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教学科研

  • 更多

国旗下讲话

第13周国旗下讲话

[日期:2020-12-02] 来源: 作者: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高一(9)班 吕致远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是来自高一(9)班的吕致远。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以“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主题的第三个“宪法宣传周”。

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中国人,因为我们出生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生长在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法治的国家。



当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旧社会里,封建腐朽的中国,看到那个千疮百孔,令人心酸的中国。但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用语言的力量来传达我的情感,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和平法治的国家,归功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从小,家里的老人就教育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宪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甘露如阳光;对我们而言,如铠甲,如标杆。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是因为宪法给了我受教育的权利,给了我了解民主法律的机会,给了你我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

但是各位同学真的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了吗?最近新闻不乏爆出某某名牌大学学生投毒、仇视社会的现象,更有985的大学生公然参与贩毒。显然,这样的事例与我们相隔甚远,但同样在告诫我们:知法,守法,不只是说说而已。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祖国的和谐,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生,作为一名徐州一中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生活中,时常会有同学说,宪法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你是否知道,我们时时刻刻受着宪法的保护?我们每天上学,接受教育,是遵守《宪法》;我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遵守《宪法》;我们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遵守《宪法》,《宪法》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陪伴我们成长。

在刘媛媛《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 么》中说,总有一天,银行行长是九零后,企业家是九零后,甚至国家主席都会是九零后。同样,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那时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去把握国家命运的人物,但是我相信有一件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那就是尊法守法。

让我们用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宪法意识和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将宪法贯彻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宪法很薄,但很重。它的价值,是十四亿炎黄子孙的信念与希望,更是照亮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照亮这个崭新时代的曙光!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宪法,遵守宪法,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周会:

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做最好的自己


高一年级处 倪科技



各位同学,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是主题是: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做最好的自己!

要做好人生规划,就一定要面向未来、放眼世界。

今日的世界跟以往大不相同,人工智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已经习惯手机“扫码”支付,近期又出现一款Tricorder(手机传感器)软件,它可以让手机做眼睛的扫瞄、做呼吸气体及血液的检验:用54个“生物指标”就可以检验出你是否有某种疾病。很快,你的手机就会有3D扫瞄功能,可以测量你的脚,3D打印“个人化”鞋子。手机还会通过分析视频对话者的表情,判断出与你说话的人是不是在说“假话”。

我们都知道Uber公司(即平时所说的滴滴),这是一家软体公司,它没有汽车,却能够为你提供“随叫随到”的汽车租用服务,目前,它已是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了。

今天我们憧憬的许多职业、岗位,已经悄然发生着巨变,更大的挑战还在前面:一家美国机构预测,不出10年,医疗保健、汽车产销、教育服务等行业都将面临大分化、大调整,更多职业将会被洗牌!

上个世纪,铁匠、打字员、电报员、电话接线员等很多职业消失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未来职业变迁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从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而只会眷顾奋进者、搏击者、勇敢者;就在怀旧的人叹息、抱怨的时候,一个崭新的世界已经展现在面前!

美国著名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乔布斯传》里有句话说得好,“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今天的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创造未来?答案是明确的:那就是要努力学习,培养人文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这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这是科学素养的精髓。不管是读什么专业,上好大学、名牌大学都应该是我们近期的目标。

哪一个目标好?哪一条道路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每天都有收获的喜悦,培养自己的特长、优势品质,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够满怀信心走向未来;不断开阔眼界,善于借鉴、吸收优秀文化、先进方法,胸襟宽广,思维活跃,境界高远,才能满怀自信走向世界!



上一条:第15周国旗下讲话
下一条:第12周国旗下讲话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一中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一中简介

