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化学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课题题目: 厨房里的化学 |
编号:20 |
||
活动时间:2024年2月6日 |
第 1 次 |
活动地点:自习室 |
|
指导教师:梁珊 |
班级:高一(2)班 |
||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甄子涵,孙嘉辰,郝晞葳,且宝杰,苏玥泊,叶子茂,张启佑,李睿灏,张宇翔 组外: |
|||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探究炒肉时肉为什么会变黑并释放出香味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 小组讨论,查验资料,调查,试验 3) 过程: 1.首先,小组成员提出各自观点,认为肉的变色可能是由于温度和肉里的有机成分反应煎了一块肉详细观察变色的具体情况 2.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肉的变色是由于美拉德反应(非酶褐变反应的一种)造成的,于是小组成员对反应的原理进行推测 3.最后,询问指导老师得知详细原理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 结论:肉在炒,煎的时候发生了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是由于噻食物里的氨基酸和糖类化合物反应(氨基和羰基)产生的一系列中间产物结构重组得到一系列芳香族化合物造成的表面黯淡无光并有香味散发 完成了预订的目标和计划,
记录者: 李睿灏,张宇翔 |
课 题 研 究 的 目 的 及 主 要 内 容 |
研究目的:探索厨房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以及它们的性质、作用和影响,以提高食品安全性和烹饪技术。 |
研 究 假 设 |
1. 假设在厨房中存在着不同食材中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对食品的味道、质地和食材的营养价值产生影响。 |
研 究 方 法 |
1. 文献综述 2. 样本收集 3. 化学分析 4. 实验模拟 5. 营养价值评估 6. 毒性评估 7. 数据分析 9. 结论和建议 |
研 究 步 骤 |
研究厨房里的化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以下是建议的研究步骤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 - 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
成 果 形 式 |
实验成果设计具体如下: 2. 研究报告: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阐述,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报告中应包含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及讨论等内容。 |
论 证 小 组 意 见 |
厨房里的化学研究结论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因为厨房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过程非常多样。研究涵盖了多个与烹饪、食品安全和营养相关的领域。这些结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厨房中的化学反应,并作出更明智的食品选择和烹饪决策。
论证人签名: 甄子涵 孙嘉辰 郝晞葳 张启佑 叶子茂 李睿灝 且宝杰 张宇翔 苏玥泊 2024年 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