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记录表
课题题目: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
编号:2 |
||
活动时间:2024.2.5 |
第 2 次 |
活动地点: |
|
指导教师: |
班级:高一八班 |
||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薛皓睿,闫富贵,王铭扬,孙英然,路英杰 组外: |
|||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1. 研究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援助 2. 研究日本的民主发展进程 3. 研究日本政府在经济,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与成果 归纳总结日本经济腾飞的因素,探究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实例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 查找到以下资料: 道奇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军当局为稳定日本经济、平衡财政预算、抑制通货膨胀而制订的计划。因1949年由占领军财政顾问、美国底特律银行总裁道奇提出而得名。计划依据占领军当局提出的缩减开支、平衡预算、加强征税、限制资金贷放、稳定工资、加强物价统制等稳定日本经济的九条原则而制定。计划实施结果,最初触发了日本经济严重衰退,但也使日本货币和物价迅速趋于稳定,通货膨胀得以遏制,这为随后的信贷和其他产业政策的实施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日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现代化。 道奇计划作为美国扶植日本加快实现经济复兴、自立的重大举措,意在使日本实现如下三个转变,即通胀经济向稳定经济的转变,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并且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这些转变,或决定了这种转变的根本方向。其中,后两种转变带来了经济运行机制乃至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意义可谓深远. 《日本国宪法》自1947年5月3日起实施。它规定,日本国实行以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天皇于日本只有国家元首名义,并无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日本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国会(众议院480席,参议院242席)。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 美国在战后所执行的一系列计划不仅稳定了日本经济,也促进了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 记录者: |
注:1、由课题组长指派专人负责填写,备追踪课题研究过程时使用。
2、本表一式三份,交由年级处、指导教师、课题组长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