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芽剂和清水对玉米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影响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课题题目: 探究催芽剂对玉米种子的萌发 |
编号:jp04g02n01@xzyz |
||
活动时间: 10 月25日至 10 月28日 |
第 1次 |
活动地点:生物实验室 |
|
指导教师: 苏璇 |
班级: 17 |
||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王麒皓,孙夕雯,王俊然 组外:无
|
|||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探究不同催芽剂对玉米种子发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吲哚丁酸组数据与预期误差较大。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 小组试验,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查阅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重复实验步骤
3)过程: 赤霉素,吲哚丁酸,硫酸锌对种子吸水的影响2赤霉素,吲哚丁酸,硫酸锌对种子发芽的影响3.赤霉素,吲哚丁酸,硫酸锌对种子叶,根生长的影响4.赤霉素,吲哚丁酸,硫酸锌,氯化钙复配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 不同催芽剂处理下的玉米种子发芽率影响 查资料得知吲哚丁酸可通过提高多种水解酶的活性刺激叶和芽的生长,是一种在农业上用于促进种子萌发,生根插条的药剂,但本实验中吲哚丁酸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与资资料不相符,分析考虑本实验误差可能存在以下三方面:(1)配置过程中吲哚丁酸未完全溶解而导致的丁酸溶液浓度不够。(2)在按实验步骤配比溶液时,吲哚丁酸母液即存在大量吲哚丁酸不溶于水的现象。经搅拌10min后仍没化开。这导致工作液浓度显著下降。(3)丁酸工作液静置若干天后出现了发黄的现象,怀疑丁酸变质生成可抑制玉米生长的物质。换方法重配置后的吲哚丁酸溶液盛放在原乙醇溶液中,怀疑未挥发的乙醇与吲哚丁酸反 结论 1.赤霉素在促吸水促发芽促长根长叶方面都十分优秀,是不错的催芽剂。 2.硫酸锌在促进植物发芽方面格外优秀! 3.吲哚丁酸的使用不尽人意,问题较多。
记录者: |
|||
注:1、由课题组长指派专人负责填写,备追踪课题研究过程时使用。
2、本表一式三份,交由年级处、指导教师、课题组长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