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棒影图原理探究影响住宅间距的因素
徐州一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题目: 利用棒影图原理探究影响住宅日照间距的因素 |
编号: |
|||
课题组成员 |
组长:杨明宇 |
组员: 蔡宏焜 郝芮齐 崔耘赫 |
||
指导教师:齐琪 |
报告执笔人: 杨明宇 |
完成时间:2021年11月 |
||
主导课程: 地理 |
相关课程:地理 |
|||
(一)书面材料 |
||||
课题成果: 1) 预期的成果: 论文 课题研究报告 汇报PPT 2) 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本课题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同一时刻,纬度低的城市棒影长度比高纬度城市棒影长度短; 2.为满足大寒日不少于3小时的满窗日照,位于大同市的最小日照间距为30米,广州市的最小日照间距为18米; 3.大同市南偏东15°朝向的住宅建筑比正南朝向的建筑所需的日照间距短,但与正南朝向的住宅相比,南偏东15°的住宅在正午前后不易得到日照。 由此可见:地理纬度、住宅朝向均会影响住宅日照间距;地理纬度越大,住宅日照间距越大;住宅朝向稍偏,可有效减少住宅日照间距。 本课题研究成果有: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汇报稿及汇报PPT、课题研究活动心得、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
||||
参考书目及资料: [1]钦关淦.不同朝向住宅日照间距的选择[J].住宅科技,1992(1):10-13 [2]王琦.王德华.关于住宅日照标准问题的探讨[J].华中建筑,2008(09):176 [3]殷韵.住宅日照间距浅析[J].中华建设,2015(10):108-109 |
||||
附录材料(要求提交原始记录)包括: 活动记录表( 4 )份 活动心得( 4 )份 测量图绘制( 2 )份 测量数据记录( 2 )份 |
||||
(二)实物材料,如制作的图片,模型,照片,事物样本,音像资料等 编号: 名称:课题研究成果汇报集 制作者:杨明宇 内容:课题研究汇报文稿、课题研究汇报PPT图片、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研究活动图片、课题研究活动心得等。 功能:此成果汇报集是对课题研究《利用棒影图原理探究影响住宅日照间距的因素》的研究过程的一次梳理、分享,研究成果的一个汇报、总结,它见证了此课题研究的历程。 |
||||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要的条件,要求(如特别需要,请说明): 课题研究汇报PPT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