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7周国旗下讲话:以史为鉴,为中国未来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日期:2021-10-13] 来源: 作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三(11)班的李玥兴。

今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72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





70多年前,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怀着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而今年国庆,一部上映仅10天票房便达40亿的电影《长津湖》便将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带回到那个一心只为国家安宁、那个爱国之情充满每位跨过亦或未曾跨过鸭绿江的英雄心中的年代。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后辈就不用打了。”影片中七连指导员梅生的话令人动容。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紧张的节奏、巧妙的蒙太奇手法,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1950年,中国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1个多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扭转了战场态势。

这边是风景如画的浙江湖州和连绵巍峨的万里长城,另一边是美军飞机滥炸下的边陲城市安东,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冲击着人们的视线,也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志愿军从温暖的华东地区进入海拔2000多米的盖马高原,这里气温零下40摄氏度,真正的滴水成冰。远离后方缺乏补给,为了防空不能生火,连一口热水也没有。

然而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志愿军战士,以高昂的战斗意志,炙热的爱国之心,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电影中的英雄永远留在了那片异国他乡,但现实中,中国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迎回工作顺利结束。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8年迎接8批共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就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为他们设立国家纪念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正是以国家名义向他们致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传承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百年征程,恰是风华正茂。从在硝烟战火中痛悟落后就要挨打,到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祖国,走过了风雷激荡、巨变迭起的岁月,无论是黎明前的黑暗,亦或璀璨的现在将来,始终伴随着的,是我们的拳拳爱国之情。

我们的成长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如同建党建国之路险阻不已,但一路曲折一路歌,锤炼后是更加坚挺的脊梁,跌倒后站起来是学习、生活中更加自信成熟的我们。

同学们,历史从不仅仅是用来感叹的,学习、传承前辈的宝贵的精神,以一颗诚挚的爱国之心,认真学习努力奋斗,才是我们面对这段永远不该被忘却的历史应有的态度。让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为中国未来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周会:德育处谢凤艳


汲取抗美援朝伟力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上映7天持续逆跌,单日票房突破5亿元,单日破4亿总天数打破影史纪录……

这个国庆假期,电影《长津湖》不断刷新历史最佳纪录。

影片聚焦抗美援朝,3个小时激情澎湃,3个小时惊天动地,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现实与历史的视觉碰撞,更是一次思想与精神的水乳 交融。

这是一堂深刻的大思政课,不仅让我们接受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洗礼和熏陶,还带给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启示。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历时28天的长津湖之战,被公认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

电影《长津湖》为我们高度还原那场悲壮的、残酷的、超乎想象的战争历史,让我们深刻领悟抗美援朝战争所蕴含的精神伟力。“敌人的后方,才是我连的前沿”“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每一句经典台词都蕴含着无穷的斗争精神,每一个桥段都展现了革命先烈坚强的斗争意志。要从中汲取斗争智慧,不断增强斗争本领,继承发扬光荣传统,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发扬忠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昂首前进。

电影《长津湖》为观众再现了抗美援朝艰难的决策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刚从战乱中走出来的共和国领袖和人民是多么地盼望和平生活。重温那段艰苦而残酷的岁月,志愿军战士们坚定信念、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生活,正如影片中梅生所言“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一部战争史,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成长史,正是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也让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下面节选习近平主席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今天,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不会平坦。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孙中山先生说过:“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穿过历史的云烟,长津湖畔的炮声和烽火警醒着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纵横捭阖的各种力量,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要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示我们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充分汲取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力,以不负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上一条:第8周国旗下讲话:学宪法,讲宪法
下一条:第5周国旗下讲话:迎祖国华诞,承青年担当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7周国旗下讲话:以史为鉴,为中国未来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021年10月13日 14:40  点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三(11)班的李玥兴。

今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72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





70多年前,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怀着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而今年国庆,一部上映仅10天票房便达40亿的电影《长津湖》便将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带回到那个一心只为国家安宁、那个爱国之情充满每位跨过亦或未曾跨过鸭绿江的英雄心中的年代。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后辈就不用打了。”影片中七连指导员梅生的话令人动容。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紧张的节奏、巧妙的蒙太奇手法,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1950年,中国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1个多师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万余人,扭转了战场态势。

这边是风景如画的浙江湖州和连绵巍峨的万里长城,另一边是美军飞机滥炸下的边陲城市安东,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冲击着人们的视线,也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志愿军从温暖的华东地区进入海拔2000多米的盖马高原,这里气温零下40摄氏度,真正的滴水成冰。远离后方缺乏补给,为了防空不能生火,连一口热水也没有。

然而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志愿军战士,以高昂的战斗意志,炙热的爱国之心,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电影中的英雄永远留在了那片异国他乡,但现实中,中国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迎回工作顺利结束。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8年迎接8批共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就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为他们设立国家纪念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正是以国家名义向他们致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传承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百年征程,恰是风华正茂。从在硝烟战火中痛悟落后就要挨打,到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祖国,走过了风雷激荡、巨变迭起的岁月,无论是黎明前的黑暗,亦或璀璨的现在将来,始终伴随着的,是我们的拳拳爱国之情。

我们的成长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如同建党建国之路险阻不已,但一路曲折一路歌,锤炼后是更加坚挺的脊梁,跌倒后站起来是学习、生活中更加自信成熟的我们。

同学们,历史从不仅仅是用来感叹的,学习、传承前辈的宝贵的精神,以一颗诚挚的爱国之心,认真学习努力奋斗,才是我们面对这段永远不该被忘却的历史应有的态度。让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为中国未来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周会:德育处谢凤艳


汲取抗美援朝伟力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上映7天持续逆跌,单日票房突破5亿元,单日破4亿总天数打破影史纪录……

这个国庆假期,电影《长津湖》不断刷新历史最佳纪录。

影片聚焦抗美援朝,3个小时激情澎湃,3个小时惊天动地,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现实与历史的视觉碰撞,更是一次思想与精神的水乳 交融。

这是一堂深刻的大思政课,不仅让我们接受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洗礼和熏陶,还带给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启示。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历时28天的长津湖之战,被公认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

电影《长津湖》为我们高度还原那场悲壮的、残酷的、超乎想象的战争历史,让我们深刻领悟抗美援朝战争所蕴含的精神伟力。“敌人的后方,才是我连的前沿”“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每一句经典台词都蕴含着无穷的斗争精神,每一个桥段都展现了革命先烈坚强的斗争意志。要从中汲取斗争智慧,不断增强斗争本领,继承发扬光荣传统,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发扬忠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昂首前进。

电影《长津湖》为观众再现了抗美援朝艰难的决策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刚从战乱中走出来的共和国领袖和人民是多么地盼望和平生活。重温那段艰苦而残酷的岁月,志愿军战士们坚定信念、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生活,正如影片中梅生所言“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一部战争史,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成长史,正是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也让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下面节选习近平主席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今天,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不会平坦。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孙中山先生说过:“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都能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穿过历史的云烟,长津湖畔的炮声和烽火警醒着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纵横捭阖的各种力量,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要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示我们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充分汲取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力,以不负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上一条:第8周国旗下讲话:学宪法,讲宪法 下一条:第5周国旗下讲话:迎祖国华诞,承青年担当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