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河的“前世今生”——关于奎河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研究
奎河的“前世今生”——关于奎河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研究
实施方案
研究背景
徐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奎河,作为徐州的重要水系之一,不仅见证了徐州的历史变迁,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徐州人,应对家乡的奎河有所了解,所以我的研究课题是《奎河的前世今生》,通过此次学习更深入地了解奎河。
研究目的
梳理奎河的历史脉络。
了解奎河水质的变化。
2.探讨奎河文化传承的价值。
3.展望奎河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时间
2023年9-12月
研究方法
1.观察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读书报告研究法
研究内容
通过搜集、梳理有关文献,了解奎河的发源。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奎河流域概况。走访奎河闸站管理处、彭城大院文化景区,对奎河的治理与开发展开研究。
研究过程
1.奎河的发源。
奎河属于淮河流域奎濉河水系支流,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跨省界河流之一,起源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向南流经泉山区、云龙区、铜山区,于三堡街道黄桥闸下300m进入安徽省;右纳灌沟河,经杨庄至吴楼西,左纳阎河;至口孜门,左纳孤山河;经栏杆至柏山,左有柏山进洪闸与老汪湖相通,经马园至夏桥,右纳方河;折东南流,于时村东注入濉河。
奎河主要通过水质较好的京杭运河、废黄河、云龙湖等水体进行生态补水,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同时也是两岸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以及徐州市区和铜山区南部区域的排污河道。
2.奎河流域概况。
奎河河道全长66.5公里,其中江苏境内27.1公里,安徽境内39.4公里;流域面积1231平方公里,其中安徽境内882平方公里。地面高程:灌沟河口29.3米,孤山河口27.2米,老奎河口25.6米,方河口25.0米,入濉口24.7米。灌沟河口至入濉口河宽33~52米,深5米,河底宽10~32米,比降大体1/8000,排涝能力73~176立方米每秒,约为3年一遇标准的50%,基本无防洪能力。
3.奎河的治理与开发。
奎河始挖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泄洪河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我市境内长25.75公里。它源自云龙湖,流过奎山,贯穿铜山县的铜山镇和三堡镇,在黄桥进入安徽,然后汇入淮河。《说文》说:“奎与胯双声。”奎,两髀(大腿)之间。”
清淤施工
长期以来,奎河的水污染问题一直十分突出,制约了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把奎河“变清、变美、变活”,以奎河水质接近故故黄河水质为目标,徐州市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程。截至2009年,奎河市区段的截污管网工作已基本完成;奎河污水处理厂也已投入运行。
徐州市奎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已于2010年底完成。奎河成为继故黄河之后徐州市区第二条景观河。
奎河的治理方案,是以苏州河的成功治理为案例,结合徐州的自身情况而制定的,具体工程包括:截污工程、扩建污水处理厂、河道清淤、河道扩挖、河底河坡生态防护、对原有护岸维修加固、沿线建筑物拆除重建及维修加固、铺设景观道路、河两岸美化亮化、对原有绿化进行景观提升以及相应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程。
2008年到2010年,为成功引黄济奎,奎河徐州市区段清除打捞河道中垃圾杂草,外运垃圾及淤泥近3万方。
4.生态治理,让奎河美起来。
引黄济奎施工现场
2009年5月,奎河放水涵洞建成,实现了引黄济奎,徐州市水利局经过多方集思广益,最后巧妙利用袁桥翻水站的出水流道及进水部分,中间增做钢筋混凝土U型洞身,利用引水涵洞实现故黄河奎河水的互通。
“引黄济奎工程,是治理奎河的第一步。”此次整治又在袁桥东站出水涵洞的基础上,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工程建成后可满足从故黄河向奎河放水每秒5~10立方米,实现奎河的水体长期流动,有效改善水质,同时也带动和改善了故黄河水质。“故黄河水的补给来自丁万河,这样相当于促成了三条河流的流动。”
在对奎河河道的整治中,工程人员将在河底铺设生态防护网,“清淤治理过的河道,在河底铺上了由竹子沙石及8厘米厚的透气网等组成的隔离设施,将河底的淤泥和水阻隔开来,达到淤泥不上翻的目的。同时由于隔离网使用的不是混凝土材质,也达到了环保治理的要求。”
奎河公园
对于清淤治理后的维护,徐州市奎河管理处表示:完成河道清淤工作之后,还会进行河岸修护、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使奎河彻底的改头换面。”“如果想要保持刚治理好之后的状态,至少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河道清淤。因为日常的降雨中所包含的尘埃也会成为河内的淤泥。”
5.一体化管理,老河要有新景观。
奎河,是徐州市老城区的一条排涝河道,承泄老城区15平方公里的涝水。奎河两岸绿化带面积11490平方米,一直以来分属泉山、云龙园林绿化部门管理。奎河两岸有解放桥农贸市场、袁桥农贸市场、丰储街露天市场等5处市场,沿岸商铺集中,另有200余处流动摊点。
经过治理后的奎河现状
徐州市区奎河段由于两岸工业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产生的经营垃圾多,而管理权限的条块分割也滞缓了奎河的治理和开发。为解决多头管理,互相推诿、扯皮带来的管理空白,我市在奎河沿岸道路率先实施一体化保洁模式。5家保洁公司分获奎河沿岸绿化带的保洁权,奎河沿岸绿化带保洁与道路保洁共同纳入市场化运作范围。
管理权限条块分割是奎河综合治理的老大难,为着力打造水质稳定、秩序规范的奎河环境,构建高效统一、权责分明的奎河一体化管理格局,徐州市成立奎河管理处,由水利局对奎河市区段实施统一管理,结束了多年来奎河由5家单位和部门共同管理的局面。水利部门在开展清淤打捞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追求水与工程的和谐,使水利工程与城市水系、城市河道更好地融为一体。
2010年徐州市水利计划投资17亿元,其中年度投资2.8亿建设的城市防洪工程中就包括奎河市区段水环境整治。“在前期清淤泥、挖河道的基础上再加建泵站,铺设景观路,打造继故黄河之后的市内第二景观河。”
2019年12月28日,徐州市区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开工仪式在金奎公园北侧泰奎大沟调蓄池施工现场举行,标志着徐州市区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拉开序幕。
奎河治理效果图
据介绍,奎河是徐州市主城区的主要排涝河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徐州市先后开展了4次奎河治理,但仍存在两岸雨污合流、溢流直排入河等突出问题,水质不能稳定达标;防洪排涝标准较低,部分地段堤防高度不够,驳岸老化损毁,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河道覆盖淤积,管线布局混乱,生态功能缺失,两侧道路不贯通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城市功能和形象。
