及病损率均有重要意义。

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踝关节受伤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种:一是运动前准备不充分,关节没有活动开;二是鞋子过大或过小;三是在明显高低不平的训练场地上跑、跳时注意力不集中;四是夜间走路,可视度差一些,“踩空”的可能性增大。而受伤一般分三种:一是轻度受伤,主要表现是受伤后踝关节活动时疼痛,不能继续进行高强度活动;二是中度受伤,主要表现是伤后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淤血,不能负重或行走;三是重度受伤,主要表现是伤后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外,还可出现关节畸形,不能进行主动活动。

脚踝关节是最容易扭伤的关节,一旦扭伤,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痛”,这时候要马上停止运动,受伤的脚踝关节尽量不要走动,切记不要随便推拿和按摩,避免足部有不当受力,影响复原或再次扭伤。

很多同学懂得冷敷,以减少伤处的肿胀,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冷敷之后,很快又改用热敷或用热水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现代医学认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受伤以后,一般建议前24小时应当用冷敷而不是用加温的办法治疗。因为如果受伤处温度高了,会使流到伤处的血液增加,使伤处肿痛加剧;如伤处有小血管破裂,则会增加出血量,使血肿吸收困难,延缓恢复过程。

冷敷要讲究方法,一般在受伤后,每一至两小时使用冰袋冷敷20至30分钟,冰袋与皮肤之间最好用毛巾、绷带之类的东西隔开。不冷敷时,尽可能把脚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高帮鞋和绷带能有效地帮助固定,减少局部用力和有效防止再次受伤。脚踝受伤后,应在第三日起每日进行2~3次热敷或用热水烫脚,每次约30分钟,同时做脚的伸、屈、绕环、外展等动作,促使血液循环加速,恢复受伤关节的正常动作幅度。当疼痛和肿胀消失之后,就可以进行关节功能康复锻炼,但强度不宜过大,运动量也要适可而止。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做无呼吸)。

二、操作要点。

1.立即呼救,同时检查脉搏,时间小于10秒,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2.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地面或垫板);

3.暴露胸腹部,松开腰带;

4.开始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双乳头联线的胸骨中心,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5.采取仰头举颏法(医务人员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少10~12升/分(有氧情况下)。使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衔接,挤压气囊1秒钟,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通气频率8-10次/分;

6.按压和通气比30:2;

7.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如未成功则继续进行CPR,评估时间不超过10秒钟。

制作:徐福阳 郝怡然

郝璇若 杨秉正

顾仕擎

技术指导:医务室 张蓓老师

整合排版:徐福阳

徐州一中生命医学社

上一条:校长有约(师生 交流 感触) 下一条:紫翠文学院、毓秀科学院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