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5周国旗下讲话:迎祖国华诞,承青年担当

[日期:2021-09-28] 来源: 作者:

迎祖国华诞,承青年担当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二(15)班的李欣玥,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迎祖国华诞,承青年担当。

2021年10月1日即将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2个生日。回首过往,我们感慨于先辈的辛苦付出;立足当下,振奋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是青年。

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与青年人息息相关。五四运动的旗帜,是青年人最先举起;南昌起义的号角,是青年人最先吹响;新冠抗疫的第一线,也到处是奔走的青年。他们或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或深入基层、心怀百姓;或十年寒窗、埋头苦读……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责任。

李大钊先生在百年前就曾疾呼:“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不觉醒。”青年,站在历史的交汇处,任何时代的青年都要在自己的时代创造自己的价值;青年,决定着国家的未来,青年的样子就是国家未来的样子,青年的担当就是国家的担当。

青年的担当,在于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的担当,绝非止步于个人的小利,而应视野开宽,襟怀坦荡,将小我的理想融入大我的境界,将小我的私欲置于大我的整体。

青年的担当,更应重于于践行。脚踏实地的努力胜于一切纸上谈兵的辞藻,我们要警惕只说不做,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要避免“蜻蜓点水”般的做事,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回首的时候,清晰地看到自己来时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叮咛我们青年人“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二周年之际,我们要心怀鲲鹏之志,以奋斗践行之,自觉承担起、承担好我们青年人的担当。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周会:高二年级处 梁继程

我们应有怎样的国家观

各位同学:

上午好,再过三天,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了。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有怎样的国家观呢?

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说:“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之臣妾,其兴也。”

不能不承认,我们国家受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缺乏现代国家观念。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三元里那样的抗击是极其个别的,大量的当地原住民在远处观战。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周围的民众也参加了哄抢园林的行动。1900年18000多人的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量给八国联军推送物资的都是中国人。

缺乏现代国家观念导致的是更大的灾难。1931年8月,日本关东军即将发动“九·一八”事变,我国东北军将近20万,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等装备,关东军据日本人统计只有1.09万人,从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元凶石原莞尔说:“我不用拔剑,只用竹刀就足以吓退张学良。”这就是近代中国,孙中山先生所讲的,四万万中国人只是一盘散沙。一盘散沙与坚船利炮无法对抗,你没有凝聚起来,没有团结起来,不管你有多少人也不行。

有这么一句话:“直到列强不再把中国当作一个国家看待了,中国人才感觉到有组织一个现代国家的必要。”梁启超讲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认识:“一曰对于一身而有国家,二曰对于朝廷而知有国家,三曰对于外族而有国家,四曰对于世界而知有国家。”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就是这么逐步演化的,是一步一步认识到的。

1937年的全民抗战,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全民族觉醒。日本侵略者占中国的地,杀中国的人,屠中国的城,对准整个中华民族,使这个民族第一次没有阶级之分、没有地域之隔、没有统治与被统治之嫌,真正超越了阶级、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地域、超越了统治与被统治,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我们对现代国家的认识,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但是,这一过程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八年抗战,全国军民死伤3500万人,有形财产损失6000多亿美元,无形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在这一饱受苦难的进程中,民众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中国人的现代国家观念就是在这种最黑暗的时候,才树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将阶级担当转化为民族担当,由阶级斗争的开路先锋,转变为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牺牲奋斗、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献上的一份大礼。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精神,由此建立。从这个意义上,只有新中国,才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和集体判断。这是新中国超越意识形态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建构起第一个稳定、繁荣,既能完成民族救亡,也能完成民族复兴的现代国家。


上一条:第7周国旗下讲话:以史为鉴,为中国未来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下一条:直面高三,携梦起航——记2022届“步入高三”誓师大会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5周国旗下讲话:迎祖国华诞,承青年担当

2021年09月28日 11:23  点击:[]

迎祖国华诞,承青年担当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二(15)班的李欣玥,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迎祖国华诞,承青年担当。

2021年10月1日即将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2个生日。回首过往,我们感慨于先辈的辛苦付出;立足当下,振奋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是青年。

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与青年人息息相关。五四运动的旗帜,是青年人最先举起;南昌起义的号角,是青年人最先吹响;新冠抗疫的第一线,也到处是奔走的青年。他们或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或深入基层、心怀百姓;或十年寒窗、埋头苦读……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责任。

李大钊先生在百年前就曾疾呼:“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不觉醒。”青年,站在历史的交汇处,任何时代的青年都要在自己的时代创造自己的价值;青年,决定着国家的未来,青年的样子就是国家未来的样子,青年的担当就是国家的担当。

青年的担当,在于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的担当,绝非止步于个人的小利,而应视野开宽,襟怀坦荡,将小我的理想融入大我的境界,将小我的私欲置于大我的整体。

青年的担当,更应重于于践行。脚踏实地的努力胜于一切纸上谈兵的辞藻,我们要警惕只说不做,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要避免“蜻蜓点水”般的做事,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回首的时候,清晰地看到自己来时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叮咛我们青年人“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二周年之际,我们要心怀鲲鹏之志,以奋斗践行之,自觉承担起、承担好我们青年人的担当。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周会:高二年级处 梁继程

我们应有怎样的国家观

各位同学:

上午好,再过三天,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了。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有怎样的国家观呢?

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说:“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之臣妾,其兴也。”

不能不承认,我们国家受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缺乏现代国家观念。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三元里那样的抗击是极其个别的,大量的当地原住民在远处观战。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周围的民众也参加了哄抢园林的行动。1900年18000多人的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量给八国联军推送物资的都是中国人。

缺乏现代国家观念导致的是更大的灾难。1931年8月,日本关东军即将发动“九·一八”事变,我国东北军将近20万,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等装备,关东军据日本人统计只有1.09万人,从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元凶石原莞尔说:“我不用拔剑,只用竹刀就足以吓退张学良。”这就是近代中国,孙中山先生所讲的,四万万中国人只是一盘散沙。一盘散沙与坚船利炮无法对抗,你没有凝聚起来,没有团结起来,不管你有多少人也不行。

有这么一句话:“直到列强不再把中国当作一个国家看待了,中国人才感觉到有组织一个现代国家的必要。”梁启超讲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认识:“一曰对于一身而有国家,二曰对于朝廷而知有国家,三曰对于外族而有国家,四曰对于世界而知有国家。”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就是这么逐步演化的,是一步一步认识到的。

1937年的全民抗战,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全民族觉醒。日本侵略者占中国的地,杀中国的人,屠中国的城,对准整个中华民族,使这个民族第一次没有阶级之分、没有地域之隔、没有统治与被统治之嫌,真正超越了阶级、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地域、超越了统治与被统治,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我们对现代国家的认识,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但是,这一过程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八年抗战,全国军民死伤3500万人,有形财产损失6000多亿美元,无形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在这一饱受苦难的进程中,民众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中国人的现代国家观念就是在这种最黑暗的时候,才树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将阶级担当转化为民族担当,由阶级斗争的开路先锋,转变为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牺牲奋斗、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献上的一份大礼。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精神,由此建立。从这个意义上,只有新中国,才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和集体判断。这是新中国超越意识形态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建构起第一个稳定、繁荣,既能完成民族救亡,也能完成民族复兴的现代国家。


上一条:第7周国旗下讲话:以史为鉴,为中国未来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下一条:直面高三,携梦起航——记2022届“步入高三”誓师大会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