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15周国旗下讲话:树立规则意识,争当优秀公民

[日期:2021-11-29] 来源: 作者: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规则意识。说到规则意识,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则。规则是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规范或标准,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如家规家教、校规校纪、民规民约等。规则意识则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多次提到“青少年要建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形成对规则的尊重和责任担当,自觉做到知规则、懂规则、守规则,让遵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养成依靠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我们当代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加强规则意识尤为重要。若不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树立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不及时克服迟到、早退、旷课、乱抛乱扔、破坏公物、不讲礼貌等陋习,将给我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一旦步入社会,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时代,不守规矩的行为将受到更加严重的惩戒。无论是高铁上霸座,还是景区里破坏公物,只要被晒上网,都要承受来自舆论的谴责和压力。在不文明行为可能被随时随地被“现场直播”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习惯和意识。

“规则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部分,是个人成功、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本保障。就在新冠疫情这面“照妖镜”下,一些人却暴露了素质低劣、规则意识淡薄、漠视规则的丑陋面目。有的故意隐瞒自己疫区行程不报,严重扰乱疫情防控秩序;有的违反疫情封闭管理的规定,不听劝阻强行外出;有的无视通告我行我素,导致多人传染发病。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规则意识和理性成熟的公民。特别是面对高传染性的疫情时,更需要人人遵守规则,才有可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养成规则意识时,个人道德的存款就会不断地升值,我们一生都可以享受它的利息。亲爱的同学们,一校有规一校强,一国有规一国强,天下有规天下强,让我们在心中树立规则意识,用科学的头脑分辨信息真伪,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有规则意识和理性思维的新青年,用良好的品行和才智,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周会:梁继程


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各位老师、同学:

   上午好!今天是2021年12月6日,两天前也就是12月4日,这是我国第8个国家宪法日。在此,和大家谈一谈关于宪法的几点认识。

第一点,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第二点,国家宪法日为何是12月4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第三点,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通过的?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再往前追溯,1982年宪法是对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点,宪法已经历哪几次修改?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5次对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

  第五点,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

  现行宪法共143条,分为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六点,谁有权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第七点,宪法宣誓制度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知宪法于心,守宪法于行。


上一条:第16周国旗下讲话: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下一条:第13周国旗下讲话:于萧瑟中刚强,于逆风中飞翔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15周国旗下讲话:树立规则意识,争当优秀公民

2021年11月29日 14:40  点击:[]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规则意识。说到规则意识,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则。规则是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规范或标准,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如家规家教、校规校纪、民规民约等。规则意识则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多次提到“青少年要建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形成对规则的尊重和责任担当,自觉做到知规则、懂规则、守规则,让遵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养成依靠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我们当代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加强规则意识尤为重要。若不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树立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不及时克服迟到、早退、旷课、乱抛乱扔、破坏公物、不讲礼貌等陋习,将给我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一旦步入社会,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时代,不守规矩的行为将受到更加严重的惩戒。无论是高铁上霸座,还是景区里破坏公物,只要被晒上网,都要承受来自舆论的谴责和压力。在不文明行为可能被随时随地被“现场直播”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习惯和意识。

“规则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部分,是个人成功、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本保障。就在新冠疫情这面“照妖镜”下,一些人却暴露了素质低劣、规则意识淡薄、漠视规则的丑陋面目。有的故意隐瞒自己疫区行程不报,严重扰乱疫情防控秩序;有的违反疫情封闭管理的规定,不听劝阻强行外出;有的无视通告我行我素,导致多人传染发病。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规则意识和理性成熟的公民。特别是面对高传染性的疫情时,更需要人人遵守规则,才有可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养成规则意识时,个人道德的存款就会不断地升值,我们一生都可以享受它的利息。亲爱的同学们,一校有规一校强,一国有规一国强,天下有规天下强,让我们在心中树立规则意识,用科学的头脑分辨信息真伪,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有规则意识和理性思维的新青年,用良好的品行和才智,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周会:梁继程


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各位老师、同学:

   上午好!今天是2021年12月6日,两天前也就是12月4日,这是我国第8个国家宪法日。在此,和大家谈一谈关于宪法的几点认识。

第一点,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第二点,国家宪法日为何是12月4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第三点,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通过的?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再往前追溯,1982年宪法是对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点,宪法已经历哪几次修改?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先后5次对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

  第五点,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

  现行宪法共143条,分为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六点,谁有权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第七点,宪法宣誓制度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良法善治,民之所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知宪法于心,守宪法于行。


上一条:第16周国旗下讲话: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下一条:第13周国旗下讲话:于萧瑟中刚强,于逆风中飞翔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