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词及其思想研究
苏轼词在历史中的地位与后世影响研究
一、特点
1、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2、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3、“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二、地位
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三、苏轼词风分类
1、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2、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3、婉约风格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四、对后世的影响
苏轼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词作,其中以赋、抒、咏三类词作最为著名。苏轼的词作精湛,声音犹如琴瑟之音。既有雅的诗意,又有新颖的情趣,受到了宋人和后世的普遍赞誉。
苏轼的词作不仅仅局限于宋代,而且对中国文学、诗词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后世诗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苏轼一生塑造的“苏词”形象,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苏轼的词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创词风:苏轼被尊称为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作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以诗为词,使得词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提升词品:苏轼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的气象,也有婉约缠绵的表现,丰富了词的意境,打破了传统的婉约词风。
题材拓展:苏轼在他的词作中将多种题材融入,包括吊古伤今、述志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甚至阐述哲理等,拓宽了词的题材范围。
情感表达:苏轼的词作以其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达著称,激发了后世诗人对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创作手法:苏轼在词作中对语言、节奏的处理也极具创新,如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改变了词坛绮罗香泽之态,赋予了词更强的文学性和自由性。
文化传承:苏轼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南宋到晚清时期一直保持着显著的影响力。他的词风被后来的词人如辛弃疾等人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宋代词坛的重要流派。
综上所述,苏轼的词作不仅是个人艺术上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词坛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