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发酵与无细胞发酵差异及影响酶活性因素探究
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一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相同质量的酵母发酵效果是不同的。最先发生反应和收集到液体的是10%的蔗糖溶液,0-30分钟内,20%的蔗糖溶液反应速度和集液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达30分钟时,浓度为0和30%的蔗糖溶液未收集到液体。10%的蔗糖溶液反应效果是最好的。但就瓶内反应情况而言,含量为30%的蔗糖溶液瓶内反应大于含量为0的蔗糖溶液。底物浓度会对发酵效果产生影响,并非是浓度越大效果越好,而是合适的浓度对发酵的效果最佳。
课题二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在0-30分钟内,蔗糖浓度为10%和30%的皮管里的液滴向外移动,同时针管内有气泡产生。说明酵母提取液可以进行发酵。酵母液经过研磨和过滤后不存在活酵母,说明活力物质不需要酵母菌存在,在体外照样可以发挥催化作用,会产生发酵现象。质量分数10%的蔗糖溶液和30%的蔗糖溶液发酵情况有区别。10%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酵母汁发酵效果更好,液滴移动距离更大。
课题三研究成果:我们发现6个离心管的溶液 反应后的蓝色由浅到深依次为6号管、3号管、 4号管、1号管、5号管、1号管。氯化钠对唾液淀粉酶起促进作用。硫酸铜对其起抑制作用。根据实验及材料确认,0.1%的硫酸铜为唾液淀粉酶抑制剂,氯化钠溶液为唾液淀粉酶激活剂。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 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酶的活力受温度、PH、酶的浓度、 底物浓度、激活剂和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