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文化的研究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题目: 对联文化 |
编号: |
||||
课题组成员 |
组长:李浩博 |
组员:杨正堃,李祥晨,左博文,臧柏麟,胡凌旭,杜文韬, 宋博睿,濮一飞 |
|||
指导教师:经雅梦 |
报告执笔人: 左博文 |
完成时间:2024年2月19日 |
|||
主导课程: |
相关课程: |
||||
(一)书面材料 |
|||||
课题成果: 1) 预期的成果:对联,作为中国古老民俗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华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它以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描物写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于乐,自成一体。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的文化遗产,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是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所有,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长期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承中创造、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文化样式;它与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风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国这块土地滋养出的、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花朵。研究对联文化,对提高我们的语文鉴赏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对联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此次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同学们的语文鉴赏能力和培养文学素养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
|||||
参考书目及资料: 《淮南子》 《宋史·蜀世家》 《对联大全》 《中国楹联特征论略》 |
|||||
附录材料(要求提交原始记录)包括: 活动记录表(3)份 访谈表(0)份 实验记录(0)份 调查表(0)份 测量数据记录(0)份 |
|||||
(二)实物材料,如制作的图片,模型,照片,事物样本,音像资料等 编号: 名称: 制作者: 内容: 功能:
|
|||||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要的条件,要求(如特别需要,请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