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优势资源研究
课题题目: 家乡的优势资源研究 |
编号: |
||
活动时间:2024.2.17 |
第 1 次 |
活动地点:云龙区图书馆 |
|
指导教师:马红强 |
班级:高一7班 |
||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王秉乾,耿子玉,孙博华,朱展毅,杜少淇,付楷驰,蔡昀璋,李知恒,李子畅,丁泽润 |
|||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徐州发展存在的优势资源探究和未来发展形势分析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 文献研究配以实地考察 3)过程: 通过阅读《新徐州·新形象》系列丛书,我们了解到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宿州,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作为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徐州素有“淮海之都”之称,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新西兰产品中国展销中心总部驻地 ,国际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同时也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徐州众多人文景点和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 徐州无论是从文化经济软实力还是工业经济硬实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徐州作为传统的工业和旅游业都兼顾的城市,我们认为徐州未来发展主要依靠淮海金融区CBD的优势扩大对淮海经济区的影响力,并且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年轻力量与劳动力,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最后真正打造“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宜居城市 记录者: 王秉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