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徐州历史文化名人
课题成员:
姓名 |
性别 |
班级 |
职务 |
学号 |
饶子豪 |
男 |
高二6 |
组长 |
28 |
张誉文 |
女 |
高二6 |
组员 |
52 |
卢文婷 |
女 |
高二6 |
组员 |
21 |
苗欣雨 |
女 |
高二6 |
组员 |
27 |
王奕然 |
男 |
高二6 |
组员 |
38 |
蔡佳燊 |
男 |
高二6 |
组员 |
01 |
周嘉懿 |
男 |
高二6 |
组员 |
55 |
胡博郡 |
男 |
高二6 |
组员 |
09 |
张 宸 |
男 |
高二6 |
组员 |
49 |
王博睿 |
男 |
高二6 |
组员 |
35 |
一、课题实施方案申报情况:
课 题 研 究 的 目 的 及 主 要 内 容 |
目的:沿着徐州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欣赏徐州历史文化古迹,从而对徐州历史文化如何在当代创新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内容:经过组员们讨论,最终决定选取刘邦、张道陵、苏轼和李可染四位徐州历史文化名人作为研究对象,借此对徐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并分派组员组成调研队线下寻访历史古迹,同时结合网上资料,对徐州文旅创新性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
研 究 假 设 |
研究假设:通过发展新业态、营造新场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释放消费活力。不仅注重发展新景点,同时应保护老旧景点和历史古迹,向游客展示出真正有历史价值、本土价值、教育价值的文旅产品。 |
研 究 方 法 |
|
研 究 步 骤 (各 阶 段 的 主 要 内 容 和 时 间 安 排) |
1. 组员在组长带领下通过网络进行第一次线上会议,选择能代表徐州励历史文化各个阶段发展的历史文化名人。7.20 2. 组长分派任务,组员结成小队进行线下走访,亲临历史文化古迹并写报告。7.22—7.24 3. 同时其他组员负责在线上查找资料和文献,对选择的徐州历史文化名人对徐州的贡献和成绩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形成报告。7.22—7.24 4. 组长总结归纳,与组员召开第二次线上会议。7.25 5. 填写研究报告7.25—8.20 |
二、活动实践过程记录:
课题题目: 探寻徐州历史文化名人 |
编号:06 |
||
活动时间:7.20 |
第 1 次 |
活动地点:线上会议 |
|
指导教师:仲文宁 |
班级:高二6 |
||
参加活动成员:饶子豪、张誉文、卢文婷、苗欣雨、王奕然 蔡佳燊、周嘉懿、胡博郡、张宸、王博睿 |
|||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选择代表徐州历史文化发展的人物和走访的地点。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小组讨论 3)过程: 网上搜索后经过投票表决,最终选定四位。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最终选定刘邦、张道陵、苏轼和李可染四位与徐州有渊源的历史文化名人。然后搜索每个人在徐州的历史遗迹进行选择,最终完成对走访目的地的选择。 记录者: 张誉文 |
三、课题成果报告
1、预期成果:
徐州云龙湖南岸有一个珠山公园,上面有张道陵天师的巨大塑像。儒道释三家,儒是中国人的气质,佛家是中国人的内心,道家是中国人的风骨,缺一不可。尤其是道家,每当中国积贫积弱之时,就需要道家的“这味药”治疗。如今,道教虽然式微,但其实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润物无声。仙风道骨,是中国人浪漫至极的追求。如果在珠山风景区修建一个大道观,可以就选择在天师岭的后面的山头上,想必张天师也会更加欣慰,加上天师岭瀑布,真是非常壮观。如今,徐州黄楼上的诗联“碧水柔波,不尽黎民厚意;黄楼明月,长留太守清风”,常被人们看作是做官要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警示。经考古证实,彭城广场一带一直是秦汉至明清时期徐州城的中心,项王故殿、楚王故宫、钟楼鼓楼、州署、府署,历朝重要官署建筑都建造于这一区域,层层叠叠间写满千年风霜,丝丝缕缕里记录着历史密码。
2、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徐州古文化遗址极为丰富,唐代的任山古道,遗迹犹存;新石器时代的大墩子、刘林、花厅等遗址出土万件文物,精美罕见。共发掘古墓葬数百座,以汉墓为主,主要有土山汉墓(云龙山北麓),北洞山汉墓(北郊茅村),东洞山汉墓(下淀乡),刘注墓(拾屯小龟山)。徐州是汉画像石最集中地区之一,建国以来先后发现完整画像石墓近30座,散存汉画像石约400余块,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徐州名胜古迹兼有南秀北雄之长,云龙山、兴化寺及其石佛,九里山的白云洞,户部山的戏马台,以及俗称为”五楼"的霸王楼、彭祖楼、黄楼、奎楼、燕子楼,代表了徐州传统文化特色。古建筑、现代文物和革命文物如乾隆行宫、兴化寺、文庙、权瑾牌坊、彭祖祠、道台衙门、吴亚鲁旧居、郭乐山旧居都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保护。徐州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许多名人。徐州,这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历史遗存的城市,在漫长岁月中与时俱进。
徐州旅游资源整体丰富,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国家AAAA景点的数量也已经位居省内前列,但真正的精品旅游项目发展还不够,徐州文旅力量相对薄弱。文旅集团将继续以徐州的“四个文化”为着力点,通过投资和培育,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取得徐州文旅发展的大突破。一是两汉文化,九里山北项目持续深化相关规划设计和运营方案,同步推进汉文化资源整合梳理等事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该项目将突出城市景观、商业布局、产业发展,以新公园、新消费、新活力三大板块打造为依托,唱响徐州文旅的“大风歌”。二是民俗文化,高质量运营回龙窝一快哉亭历史文化街区,加快回龙窝二期、快哉亭公园运营提升,积极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是山水文化,整合云龙湖周边资源,加快构建“一场夜游+五大主题+智慧景区”的经营运营体系;同时加快水族馆、沙月岛、钓鱼岛、索滑道等片区的经营提升,唱响云龙湖景区这个徐州文旅的超级IP。徐州文旅正在大步奔跑。
四、参考书目及资料:
《徐州地方史志》
《楚风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