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是否会爆发——二战爆发原因再论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是否会爆发——二战爆发原因再论
德国人一直将扩张领土视为保障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对于欧洲其他强国,德国的纬度非常高(约为北纬47-55度,法国为北纬42-51度),自然环境恶劣,可用耕地面积小,(国土面积与法国相当,而德国的耕地面积1183万公顷的耕地面积远少于法国的3350万公顷),且土地质量差。德国的南部为高原和森林,中部为山地,只有北部是平原,且北部日照时间短,气候寒冷。(法国南部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盛产葡萄酒,相比之下德国经济更不发达)。稀少的粮食不足以供应德国的人口,为了生存和发展, 德国人开始了他们的扩张之路。
最初, 他们向南扩张。根据《二战简史》,德国首先在1938年3月12日进攻奥地利,由于奥地利人和德国人都属于日耳曼人,同时奥地利的部分日耳曼人认为只有加入德国才能取得未来发展,德国便以奥地利为第一个目标。希特勒在发动这场行动时担心其他大国(如法国、英国、苏联)会有动作,恰恰相反这些国家都对希特勒的行动冷眼相看。这里有两个原因:
1.奥地利国土面积小
2.都是日耳曼人,且被打的一方没觉得有问题,就不去引火烧身。
不久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两国不愿卷入战争,同时希望德国可以制约苏联,于是法国总理默认了德国侵占苏台德地区。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苏联与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因为各国的绥靖政策,使德国不断扩张,最终于1939年9月1日进攻波兰,拉开了二战的帷幕。随后,德国人又将目光转向了东方,他们看到了富饶的俄罗斯土地和庞大的资源储备,于是开始了对俄罗斯的侵略。
结合二战史,希特勒上台时德国正是一战的战败国,只能艰难地守住领土,但领导人希特勒的野心在德国人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扩张欲望。他巧妙地利用了德国人民对失去领土和尊严的不满,以及对曾经辉煌历史的怀念,构建了一个充满热血和荣耀的愿景。他的话语充满了煽动性,激起了德国民众的热情让他们相信只有通过扩张和征服,才能重铸德意志的辉煌。
结合《欧洲经济史》发现,德国从美国购买了2000多项专利技术(杜邦公司将大量的橡胶和飞机技术卖给德国,福特公司向德国投资200亿美元),这使得德国在美国的赞助下, 德国的军事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他们引进的美国专利技术使得德国的武器装备更加先进,军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英国和法国在一战后的衰落使得他们无法有效地制约德国的发展。1913至1918年,英国煤的产量由2.8亿吨减少到2.3亿吨,造船业总额从120万吨减少到77万吨,棉纺织品出口从70亿码跌至38亿码,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13年的40%下降至1930年的10%,一战英国损失青年93万占男性壮丁50%, 法国的情况也类似。他们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国家经济陷入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看准了时机,开始了一系列的扩张行动。
综上可得, 希特勒只是代表了德国部分民众的意志,爆发二战的原因是德国对领土扩张的追求、 其他国家的绥靖政策共同导致。德国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希望保全自身的想法,取得迅速发展后受野心驱使,发动二战给世界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