2018年起,市政府就开始着手规划市区奎河整治工作,计划用八年时间实施市区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通过改造运行系统、采用新兴技术、引入先进管理、发掘历史底蕴等措施,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打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将奎河建成景观亮丽、河净水清、彰显汉韵的综合廊道。
徐州市区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是我市投资体量较大、实施时间较长、惠及群众较多的民生工程之一,初步估算总投资67亿元,实施年度为2019-2026年。
工程规划结构以景观资源分布为基调,结合城市总体发展,将景观规划结构总结为“一河,两带、六区”。
一河:奎河河流蓝色通道;
两带:奎河两岸绿色生态带;
六区:休闲观光区及生态休憩区、旅游风景区、历史古城区、商业活动区、文创科教区。
三大工程 打造水生态景观长廊
奎河治理效果图
本期治理主要实施奎河干河综合整治、新建奎河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和片区雨污分流试点三项工程,初步估算总投资26.34亿元。
(1)奎河干河综合整治工程
此次先行投资6.57亿元,实施袁桥闸至欣欣路桥下段工程长5.4公里,这段工程主要实施干河清淤、护岸改造,埋设截污管,建设调蓄池,并进行水生态环境修复、管线迁改和环境整治等,根据计划2021年底前完成。
(2)新建奎河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
奎河徐州市区段现有地上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6.5万吨/天,在维持原厂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将在厂区北侧新建徐州第一座全地下式奎河污水处理厂,占地93亩,设计规模提高为20万吨/天,采用强化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将提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准4类,同时还将对厂内绿化景观进一步提升。计划投资13.97亿元,2022年实施完成。
6.片区雨污分流试点工程。
该工程总体计划投资40亿元,将对奎河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共17个片区、汇水总面积47.31平方公里,主要是新建雨污管网工程、实施合流管涵改造、单位及小区雨污分流、初雨控制和奎河截污管修复新建工程等。
此次投资5.8亿元,先行实施金山大沟、姚庄大沟2个片区建设。计划2021年实施完成。
奎河的“前世今生”——关于奎河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研究
结项报告
一、引言
徐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奎河,作为徐州的重要水系之一,不仅见证了徐州的历史变迁,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报告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全面梳理奎河的历史脉络,探讨其文化传承的价值,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奎河的历史
奎河,古称“濉水”,源于徐州西南的云龙湖,历史上是黄河与淮河之间的重要支流。在古代,奎河以其清澈的河水和丰饶的物产,养育了徐州地区的世世代代。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奎河就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促进了徐州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奎河在徐州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还支持了当地渔业、航运业的发展。在奎河的滋养下,徐州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繁荣的商贸城市。
三、奎河的文化传承
奎河在徐州地区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不仅见证了徐州的兴衰变迁,更是徐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首先,奎河作为徐州地区的母亲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徐州人民。沿岸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奎河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不仅体现在对奎河的敬畏和爱护上,更体现在对徐州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
其次,奎河在徐州地区的文学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代文人墨客以奎河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和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奎河的美景,更抒发了人们对奎河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不仅丰富了徐州地区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徐州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此外,奎河还承载了徐州地区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沿岸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手工艺技能,如渔歌、船工号子、编织技艺等。这些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徐州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至今,为徐州地区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奎河在徐州地区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是徐州人民情感的寄托和地域文化的象征,更是徐州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奎河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让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继续为徐州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四、奎河的变迁
奎河,这条横贯徐州城区的古老河流,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从昔日的清澈流淌到如今的城市水系,奎河的变迁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演变,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与发展。
