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西方文化在衣食住行上的差距
课题题目: 研究中西方文化在衣食住行上的差距 |
编号: |
||
活动时间:2024年7月20日 |
第 一 次 |
活动地点:家中及各大商场 |
|
指导教师:徐诺 |
班级:高一(4)班 |
||
参加活动成员: 组内: 郝忻,李逸轩,周晓丹,章晨 组外:郝忻,李逸轩,周晓丹,章晨 |
|||
活动内容: 1)目的(解决什么问题):通过对中外衣食住行文化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其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2)形式(小组讨论、试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实地测量 3)过程: 1.文献研究:查阅了大量关于中国和外国(如欧美、日韩等)文化、民俗、生活方式的历史特点等方面的书籍学术论文和网站资料。 2.实地观察:走访一些服装店,餐厅,住宅区和博物馆,观察和比较中外服装的款式,材质和设计风格,各地区特色美食,建筑风格和交通方式,并对比其差异。 3.案例分析: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服装品牌和设计师的作品,各地方独特的饮食和小吃,传统的建筑结构和家居布置,以及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入深入的剖析,以了解其设计理念和文化表达。 4)结果(得到什么结论、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出现的新问题) 1.款式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注重于线条的流畅和整体的和谐,如旗袍的设计和汉服的宽大飘逸,而西方的服饰更强调立体的剪裁,如西装的挺阔和礼服的夸张,而日韩服饰常常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款式较为简约清新。 2.色彩象征: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常用于节日和重要场合的服装。而在西方,白色通常与圣洁,神圣相关,常用于婚礼礼服。 3.图案寓意:中国传统服饰常采用龙凤、牡丹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外国服饰则可能运用宗教、神话元素或抽象图案。 4.在饮食结构方面,中国饮食以谷物,蔬菜和肉类为主,讲究荤素搭配,且烹饪方式多样,而西方饮食中肉类,奶制品和面包的比例较高,烹饪方式相对简单,如烤、煎等。 5.在建筑风格方面,中国传统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如四合院、宫殿等,注重对称和风水布局,而西方建筑多采用砖石结构,如古希腊、罗马建筑等,强调立体感和几何形状。 6.在交通方式方面,中国公共交通如公交车、地铁等,在城市中广泛使用自行车也是常见的出行工具,而西方国家私人汽车普及率较高,同时铁路和航空运输也较为发达。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外在“衣食住行”上的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欣赏和尊重这些差异,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记录者:李逸轩 |
- 附件【2课题实施方案申报表(1).docx】
- 附件【1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