    • 组织机构

    • 历史回眸

    • 荣誉殿堂

    • 美丽校园

    •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 公示公告

    • 招生收费

    • 师资建设

    •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 招生动态

    • 招生政策

    • 招聘动态

    •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 国际部简介

    • 国际部动态

    • 学术信息

    • 师生园地

    • 精彩视频

    •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 教研管理

    • 师资建设

    • 课改阵地

    • 资料存档

    • 丰硕成果

    •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 名师风采

    • 青蓝工程

    • 教师获奖

    • 教师论文

    •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 德育管理

    • 学子风采

    • 团委纪事

    • 学生组织

    • 社团活动

    • 心海导航

    • 国旗下讲话

    •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 工会园地

    • 关工委

    •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 后勤服务

    •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 一中钉钉

    • 一师一优课

    • 中学学科网

    • 实验教学登记

    • 电子阅览室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一中简介
    组织机构
    历史回眸
    荣誉殿堂
    美丽校园
    规章制度
  • 校务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公示公告
    招生收费
    师资建设
    新校区规划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政治学习
  • 招生聘师
    招生动态
    招生政策
    招聘动态
    招聘政策
  • 国际教育交流
    国际部简介
    国际部动态
    学术信息
    师生园地
    精彩视频
    国际交流
  • 教学教研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师资建设
    课改阵地
    资料存档
    丰硕成果
    综合实践
  • 教师频道
    名师风采
    青蓝工程
    教师获奖
    教师论文
    心中的恩师
  •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 工会生活
    工会园地
    关工委
    老干部俱乐部
  • 后勤安保
    后勤服务
    安全保障
  • 撷秀初中
  • 站点服务
    一中钉钉
    一师一优课
    中学学科网
    实验教学登记
    电子阅览室
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管理 学子风采 团委纪事 学生组织 社团活动 心海导航 国旗下讲话 研学旅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建设 >> 国旗下讲话 >> 正文
国旗下讲话

第13周国旗下讲话

2020年12月02日 08:33  点击:[]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高一(9)班 吕致远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是来自高一(9)班的吕致远。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以“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主题的第三个“宪法宣传周”。

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中国人,因为我们出生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生长在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法治的国家。



当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旧社会里,封建腐朽的中国,看到那个千疮百孔,令人心酸的中国。但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用语言的力量来传达我的情感,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和平法治的国家,归功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从小,家里的老人就教育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宪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甘露如阳光;对我们而言,如铠甲,如标杆。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是因为宪法给了我受教育的权利,给了我了解民主法律的机会,给了你我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

但是各位同学真的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了吗?最近新闻不乏爆出某某名牌大学学生投毒、仇视社会的现象,更有985的大学生公然参与贩毒。显然,这样的事例与我们相隔甚远,但同样在告诫我们:知法,守法,不只是说说而已。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祖国的和谐,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生,作为一名徐州一中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生活中,时常会有同学说,宪法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你是否知道,我们时时刻刻受着宪法的保护?我们每天上学,接受教育,是遵守《宪法》;我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遵守《宪法》;我们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遵守《宪法》,《宪法》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陪伴我们成长。

在刘媛媛《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 么》中说,总有一天,银行行长是九零后,企业家是九零后,甚至国家主席都会是九零后。同样,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那时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去把握国家命运的人物,但是我相信有一件事情我们都能够做到,那就是尊法守法。

让我们用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宪法意识和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将宪法贯彻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宪法很薄,但很重。它的价值,是十四亿炎黄子孙的信念与希望,更是照亮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照亮这个崭新时代的曙光!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宪法,遵守宪法,以宪为纲,知法守法!



周会:

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做最好的自己


高一年级处 倪科技



各位同学,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是主题是: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做最好的自己!

要做好人生规划,就一定要面向未来、放眼世界。

今日的世界跟以往大不相同,人工智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已经习惯手机“扫码”支付,近期又出现一款Tricorder(手机传感器)软件,它可以让手机做眼睛的扫瞄、做呼吸气体及血液的检验:用54个“生物指标”就可以检验出你是否有某种疾病。很快,你的手机就会有3D扫瞄功能,可以测量你的脚,3D打印“个人化”鞋子。手机还会通过分析视频对话者的表情,判断出与你说话的人是不是在说“假话”。

我们都知道Uber公司(即平时所说的滴滴),这是一家软体公司,它没有汽车,却能够为你提供“随叫随到”的汽车租用服务,目前,它已是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了。

今天我们憧憬的许多职业、岗位,已经悄然发生着巨变,更大的挑战还在前面:一家美国机构预测,不出10年,医疗保健、汽车产销、教育服务等行业都将面临大分化、大调整,更多职业将会被洗牌!

上个世纪,铁匠、打字员、电报员、电话接线员等很多职业消失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未来职业变迁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从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而只会眷顾奋进者、搏击者、勇敢者;就在怀旧的人叹息、抱怨的时候,一个崭新的世界已经展现在面前!

美国著名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乔布斯传》里有句话说得好,“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今天的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创造未来?答案是明确的:那就是要努力学习,培养人文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这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这是科学素养的精髓。不管是读什么专业,上好大学、名牌大学都应该是我们近期的目标。

哪一个目标好?哪一条道路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每天都有收获的喜悦,培养自己的特长、优势品质,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够满怀信心走向未来;不断开阔眼界,善于借鉴、吸收优秀文化、先进方法,胸襟宽广,思维活跃,境界高远,才能满怀自信走向世界!



上一条:第15周国旗下讲话 下一条:第12周国旗下讲话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网站地图
  • 站内搜索
  • 用户登录
  • 管理登录
  • 意见反馈

地址: 徐州市云龙区紫金路36号(紫金校区) 联系电话:85885002 邮编:221004   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夹河街校区)联系电话:85582102  邮编:221002 

徐州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徐州市华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ICP备0500370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