在古代,奎河以其清澈的河水和丰饶的物产,养育了徐州地区的世世代代。它是当时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舟楫往来,促进了徐州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那时,奎河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水清澈见底,鱼虾嬉戏其中。沿岸的居民依水而居,靠水而生,与奎河和谐共生,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奎河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与清澈。近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奎河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奎河水质严重恶化,曾经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鱼虾绝迹。同时,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奎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河岸被硬化,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净化功能。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奎河的生态环境,也对沿岸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奎河的变迁,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保护奎河的重要性。近年来,徐州加大了对奎河的治理与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奎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水体净化工程,引入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奎河的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加强了对沿岸环境的整治和绿化工作,使得奎河两岸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政府还注重挖掘和传承奎河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修缮沿岸的古迹、建设文化设施、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奎河的魅力。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奎河的文化品位,也为徐州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奎河已经成为徐州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徐州从古老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也承载着这座城市未来的希望与梦想。奎河的变迁告诉我们,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文化,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城市更加美好宜居。
五、奎河的未来发展
奎河,这条历经沧桑的古老河流,见证了徐州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观。如今,随着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日益青睐,奎河的未来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打造生态旅游胜地。
奎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清澈的河水、蜿蜒的河岸、绿树成荫的景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因此,发展奎河生态旅游,首先要保护好这些自然景观,确保游客能够领略到奎河的原始魅力。
除了自然景观,奎河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沿岸的古迹、传统的民俗风情以及独特的徐州地域文化,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为了充分展示这些文化元素,我们可以在奎河沿岸建设一些文化景点和旅游设施,如博物馆、文化广场、民俗村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体验徐州的历史文化。
当然,发展奎河生态旅游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奎河沿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同时,奎河的生态旅游开发也需要注重可持续性。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奎河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最后,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奎河旅游,我们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宣传奎河的美丽风光和丰富文化,提高奎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
总之,奎河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通过打造生态旅游胜地,我们不仅可以推动徐州旅游业的发展,更可以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奎河的美丽与魅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奎河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六、结论与建议
奎河作为徐州的重要水系和文化符号,其历史、变迁与未来发展对徐州乃至整个区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奎河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价值,也看到了奎河在近代以来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奎河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工作,我们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奎河的治理与保护工作,共同为奎河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奎河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文化光芒和生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